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628社会保障学之社会保障概论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医疗救助

【答案】医疗救助是指对贫困人口中因疾病而无经济能力进行治疗的人实施专项帮助和支持的一种社会救助,特点是在政府主导下,社会广泛参与,通过医疗机构实施,旨在恢复受助对象的健康。

2. 互助组织

【答案】互助组织是指多种多样的群众自发、自愿建立起来互助合作的组织。组织成员在自愿基础上,通过按规定缴费的方式聚集资金,以使参加者在遭遇各种风险处于危难时得到救助。互助组织产生于17世纪末,是产业工人为抵御劳动风险而创立的互助互济基金会组织,它聚集会员的力量,组织会员之间的扶危济困。这种以抵御劳动风险为目的的互助组织,从制度属性、管理形式、项目设置、责任承担等方面,为后来的社会保险制度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组织经验和基础。

3. 现收现付

【答案】现收现付又称统筹分摊方式,这种方式以“横向平衡”原则为依据,先作出近年内需支付的保险费用的测算,然后以支定收,将这笔费用按一定的提取比例分摊到参加保险的各个单位。这种方式体现了社会保险互助互济的调剂职能,可避免物价上涨后基金贬值的危险。但由于只以现实收支为基础,对被保险者的权利义务关系缺乏数量上的长期规划,因此,当保险费用逐年增加,提取比例不断上升之后,可能出现企业、国家负担过重的困境。

4. 给付确定模式

【答案】给付确定模式是指先设定养老保险金为保障一定的生活水平需要达到的替代率,以此确定养老保险金的给付标准,再结合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测算,来确定养老保险费的征缴比例。这种模式实质上是“以支定收”模式,维持的是短期内的横向平衡,一般没有结余。这种模式通常和现收现付模式联系在一起的。

5. 初次分配

【答案】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是在国民收入生产部门内部各集团、各阶层及其成员之间进行的分配,是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过程中,按照各种要素主体对产出直接做出的贡献大小给予的货币补偿。在初次分配中,国民收人被分解为三个部分,即国家收入、企业收入和职工个人收入,初

次分配强调效率原则。在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初次分配的具体操作、运行和产生的结果都是由市场来实现的,强调市场中各主体的权力仅在于通过自身需求和供给行为对初次分配产生影响,分配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

6. 社会保障

【答案】社会保障是指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是国家用经济手段来解决社会问题,进而达到特定政治目标的制度安排,是各个利益集团相互博弈的结果。在中国,社会保障则是各种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军人福利、医疗保障、福利服务以及各种政府或企业补助、社会互助等社会措施的总称。

7. 企业年金与养老保险

【答案】企业年金与养老保险的解释与比较如下:

(1)企业年金与养老保险的解释

企业年金即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欧洲国家一般称之为职业年金,美国称之为“私人养老金计划”。它一般被定义为:“在国家有关法规指导下,以企业为主体建立的旨在为其职工提供一定程度补充性退休收入保障的保险计划”。

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保障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营运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收入补偿制度。

(2)企业年金与养老保险的比较

企业年金不同于公共开支项目下的基本养老保险计划和个人储蓄养老计划。其区别在于: ①企业年金一般由企业(雇主)创立,或是集体谈判的结果,政府一般给予税收等方面的优惠,并予以监管,但是政府很少参与计划的设立; 而养老保险是由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统一建立的;

②企业年金管理成本相对较低,收益和贡献较为对称,缴款一般不被人们视为一种试图逃避的税赋; 养老保险基金因资金庞大,管理成本较大;

③企业年金的覆盖范围一般较基本养老保险金要小,并且实施对象有较强的针对性,在收入分配方面一般向高收入群体倾斜;

④企业年金投资收益率不稳定并且在不同的投资计划下收益率差距悬殊;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坚持安全性、收益性的原则,投资收益率相比较为稳定;

⑤不同企业设立的企业年金的内容和形式各异,企业年金积累额的可流动性、转移性较差,较之于养老保险,其公平性与效率性较差。

8. 医疗保险

【答案】医疗保险是对法定范围内的劳动者在患病或非因工伤害时提供的社会保险项目,既包括医疗费用的给付,也包括医疗服务。医疗保险目的是恢复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和补偿劳动者在病假期间的生活开销,在各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中,医疗保险是仅次于养老保险的又一重要的社会

保障制度。

二、简答题

9. 19世纪80年代德国颁布了哪些社会保险法令,其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有何意义?

【答案】(1)19世纪80年代德国颁布了:1883年《职工疾病社会保险法》、1884年《工伤社会保险法》、1889年《老年和残障社会保险法》三部法律。

(2)19世纪80年代德国颁布的一系列社会保险法令对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意义有:

①德国颁布的一系列社会保险法令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最完整的社会保险体系的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由此产生。社会保险制度首先产生于德国这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标志。

②德国一系列社会保险法令的颁布对世界其他各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其他各国执政者将建立新的安全机制与保障机制提到重要位置来考虑,从而促使能够适应下业补会需要的各种社会保险制度成为新的政策选择。

③德国社会保险法的一些规定与模式为其他国家所借鉴,影响深远。

10.为什么说社会保险的出现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标志?

【答案】社会保险制度的出现可以作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标志,是因为:

(1)社会保险属于制度化的社会保障机制,保障过程是规范化、强制性的,从而完成了由济贫时代的不确定性、临时性到稳定性、经常性的转变。社会保险制度的确立,使提供社会保障成为国家和社会的重要责任,而享受社会保障则成了社会成员的法定权利,这就使得社会保障由此进入规范化与强制性发展阶段。

(2)由雇员、雇主共同供款和国家资助建立起来的社会保险制度,真正确立了社会责任与风险的共同分担机制。

(3)社会保险在性质上是权利义务结合型,受保障者无需以牺牲人格尊严和接受惩戒为受益条件,免去了济贫制度下的经济状况调查和济贫院的奚落。

(4)社会保险制度的根本目的是解除社会成员的后顾之忧。社会保险解决的是社会成员的未来或可能遭遇的生活风险,客观上能够起到预防贫困的作用,与慈善事业及济贫制度解决的现时或现实风险相比,这显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5)保障水平是基本保障型。其保障水平更是普遍高于社会救助项目,从而使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从而是社会保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

11.比较军人抚恤与工伤保险的异同。

【答案】(1)军人抚恤与工伤保险的相同点

①被保险者不缴费

下伤保险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个人不缴费原则,工伤保险待遇具有明显的“劳动力修复与再生产投入”性质,属于企业生产成本的特殊组成部分,所以工伤保险的保险费只能有企业或雇主单方承担; 军人抚恤的所需经费则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分级负担,军人也不需要缴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