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882环境生物化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脂肪酸。
【答案】脂肪酸是指一端含有一个羧基的长的脂肪族碳氢链。脂肪酸是最简单的一种脂,它是许多更复杂的脂(例如三酰甘油、甘油磷脂、鞘磷脂和蜡)的成分。
2. 肽键(peptidebond )。
【答案】肽键是由一个氨基酸的
氨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失水缩合而形成的酰胺键,是肽和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基本化学键。
3. 复制叉
【答案】
复制叉是指复制时,在链上通过解旋、解链和
解旋,同时合成新的蛋白的结合等过程形成链。 的Y 型结构。在复制叉处作为模板的双链
4. 协同效应(cooperativity )。
【答案】协同效应是指一个寡聚体蛋白质的一个亚基与其配体结合后,能影响此寡聚体中另一个亚基与配体结合能力的现象。如果是促进作用则称为正协同效应,如:带氧的Hb 皿基协助不带氧亚基结合氧;如果是抑制作用则称为负协同效应。
5. 转座重组(transposition recombination)。
【答案】转座重组是指DNA 上的核苷酸序列从一个位置转移到另外一个位置的现象。
6. DNA 聚合酶(DNA polymerase)。
【答案】DNA 聚合酶是指以DNA 为模板,
催化核苷酸残基加到已存在的聚核苷酸
某些DNA 聚合酶具有外切核酸酶的活性,可用来校正新合成的核苷酸的序列。
7. 操纵子。
【答案】操纵子是指由一个或多个相关基因以及调控他们转录的操纵基因和启动子序列组成的基因表达单位。
8. 复制子(replicon )。
【答案】复制子是指能够独立的从复制起点到复制终点所包含的DNA 序列进行复制的基因组单位。
9. 多磷酸核苷酸。
【答案】多磷酸核苷酸是指
更多的磷酸核苷。
10. 【答案】(泛紊)又称泛肽,是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高度保守的小分子蛋白,它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胞,故名泛素。泛素在真核细胞中的含量尤为丰富,负责标记待分解的蛋白质,介导其选择性降解。泛素在蛋白定位、细胞周期、凋亡、代谢调节、免疫应答、信号传递、转录调控、应激反应以及
修复等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核苷酸的磷酸基进一步磷酸化成的二磷酸核苷、三磷酸核苷或
二、问答题
11.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与氧分压关系曲线的特征如何? 有何生理意义?
【答案】协同效应、波尔效应和别构效应三者使血红蛋白的氧合曲线呈S 形。在肺部,
较高,血红蛋白被饱和,在组织中,
白的输氧能力达到最高效率,能够更好完成运输氧的功能。
12.Hb 亚基分开后不具有协同性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血红蛋白是由两条链和两条链构成的四聚体,分子外形近似球状,4个亚基分别在
四面体的四个角上,每个亚基都和肌红蛋白类似。血红蛋白是变构蛋白,其氧合曲线是S 形曲线,只要氧分压有一个较小的变化即可引起氧饱和度的较大改变。
血红蛋白与氧结合时,,和链都发生了转动,引起4个亚基问的接触点上的变化。两个亚基相互接近
,两个亚基则离开。当一个亚基与氧结合后,会引起四级结构的变化,使其他亚基对氧的亲和力增加,结合加快。反之,一个亚基与氧分离后,其他亚基也易于解离。这有利于运输氧,肺中的氧分压只需比组织中稍微高一些,血红蛋白就可以完成运氧工作。血红蛋白的亚基分开以后就失去了亚基问的协同作用。
13.什么是黏性末端?它们在DNA 重组技术中有什么重要性?
【答案】黏性末端是特殊的限制酶切割双链DNA 后获得的DNA 片段中的、由双链DNA 末端伸出的单链DNA 短区域。在DNA 重组技术中由于不同来源的DNA 片段(如外源基因和质粒都含有黏性末端)靠黏性末端的碱基互补的氢键相互结合,再经连接酶催化形成DNA 共价连接,所以可重组DNA 。
比降低,S 形的氧合曲线加大血红蛋白的卸氧量,使血红蛋
14.DNA 复制过程中不连续合成的DNA 链的新生片段是怎样起始的?
【答案】RNA 聚合酶能以DNA 为模板起始合成一条新的RNA 链, DNA 聚合酶能够从一个RNA 引物延伸DNA 。 在不连续DNA 链的合成过程中,在复制叉解旋前进的同时,首先由引发酶(一种特殊类型的RNA 聚合酶)合成RNA 引物,这些引物参与了不连续合成的DNA 新生片段合成的起始。
15.电子传递链和氧化磷酸化之间有何关系?
【答案】生物氧化亦称细胞呼吸,指各类有机物质在细胞内进行氧化分解,
最终产生
同时释放能量(A TP )的过程。包括TCA 循环、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三个步骤,
分别为在线粒体的不同部位进行的。其中电子传递链和氧化磷酸化之间关系密切,电子传递和氧
,在电子传递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转化磷酸化偶联在一起。根据化学渗透学说(电化学偶联学说)
化成了跨膜的氢离子浓度梯度的势能,这种势能驱动氧化磷酸化反应,合成A TP 。即葡萄糖等在TCA 循环中产生的NADH 和只有通过电子传递链,才能氧化磷酸化,将氧化产生的能量以A TP 的形式贮藏起来。
16.简述酶的诱导契合学说的要点。
【答案】酶分子活性部位的结构原来并非和底物的结构互相吻合,但酶的活性部位不是刚性的结构,它具有一定的柔性。当底物与酶相遇时,可诱导酶蛋白的构象发生相应的变化,使酶活性部位上有关的各个基团达到正确的 排列和定向,因而使酶和底物契合而结合成中问产物,并引起底物发生反应。
17.重组DNA 技术一般都需要哪些必要条件?
【答案】限制酶切割DNA ,DNA 连接酶连接DNA ,合适的载体用来接收外源DNA ,细胞系用于接收载体,以及筛选正确的转化体。
18.哪些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可由糖酵解和柠檬酸循环途径的中间代谢物直接转化而来?
【答案】糖代谢为氨基酸的生物合成提供了碳骨架,糖酵解途径产生的丙酮酸是丙氨酸的碳骨架来源,丙氨酸可通过谷氨酸转氨基给丙酮酸而得到,柠檬酸循环的中间产物
酰乙酸则为谷氨酸和天冬氨酸的生物合成提供碳骨架,其中由酮戊二酸和草酮戊二酸还原氨基化可得到谷氨酸,由草酰乙酸转氨基可得到天冬氨酸。
19.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mRNA 分别有什么样的结构特征使其能同小亚基结合?
【答案】在原核生物mRNA 起始密码子之前的前导顺序中,有一段富含嘌呤的核苷酸顺序,位于起始密码子之 前约10个核苷酸处,即SD 顺序,它能与30S 核糖体亚基中的
一段富含嘧啶的核苷酸顺序互补,使mRNA 与30S 亚基能够在特定位点结合。此外,
子AUG 离该分子端很近,不太可能存在与
端能促进这种结合。真核生物的mRNA 没有发现类似的SD 顺序,并且许多真核生物mRNA 的起始密码端互补的顺序。实验证明,真核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