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硕]之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心理咨询过程中经常出现依赖现象,请简述依赖现象的表现及对依赖的处理原则。

【答案】依赖的表现和原则主要有:

(1)依赖的表现

如果求助者希望、等待、要求、依靠咨询师替自己解决问题,则可能出现了依赖。

依赖有直接、间接、阻抗和不易察觉等多种形式。

依靠他人解决问题是依赖最基本的特征。

(2)对依赖的处理

咨询师务必向求助者讲清心理咨询的性质、发生效果的机制。

咨询师对求助者的依赖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鼓励求助者自己进行探索。

咨询师必须坚持正确的咨询理念,以促进求助者的成长为咨询的总目标。

2. 按照求助者中心疗法,咨询师将致力于促进求助者成为一个“充分发挥机能的人”,求助者所发生的变化主要在哪些方面?

【答案】求助者中心疗法对求助者的帮助体现在:

(1)自我变得较为开放。

(2)自我变得较为协调。

(3)更加信任自己。

(4)变得更适应了。

(5)愿意使自己的生命过程成为一个变化的过程。

3. 准确的共情包括哪些步骤?

【答案】共情指的是治疗者设身处地体会来访者的感受、需求、痛苦等心理活动的心理历程和能力。共情的两个步骤主要有:

(1)准确地感受来访者的内心世界,并从来访者的角度看待事物;

(2)以言语和非言语方式准确地表达对来访者精神世界的理解。然而,表达若选择时机不当,或缺乏对对方的深入了解,则可能对治疗产生破坏性影响。

4. 简述行为治疗技术的特点。

【答案】(1)所谓行为治疗,就是要利用通过各种实验而确立的有关学习的原理和范型去克

服不适应的行为习惯行为。行为治疗的基本假设是:

如同适应性行为一样,非适应行为也是习得的,即个体是通过学习获得了不适应的行为的。但要注意并非所有行为变化都是学习引起的。

个体可以通过学习消除那些习得的不良或不适应行为,也可通过学习获得所缺少的适应性行为。

(2)基于以上假设发展出来的行为治疗有以下特点:

①治疗只是针对当前来访者有关的问题进行,至于揭示问题的历史根源、自知力或领悟通常被认为是无关重要的。

②治疗是以特殊的行为为目标的,这种行为可以是外显的,也可以是内在的。那些改变了的行为通常就被看作是症状的表现。

③治疗的技术通常都是从实验中发展而来的,即是以实验为基础的。

④对于每个来访者,治疗者根据其问题和本人的有关情况,采用适当的经典条件作用、操作性条件作用、模仿学习或其他行为治疗技术。

5. 简述心理咨询中鉴别诊断的主要内容。

【答案】鉴别诊断的主要任务是对来访者的问题进行确认,制定出治疗目标。

(1)信息的收集

主要任务就是深入收集与来访者及其问题有关的资料。收集信息应注意下述几个方面:

①时间的维度:对来访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了解往往可以构成一幅连续的图景,有助于了解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和其为何前来求助。

②思维与情绪的维度:注意来访者对于他自身、他人及有关事件的看法,注意由此而引发的情绪活动,对思维与情绪的认识有助于了解思维与情绪之间的交互作用。

③思维与行为的维度:注意来访者对于现实的理解和看法,注意其怎样处世待人,怎样处理自身所遇到的各种事物,注意其出现心理矛盾和冲突时,采取了怎样的防范、应急等措施,以及他对自身处理这些事物的看法。

在收集信息的阶段,治疗者一方面应注意引导对方的思路;另一方面应注意倾听对方的谈话,不是在特殊情况下不应随意打断来访者话头,扰乱对方的思路。

(2)心理诊断

心理诊断的任务,主要是对来访者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和确认;此外,是否接受来访者并给予其治疗,亦是治疗者要确定的工作之一。

①确定来访者问题的形式:属于精神病,神经症还是一般心理问题;

②治疗者与来访者:不是所有的来访者都适宜做心理治疗的。

(3)信息反馈

在信息反馈阶段,治疗者要与来访者一起探讨有关信息。此阶段的目的是将信息反馈给来访者,得以证实或肯定,并使来访者能够做出进一步决定,以考虑是否继续进行治疗。

(4)咨询目标的确立

在治疗实践中,治疗者要在心理诊断的基础上与来访者共同制定治疗目标。治疗目标的制定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治疗目标是具体的;

②治疗目标是现实可行的;

③治疗目标是心理学的目标;

④治疗目标是分轻重缓急的;

⑤对治疗的目标应经常进行评价。

6. 简述来访者中心心理咨询的原理。

【答案】来访者中心治疗或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的倡导者是卡尔•罗杰斯。

(1)人具有主观性

人所得到的感觉是他自身对真实世界感知、翻译的结果。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或来访者中心治疗强调了人的主观性的特性,为每个来访者保存了他们的主观世界存在的余地。

(2)实现的倾向

罗杰斯认为人类有一种成长与发展的天性,心理咨询与治疗应趋向此种人类天性。实现的倾向被看作是一种积极的倾向,它假定人具有引导、调整、控制自己的能力。来访者中心治疗认为所有心理问题及困扰均是由于这种实现的倾向的阻滞所造成的。因此,咨询或治疗就是要排除这种障碍以重新确立起良好的动机驱力。来访者中心治疗的基本原理就是使来访者向着自我调整、自我成长和逐步摆脱外部力量的控制的方向迈进。

(3)人基本上是诚实的、善良的、可以信赖的,这些特性与生俱来。而某些“恶”的特性则是由于防御的结果而并非出自本性。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决定,都有着实现的倾向。若能有一个适宜的环境,一个人将有能力指导自己,调整自己的行为,控制自己的行动,从而达到良好的主观选择与适应。

(4)自我概念与心理治疗

有关自我概念的理论前提是,认为人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实现的倾向。这种实现的倾向不仅要在生理、心理上维持自己,而且要不断増长和发展自己。当自我与自我概念的实现倾向一致时,人就达到了一种理想的状态,即达到了自我实现。

自我得到的经验、体验与自我概念冲突矛盾时,自我概念受到威胁就产生了恐惧,通过防御机制否认和歪曲自身的经验、体验。当经验、体验与自我的不一致有可能被意识到、知觉到时,焦虑就产生了。一旦防御机制失控,个体就会产生心理失调。

自我概念与自我经验的不一致主要源于自我概念受到外部文化因素的影响,个体把他人的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价值标准。但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相信个体中蕴藏着的实现的倾向的强大推动力,相信积极的成长力量,相信人有能力引导、调整和控制自己,相信人是能够发现其自我概念中的问题的,他们会评价自我经验对自我实现的作用,不断地使自我概念适应于新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