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佳木斯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之数据库系统概论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不属于DBMS 基本组成的是( )。
A.DDL 编译器和DML 预处理器
B. 数据库管理器
C. 查询处理器和数据字典
D. 编译解释处理程序
【答案】D
;②DML 预【解析】DBMS 的主要组成:①DDL 编译器(数据定义语言及其翻译处理程序)
;③查询处理器;④数据库管理器(数据库运行控制处理器(数据操纵语言及其编译/解释程序)
;⑤数据字典(DataDictionary ,DD )管理器。 程序)
2. 数据字典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存储的各类信息通常由( )。
A. 数据库管理员维护
B. 程序员维护
C. 数据库管理系统维护
D. —般用户维护
【答案】A
【解析】数据字典通常由数据库管理员维护,是一种用户可以访问的记录数据库和应用程序源数据的目录, 其。
3. SQL 语言中,HAVING 子句用于筛选满足条件的( )。
A. 列
B. 行
C. 分组
D. 元组
【答案】C
【解析】HA VING 子句常与GROUPBY 子句联合使用,
期所有课程中,班级平均成绩高于75的课程号、课程名称时,
低于75的就不提取了。
通常指出分组的依据列,子句应该指出分组的即依据那个属性列来分组,而HA VING 子句则指出各分组提取的条件。例如:要求列出某班本学HA VING 子句则提出该课程的全班平均成绩A VG 要高于75, 依据是选课关系中的课程号属性列,
4. 事务T0、T1和T2并发访问数据项A 、B 和C ,下列属于冲突操作的是( )。
A.TO 中的read (A )和TO 中的write (A )
B.TO 中的read (B )和T2中的read (C )
C.TO 中的write (A )和T2中的write (C )
D.T1中的read (C )和T2中的write (C )
【答案】D
【解析】事务具有原子性,所以TO 操作要么全执行,要么全部不执行,所以A 项不属于冲突;B 项两个操作分别读取两个不同的数据项,所以不属于冲突;C 项两个操作分别写入不同的数据项,所以不属于冲突;D 项两个操作对同一个数据项分别进行读取和写入操作,不同的执行顺序会获得不同的操作结果,所以属于冲突。
5. 下列关于函数依赖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在函数依赖
确定
C. 函数依赖具有传递性
D. 在关系R 中,如果属性A 依赖于属性B , 这种依赖正式记作:
【答案】D
【解析】函数依赖,顾名思义,就是属性之间存在着类似于数学中函数的一种数据依赖关系。
设
是属性集合,R (U )是U 上的一个关系,X 、Y 是U 的子集。若对于R (U )下的任何一个可能的关系,均 有X 的一个值对应于Y 的唯一具体值,称X 函数决定Y ,或者Y 函数依赖于X ,记作其中X 称为决定因素。
6. 在并发控制技术中最常用的是封锁,对于共享锁系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
【答案】B
【解析】为了避免发生并发操作引起的数据不一致性问题,则采用数据封锁技术实现并发控制。封锁是防止存取同一资源的用户之间相互干扰的机制,即当一个用户对数据库某个数据对象执行修改操作时,对该部分数据 加锁,拒绝其他用户对该部分的并发访问要求,直至该事务执行完毕才释放数据对象;所以只有当两事务都是读 取数据且都加S 锁时才相容。
中,A 称为决定因素 B. 在关系R 中,属性B 依赖于属性A , 则说明当属性A 的值确定之后,属性B 的值也就随之和排他锁来说,下面列出的相容关
7. 现有关系模式R (学号,姓名,课程代码,课程名,课程成绩),对其进行分解将其规范化到第三范式,下列( )是最正确的规范化结果。
A.R1 (学号,姓名)R2 (课程代码,课程名,课程成绩)
B.R1 (学号,姓名)R2 (课程代码,课程名)R3 (学号,课程代码,课程成绩)
C.R1 (学号,姓名)R2 (学号,课程代码,课程名,课程成绩)
D.R1 (学号,姓名)R2 (课程代码,课程名)R3 (课程代码,课程成绩)
【答案】B
【解析】如果一个关系模式R 属于第一范式,且每个非主属性既不部分依赖于码又不传递依赖于码,则这个关系属于第三范式。同时在对关系进行规范化的过程中,对于关系的分解不是随意而为的,需要考虑新关系与 原关系在数据上的等价、在依赖上的等价,甚至是在数据和依赖上都等价,否则就很可能达不到规范化目的。
A 项中的分解,R1 (学号,姓名)达到3NF 要求,R2 (课程代码,课程名,课程成绩)也达到3NF 要求, 但是它们与原关系R 在数据上不能等价,在依赖上也不等价,因而不是最正确的规范化结果。
C 项中的分解,R1 (学号,姓名)达到3NF 要求,R2 (学号,课程代码,课程名,课程成绩)中由于存在: 课程代码一课程名,即非码属性对码的部分依赖,因此,该R2只达到1NF 要求,没有达到2NF 要求,当然也 就没有达到3NF 要求。
D 项中的分解,R1 (学号,姓名)达到3NF 要求,R2 (课程代码,课程名),R3 (课程代码,课程成绩) 也都达到3NF 要求,但是它们与原关系R 在数据上不能等价,在依赖上也不等价,因而不是最正确的规范化结果。
,R2 (课程代码,课程名),R3 (学号,课程代码,只有B 项的分解,R1 (学号,姓名)
课程成绩)都达到 3NF 要求,同时分解后的关系与原关系在数据和依赖上都等价,因而是最正确的规范化结果。
8. 规范化理论是关系数据库进行逻辑设计的理论依据。根据这个理论,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必须满足:其每一属性都是( )。
A. 互不相关的
B. 不可分解的
C. 长度可变的
D. 互相关联的
【答案】B
【解析】规范化的最低要求是每个关系至少是1NF ,即它的每个属性是最小的、不可再分的数据单位。
9. 关于数据库应用系统功能设计,有下列说法:
. 软件总体设计的依据包括需求分析阶段得到的数据流图、事务描述和业务规则等需求分析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