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反应扩散
【答案】反应扩散是通过扩散而形成新相的过程。即在固态扩散的过程中,如果渗入元素在金属中溶解度有限,随着扩散原子增多,当渗入原子的浓度超过饱和溶解度时则形成不同于原相的固溶体或中间相,从而使金属表层分为出现新相和不出现新相的两层的过程。
2. 金属键
【答案】金属键是金属正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所构成的金属原子间的结合力。
二、简答题
3. 谈谈你所了解的新材料、新工艺。
【答案】材料的种类繁多,把那些已经成熟且在工业中已批量生产并大量应用的材料称之为传统材料或基础材料。而把那些正在发展,且具有优异性能和应用前景的一类材料称之为先进材料或新材料。
传统材料通过采用新技术、提高性能可以成为新材料,新材料经过长期生产和应用之后也就成为传统材料。目前新材料往往与新的加工技术联系在一起,如通过一种快速冷却或机械合金化等加工方法,可以制备非晶态的金属合金,而在这之前人们不知道金属还可以做成非晶态;其他如喷射沉积技术、半固态加工技术、净形薄带连续铸造技术等都是新的加工技术。
其中铝合金制备新技术有:热顶铸造、气隙铸造及电磁铸造技术,铝合金电磁铸轧技术,大型铝合金型材挤压技术,特宽铝合金中厚板轧制技术,半固态金属成形技术,铝合金显微组织结构预测及性能控制技术。
4. 请画出金属单晶体的典型应力-应变曲线,并标明各阶段。铝(层错能约为
钢(层错能约为
区别?
【答案】(1)单晶体的应力-应变曲线如图所示,各阶段如图中标注所示。 和不锈哪一种材料的形变第III 阶段开始得更早?这两种材料滑移特征有什么
图
(2)第III 阶段是抛物线型硬化阶段,主要机制之一是在塞积群中的螺位错交滑移,塞积群前的应力集中得以释放,故使硬化率下降。可见,越容易交滑移的材料第III 阶段开始越早。
铝的层错能高,位错一般不能扩展,其螺位错容易交滑移;不锈钢层错能很低,位错通常都会扩展,不容易交滑移。比较来看,铝的形变第III 阶段开始得更早。
5. 分析图中V 合金的平衡结晶过程。
图
【答案】图中合金中V 的平衡结晶过程为
6. (1)写出固体热导率的定义和公式。
(2)指出传导热流的元激发。
(3)指出在低温和高温下热导率对温度的依赖关系,并描述在这两个区间内的主要物理过程。
【答案】(1)固体热导率的定义为:单位温度梯度所引起的热量流密度,即
式中的系数k ,在非金属固体热导率的表示式为
式中,c 为固体热容;为声子的平均速度;1为声子的平均自由程。
,与互析。
(2)传导热流的元激发为声子。
(3)对于金属,
其热导率通常由晶格热导率
献)两部分所组成,即
式中,
以典型值代入后得 (由声子贡献)及电子热导率(由自由电子贡
因此,典型金属的热导率主要由自由电子贡献,即
式中,le 为电子平均自由程,依赖于电子-声子散射过程。所以
式中,为温度为T 时的平均声子数。
是杂质密度)与t 无关,所以 在高温区:在低温区:在极低温区:声子数很少,主要是杂质散射,
7. 何谓n 型半导体?何谓p 型半导体?两者的载流子特征有何不同?
【答案】(1)n 型半导体是指本征半导体Si 或
成的半导体。
p 型半导体是指在本征半导体Si 或(2)
成的半导体。
(3)n 型半导体的载流子包括施主电子、本征电子及等量的本征空穴,故其电子浓度高于空穴浓度;p 型半导体的载流子包括受主空穴、本征电子及等量的本征空穴,故其空穴浓度也高于电子浓度。
8. 举例或画图说明什么是小角晶界的位错模型?描述大角晶界有何模型?其含义是什么?
【答案】(1)小角晶界主要是指相邻晶粒位相差小于10°的晶界,而根据相邻晶粒之间位相差的形式不同又可将其分为倾斜晶界、扭转晶界和重合晶界等。
对称倾斜晶界可看做把晶界两侧晶体互相倾斜的结果,其晶界结构可看是由一列平行的刃型位错所构成,位错的间距与柏氏矢量之间的关系为 中加入少量IIIA 族的B 或或Ga 或In 等元素后所形中加入少量V A 族的P 或As 或Sb 等元素后所形
不对称倾斜晶界结构可看成由两组柏氏矢量相互垂直的刃型位错交错排列而成。
扭转晶界可看成是两部分晶体绕某一轴在一个共同的晶面上相对扭转一个0角所构成的,扭转轴垂直于这一共同的晶面,其结构可看成由互相交叉的螺型位错所组成。
(2)大角度晶界多为多晶体材料中各晶粒之间的晶界。大角度晶界上原子排列比较紊乱,但也存在一些比较整齐的区域,因此其晶界可看成由坏区与好区交替相间组合而成,主要有“重合位置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