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南大学心理学部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与教育测量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某测验的信度为0.64, 实得分数的标准差为5, 该测验的标准误为( )。

A.0.36

B.1.04

C.3.00

D.4.36

【答案】C

【解析】根据标准误的公式,代入数据,得:

2. “如一个学生在数学能力测验中得了高分, 他在数学学习中的成绩也好”说明这个测验( )。

A. 信度高

B. 效度高

C. 难度高

D. 区分度高

【答案】B

【解析】效度指测验是否测到了所要测的心理特质。如一个学生在数学能力测验中得了高分,他在数学学习中的成绩也好,这个测验的效度就高;反之,效度就低。

3. 在经典测量的真分数模型下,公式中的是( )。

A. 测量误差的变异数

B. 观察分数的变异数

C. 与测量目的有关的变异数

D. 稳定的但出自无关来源的变异数

【答案】D

【解析】根据经典测量理论的真分数模型中各变量的含义,

出自无关来源的变异数,是与测验目的有关的变异数,是总变异数,是稳定的但是测量误差的变异数,此题答案应为D 项。

4. 难度与区分度的关系,一般来说,较难的项目对高水平的被试者区分度( ),中等难度的项目对中等水平的被试者区分度高。

A. 中等

B. —般

C. 局

D. 低

【答案】C

【解析】难度和区分度都是相对的,是针对一定团体而言的,绝对的难度和区分度是不存在的。一般来说,较难的项目对高水平的被试区分度高,较易的项目对水平低的被试区分度高,中等难度的项目对中等水平的被试区分度高。

5. 最早使用T 分数者是( )。

A. 推孟

B. 西蒙

C. 麦柯尔

D. 桑代克

【答案】C

【解析】T 分数最早由美国测量学家麦柯尔使用,T 分数的“T ”来自推孟及桑代克的人名首字母,以纪念他们对心理测量的伟大贡献。

6. 当原始分数不是常态分布时,也可以使之常态化,这一转换过程是( )。

A. 线性的

B. 非线性的

C. 直接的

D. 间接的

【答案】B

【解析】当原始分数不是常态分布时,也可以使之常态化。常态化过程主要是将原始分数转化为百分等级,再将百分等级转化为常态分布上相应的离均值,并可以表示为任何平均数和标准差。这一转换过程是非线性的。

7. 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叫( )。

A. 信度

B. 效度

C. 区分度

D. 难度

【答案】C

【解析】区分度是指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它是根据被试对测验项目的反应与某种参照标准之间的关系来估计的。因此,答案选C 项。

8. 首先使用智力年龄概念的是( )量表。

A. 比内—西蒙

B. 韦克斯勒

C. 斯坦福—比内

D. 瑞文

【答案】A

,首先使用“智力年龄”表示测验成绩,【解析】1908年,比内修订了《比内一西蒙量表》

并建立常模。

9. 下列数据类型属于比率数据的是( )。

A. 智商分数

B. 反应时

C. 年级

D. 数学成绩

【答案】B

【解析】比率数据是指具有相等单位和绝对零点的数据,可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智商分数和数学成绩属于等距数据,只具有相等单位,但无绝对零点。反应时既具有相等单位又有绝对零点,属于比率数据。年级是顺序数据,指明类别的大小或某种属性的多少。

10.1937年,施瑞奥克(J.K.Shryoek )将我国三国时期刘邵关于人的能力研宄的著作翻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该著作是( )。

A. 《人物志》

B. 《心书》

C. 《吕氏春秋》

D. 《学记》

【答案】A

【解析】三国时期刘邵的《人物志》是一部研宄能力的专门著作。在该书中,刘邵把人的才能划分为12种类型,即清节、法家、术家、国体、器能、臧否、伎俩、智意、文章、儒学、口辩和雄杰。

11.以50为平均数,以10为标准差来表示的分数,通常叫( )。

A.Z 分数

B. 标准九分数

C.T 分数

D. 离差智商

【答案】C

,以10为标准差(乘以一个常数10)来表【解析】当以50为平均数(即加上一个常数50)

示时,通常叫做T 分数,即:;标准九分是另一较知名的标准分数系统,其量表是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