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广西艺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802中外音乐史之西方音乐史简编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填空题

1. 19世纪上半叶意大利歌剧的杰作有:罗西尼的大歌剧作品《_____》、贝里尼的歌剧《_____》和多尼采蒂的半正歌剧《_____》。

【答案】威廉·退尔,诺尔玛,拉美摩尔的露契亚

【解析】《威廉·退尔》是意大利歌剧作曲家罗两尼干19世纪,根据德国席勒的同名诗剧写成的歌剧,也是浪漫派歌剧名作。《诺尔玛》原为二幕正歌剧,也有编成四幕演出的,罗马尼编剧,贝里尼谱曲。三幕歌剧《拉美摩尔的露契亚》三幕歌剧是多尼采蒂最有名的作品,属于半正歌剧。

2. 韦伯恩的音乐显示出“_____”的艺术特色,对20世纪后来的作曲家有极大的启示。

【答案】点描音乐

【解析】安东·韦伯恩是奥地利作曲家,第二维也纳乐派代表人物之一。进行了“点描音乐”的尝试,首次将无声视为一种音响与有声取得相同的地位,极大的启发了约翰·凯奇、卡尔海因茨·施托克豪森等作曲家。

3. 20世纪的作曲家勋伯格、贝尔格和威伯恩被称为_____乐派。

【答案】第二维也纳

【解析】第二维也纳乐派是指十二音体系代表人物作曲家勋伯格和他的学生作曲家贝尔格及作曲家威伯恩。其中美籍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是西方现代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

4. 19世纪捷克民族乐派作曲家斯美塔那创作的主要成就体现_____和_____领域。

【答案】交响诗; 歌剧

【解析】贝德里希·斯美塔那是19世纪的捷克作曲家。其主要成就是明确了发展民族音乐的方向,创造出19世纪捷克音乐最初的一批优秀之作,特别是为捷克民族歌剧和交响诗的发展打下基础。

5. 瓦格纳将他改革后的歌剧称为“_____”,采用神话作为题材,摒弃传统歌剧的“分曲”结构,每一幕音乐连续发展,被称为“_____”,人声在歌剧中不再占据主导地位,管弦乐织体覆盖全剧,以“_____”演唱的人声仅作为其中的一个声部,代表剧中某一人物、物体、情感等的音乐主题“_____”反复出现,来提示剧情、贯穿音乐发展。

【答案】乐剧; 无终旋律; 吟诵调; 主导动机

【解析】瓦格纳是一位影响巨大的歌剧改革家,他改革后的歌剧称为“乐剧”。瓦格纳提出歌剧应选择神话题材,取消宣叙调、咏叹调、合唱等固定套式的段落,代之以“无终旋律”。人声在歌剧中不再占据主导地位,以“吟诵调”演唱的人声仅作为其中的一个声部。“主导动机”即以一段短小的动机或主题代表特定的人物、事件、物体、地方,甚至是气氛、情感。

6. 马勒的_____《大地之歌》共有6个乐章,分别采用了中国唐代诗人_____、_____等人的诗歌为词。

【答案】交响声乐套曲; 李白; 王维

【解析】交响声乐套曲《大地之歌》是马勒交响音乐创作最后阶段的硕果,共有6个乐章,歌词取自中国唐代诗人李白、王维、孟浩然的诗歌,重现了管弦乐与人声完美结合的形态。

7. 新古典主义者采用古典和巴罗克时期的音乐形式构建作品,写作_____、_____等体裁,用线性的_____取代浪漫主义的和声思维,远离大型管弦乐队,恢复到小型室内乐队的编制,强调音乐自身的表达能力,摆脱“标题音乐”的影响,写作纯音乐作品,感情表达冷静理性,不过多渲染个人主观感受。

【答案】大协奏曲/帕萨卡里亚; 赋格/卡农; 复调思维

【解析】新古典主义是对后浪漫主义的反动。它复兴巴罗克时期的大协奏曲、帕萨卡里亚、赋格、卡农等体裁; 线性的复调思维取代浪漫主义的和声思维; 不用大编制的管弦乐队,爱好小型室内乐队的编制和朴实无华的效果; 提倡“纯音乐”,认为标题是多余的。

