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611教育学基础综合之中国教育史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单选题
1. 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黄炎培提出 “大职业教育主义”的观念,其核心思想是解决( )。
A. 职业学校与职业教育的关系问题
B. 职业界与职业教育的关系问题
C. 职业教育与外部环境的关系问题
D. 职业教育内部的关系问题
【答案】C
【解析】1925年,黄炎培把社会化职业教育概括为“大职业教育主义”。他提出:①“提倡职
; ②业教育的,同时须分一部分精神来参加全社会的运动”“办职业学校的,须同时和一切教育界、
职业界努力地沟通和联络”; ③职业教育应贯彻与各级各类学校之中。第四,职业教育应贯彻于全部教育过程和全部教育生涯中。可见,“大职业教育主义”观念的核心思想是解决职业教育与外部环境的关系问题。
2. “明人伦”的教育目的是由谁第一次明确地概括出来的? ( )
A. 荀子
B. 孔子
C. 孟子
D. 庄子
【答案】C
3. “文翁兴学”的旧址在现在的( )
A. 南京市
B. 北京市
C. 洛阳市
D. 成都市
【答案】D
4. 根据阿特金森的研究,在面临不同难度的任务时,成就动机高者一般会选择的任务难度是( )
A. 最高
B. 最低
C. 中等
D. 最高或最低
【解析】根据动机在个体的动机系统中所占的强度,可以将个体分为力求成功者和避免失败者。力求成功者的目的是获取成就,所以他们会选择有所成就的任务,而成功概率为50%的任务是他们最有可能选择的,因为这种任务能给他们提供最大的现实挑战,有助于他们通过努力来提高自尊心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当他们面对完全不可能成功或稳操胜券的任务时,动机水平反而会下降。相反,避免失败者则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如果成功的机率大约是50%时,他们会回避这项任务,以防止自尊心受损和产生心理烦恼。而选择容易的任务可以保证成功,使自己免遭失败; 而选择极其困难的任务,即使失败,也可以找到适当的借口,得到自己和他人的原谅,从而减少失败感。成功概率是50%的事情,也就是中等概率。因此,答案选C 。
5. 以下判断不能说明教育相对独立性的是( )。
A. 教育是个体向社会上层流动的助推器
B. 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C. 教育发展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
D 教育具有自我复制性
【答案】A
【解析】教育独立性是相对的,由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所决定,即教育活动必须接受社会的物质支持,并传播一定的政治和社会价值体系。
6. 教育研究假设的表述应当避免使用( )
A. 陈述句
B. 疑问句
C. 全称肯定判断
D. 全称否定判断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教育研究假设表述的规范性要求。研究假设的表述应该简单明了,明确具体。研究假设要以陈述句形式提出,不能用问句或者含糊不清的陈述不清的陈述句形式。研究假设还应该简要,避免使用不必要的复杂概念,做到言简意赅。而且研究假设中的变量是可以操作和测量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有意义的,可检验的。
7. 受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转弱,行为随意性强,自我控制水平低,在对其进行研究时,较适宜采用( )。
A. 实验法
B. 访谈法
C. 观察法
D. 问卷法
【解析】由于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不强,不具有阅读能力,所以不能采用访谈法和问卷法,另外,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差,也不宜采用实验法。因此,在对幼儿进行研究时较适宜采用观察法。
8. 认为学业求助是缺乏能力的表现、是对自我价值构成威胁的学生,其成就目标定向类型是( )
A. 掌握目标
B. 学习目标
C. 任务日标
D. 表现目标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中的目标定向理论的掌握程度。通常,在教育实践中,当儿童面对学业的失败和困难时,通常有有两种反应,一种表现出无助取向,把困难视为失败,看做自己能力低下的表现; 另一种,表现出进取取向,进取者则把困难视作暂时的挫折和进一步发展自己能力的机会,将难题看做可以通过努力而得到解决的挑战,德韦克发现,这是因为这两类儿童有着不同的成就目标定向,积极取向的学生对应的是掌握目标定向,叫做学习目标定向,任务卷入目标定向。消极取向的学生对应的是成绩目标定向,也叫做自我卷入目标定向。由此可见,ABC 是同样的意思,是积极取向的学生对应的,这道题说的是消极取向的孩子,所以,应该选择D 。
9. ( )年出发的留美幼童是近代中国政府派出的首批留学生,是近代中国留学教育的开端。
A.1870
B.1872
C.1877
D.1880
【答案】B
10.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教育家梅伊曼和拉伊创立的教育学说是( )。
A. 实验教育学
B. 文化教育学
C. 批判教育学
D. 科学教育学
【答案】A
【解析】实验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1901年,德国教育家梅伊曼首先将实验教育思想称为“实验
,1907年,德国教育家拉伊又出版了《实验教育学》一书,系统阐释了实验教育思想。教育学”
随后众多的教育学家加以发展。实验教育学家认为,应该从实验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采用心理学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