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温室气体二氧化碳(CO2)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如何减缓及治理该气候问题已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为迫切的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膜分离技术将是从各类工业排气中捕获CO2并进行分离的最为有效的技术之一。不仅在减少工业烟气中温室气体排放方面表现出极高的研究价值,在工业制氢、天然气纯化和新储碳能源等方面也具有极为重要的研究意义。膜分离因其分离效率高、能耗低、操作简便等优点,成为最具应用前景的CO2分离方法。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 Organic Framework, MOF)是近些年被开发出来的新型多孔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巨大,孔隙率高,骨架可修饰可调节,结构丰富等优点,被认为是沸石之外又一类重要的纳米材料。MOF材料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热捧,其应用领域也扩展到了气体存贮,小分子分离,以及催化、传感等诸多方面。将MOF材料制备成膜将更加有利于其各类性质的体现。
本论文采用牺牲基底法,以AAO膜为金属源,成功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成分的独立自支撑的MOF膜。系统研究了该类膜的制备条件(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膜材料结构形貌的影响,利用各种表征手段对其结构形貌进行表征,采用纳米压痕技术测试其固有力学性质、并对该类膜的气体分离性质进行了研究。得到以下实验结果:
(1)利用牺牲基底法,以对苯二甲酸(H2BDC)为有机配体,制备独立自支撑的MIL-53膜。扫描电镜(SEM)测试显示该膜由一个个MIL-53晶粒交互生长而成,均一连续且无任何裂痕存在,该类膜孔道的内壁对CO2表现出较强的吸附性能,对其他种类气体的吸附性能则较弱,因而在室温条件下,不同的单组份气体透过率不同,因而达到一定的分离效果,αHe/CO2=2.8。
(2)利用牺牲基底法,以均苯三甲酸(H3BTC)为有机配体,制备独立自支撑的MIL-96膜。扫描电镜(SEM)测试同样显示该薄膜高度均一连续,并且表现出更优的CO2选择透过性,αHe/CO2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