8.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作曲家主要的创作领域,在宗教音乐领域集中于两大声乐体裁弥撒曲和_____,世俗声乐体裁具有代表性的是意大利的牧歌、法国的_____和德国的_____。

【答案】经文歌; 尚松; 利德

【解析】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作曲家在宗教音乐领域创作的主要体裁是弥撒曲和经文歌。最具有代表性的世俗声乐体裁是意大利的牧歌、法国的尚松和德国的利德。意大利16世纪的牧歌是一种通谱体歌曲,注重对歌词的细致表达; 法国尚松一般按音节谱曲,强调规则的重音,音乐植根于诗歌的韵律,节奏鲜明轻快; 利德是一种新型的世俗声乐复调品种,有的采用模仿复调,有的呈严格的和声织体。

9. 16世纪末“威尼斯乐派”的代表作曲家有佛兰德作曲家_____和_____。

【答案】维拉尔特; 加布里埃利叔侄

【解析】威尼斯乐派最杰出的作曲家有佛兰德作曲家阿德里昂·维拉尔特(约1485~1562)和

加布里埃利叔侄:乔瓦尼. 加布里埃利(约1557~1612)、安德烈亚. 加布里埃利(约1515~1586)。

10. 古希腊的调式以四音音阶为基础,共有_____种不同的调式,它们是:_____及其它们的副调式。

【答案】七,多利亚; 弗里几亚,利底亚,混合利底亚,爱奥里亚,伊奥尼亚。

二、名词解释

11.《魔笛》

【答案】莫扎特根据席卡内德所编台本写作的两幕歌唱剧,1791年首演于维也纳。剧情为:塔米诺王子奉夜后之命,前去营救夜后之女帕米娜,历经磨难,二人终成眷属,塔米诺的随从帕帕盖诺也找到了伴侣。此剧多处影射共济会精神和当时的奥地利政局,在音乐风格上成功融合了意大利正歌剧、意大利喜歌剧和德奥歌唱剧的因素,是综合性的古典歌剧作品。

12.雷电一暴风雨;

【答案】

13.赋格曲

【答案】赋格曲(fugue )是一种严格运用卡农模仿手法的复调体裁,它是17世纪在利切卡尔和坎佐纳等音乐体裁上发展起来的。赋格曲有二至六个声部,一般常见的是三或四声部,一首完整的赋格曲由主题、答句、对句及插入句四个部分组成。赋格曲的代表作曲家是巴赫,他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将该体裁发展推到了顶峰。

14.利德

【答案】德语世俗声乐体裁利德始见于13世纪的恋诗歌手时代,15世纪后半叶,复调利德兴起,为三声部歌曲,旋律位于中声部或最低声部,15世纪复调利德的创作大师有伊萨克、芬克和森夫尔。16世纪中叶以后,德语利德受到意大利牧歌的影响,拉索和哈斯勒成功地将佛兰德音乐技法和意大利风格融合。

15.《田园交响曲》

【答案】贝多芬创作的第六交响曲,作曲家意欲表达乡间的乐趣在人心里所引起的感受,亲自为每一乐章加上文字说明:

16.柴可夫斯基

【答案】19世纪俄罗斯作曲家。创作丰沛,涉及交响乐、戏剧音乐、标题音乐、室内乐、独奏和独唱音乐各领域,将俄罗斯民族素材与西方专业作曲技巧完美地结合。代表作有6部交响曲(如《第六交响曲“悲怆”》, 11部歌剧(如《叶甫盖尼·奥涅金》、《黑桃皇后》)、3部芭蕾舞剧(如《天鹅湖》)、标题序曲(如《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17.雅那切克

【答案】捷克作曲家。生于摩拉维亚,是民歌的热情收集者,最初以《摩拉维亚民歌集》闻名,而其国际声誉主要系于歌剧,包括《耶奴法》、《卡佳·卡巴诺娃》、《死屋手记》,其他代表作品还有交响诗《塔拉斯·布尔巴》、钢琴曲《在簇叶丛生的小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