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工商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传播学教程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阿多诺(T.W.Adorno )
【答案】阿多诺(T.W.Adorno )是德国哲学家、社会思想家,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1931年,阿多诺加入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后与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的其他成员一起流亡美国。1941-1948年,阿多诺是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社会分化研究规划组织的负责人之一。1949年,他以社会学教授身份返回法兰克福大学任教,并从1958年起任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所长,直至逝世。其主要著作有:《启蒙的辩证法》(1947, 与M. 霍克海默合著)、((权威主义人格》(1950). 《否定的辩证法》(1988). 《美学理论》(1970)等。
2. 受众的“碎化”
【答案】受众的“碎化”是指资讯的获得不再执着于某个媒体的“全程依赖”,而是在不同方面、不同的环节上使用不同的媒体。碎片化与碎片化倾向伴随的是传播领域的分众化,但这并没有改变社会进步的趋势和潮流,它不过是除旧布新的一个必要的中介阶段。碎片化之下的真正含义,是在“分众”的背后新的“聚众”需求。先细分,再归聚。这样拥有的将是特征明确的目标传播对象群体,从而以最小的传播代价获取最大化的传播效果,将浪费掉的传播资源的传播效能重新找回来。受众碎片化对传媒产业的影响有:
①受众碎化是降低媒介受众与广告主目标消费者之间的重合度的重要力量;
②受众碎化使消费需求变得丰富,从而有利于促进节目产量的增加;
③受众碎化是大势所趋,使数据库营销广受青睐,同时也使广告媒体策划变得更为重要; ④在政策的允许下,承载信息的渠道将需求各异的受众分割成一个个专门市场。
3. 流媒体
【答案】流媒体(StreamingMedia )是指在网络中使用流式传输技术的连续时基媒体,即在因特网上以数据流的方式实时发布音、视频多媒体内容的媒体,音频、视频、动画或者其他形式的多媒体文件都属于流媒体之列。Flash 动画就是流媒体的一种形式。流媒体技术(或称为流式媒体技术),是指把连续的影像和声音信息经过压缩处理后放到网络服务器上,让浏览者一边下载一边观看、收听,而不需要等到整个多媒体文件下载完成就可以即时观看的技术。流媒体是流媒体技术的核心和体现。流媒体是人类传播科技的又一次革新。
4. 反馈
【答案】反馈是指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获得反馈讯息是传播者的意图和目的,发出反馈讯息是受传者能动性的体现。反馈是体现社会传播的双向陛和互动性的重要机制,其速度和质量依媒介渠道的性质而有不同,但它总是传播过程不可或缺的要素。
5. 《人民的选择》
【答案】《人民的选择》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围绕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对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所做的一项实证调查的研究报告。这次调查在俄亥俄州的伊里县进行,所以又称“伊里调查”。研究发现媒体在总统大选中的传播效果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显著,由此还提出了著名的“舆论领袖”概念和“两级传播理论”。该研究直接否定了“子弹论”,开创了有限效果论的时代。
二、简答题
6. 媒介产品受到哪些影响因素影响?
【答案】(1)媒介产品的含义
媒介产品是指媒介根据市场的需求,生产能满足媒介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它是一种精神产品。广义的媒介产品包括新闻版面、文字版面和广告版面、节目和广告时段。狭义的媒介产品指报纸、电视节目、广播节目等。
(2)影响因素
①政治。决定哪些内容可以报道,哪些不可以报道,如扰乱社会治安,黄色,暴力等内容肯定要受到限制。
②经济。媒介的经费来源主要是靠广告费所得,所以收视率成为任何一家媒介都会注重的,收视率越高,广告费用就越高。
③把关人。把关人主要是指媒介内容的生产者,包括记者、导演、编辑、相关领导等,这是媒介产品内容的直接影响者,也是媒介产品的积极推动者,是需要及时获取媒介产品受众反馈的人。
④受众。受众是传播的最后一个要素,是传播过程得以存在的前提,同时也是传播媒介的主动的接近者和反馈信源,在传播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强大的市场经济作用力的推动下,当前我国新闻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态势即竞争。报刊大战、电波大战打得轰轰烈烈。各新闻媒介被推向市场成为独立法人,要想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势必要抓住受众。媒介需要通过对受众的了解和研究,获得反馈。当受众兴趣不断变化,媒介就必须相应作调整。
⑤信息所含新闻价值大小。信息变成新闻必须有新闻价值,没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构不成新闻。 ⑥投资者。投资者是指能对媒介产品直接施加影响的人,包括广告主和股东,这些影响对媒介产品的影响主要是负面影响,是影响媒介专业主义的,新闻媒体应当避免此类影响因素。
7. 什么是传播效果研究? 它有什么特点?
【答案】传播效果研究比较关注大众传播与整个社会的关系,及其在民主政治中的作用。其特点具体如下:
(1)把受众放在首位。传播效果研究把受众研究放在传播研究的首位。
(2)对影响做出具体说明,使用抽象的概念(如认知、态度、行为等),说明受众如何变化,或者如何防止其变化。
(3)把影响的原因归结为媒体讯息系统、媒介本身、某种内容或单个讯息的某个方面、形式或内容。
(4)效果研究一般和定量研究相联系,在研究中要确定不同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对研究的假设(首先要能够被证伪)做出经验性的证明。
8. 为什么说“人是符号的动物”?
【答案】在人类生命演化的进程中,符号的发明与变革曾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符号,特别是语言符号,既是一种沟通工具,也是一种进一步优化生命品质、磨砺人类精神的手段,还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显著特征。(1)作为一个个体,我们依靠符号在世界上生存和发展,我们无法想象一个没有符号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作为一个物种,符号帮助我们冲破了直接经验或意识的牢笼,使我们获得了无限的空间和自由的时间,改变了人类相互作用的方式。
(2)符号为人类所独创和独有。符号是传递信息、指示和称谓事物及其关系的代码,也是人生命演化漫长进程中创造的可以优化生命品质、磨砺人类精神的特殊“武器”,并为人类所独有独享。
(3)人类可以将自己的思想、意识和事物的性质及关系转化为符号,并可以通过对符号的读解还原; 而符号又可以在传播过程中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使人类从中受益或者受害。
因此可以说,“人是符号的动物”。
9. 试述1986一一1991年苏联新闻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答案】戈尔巴乔夫为了改变当时新闻界节目内容单调呆板的情况,在宣传方针和内容上作了重大调整。各个媒体竞相扩大报道范围,对社会的各种弊端公开揭露抨击,由于控制不力,苏联的新闻舆论完成了从统一到分散、从有序到无序的转变,为苏共解体、苏联新闻事业瓦解埋下了伏笔。
(1)公开暴露社会生活中的阴暗面。在戈尔巴乔夫“公开性”原则的鼓励下,新闻界开始突破“禁区”,矛头直指党内不正之风和社会上存在吸毒、卖淫、走私等各种问题。
(2)大量触及时政、历史“敏感问题”。随着改革的全面展开,随着“公开性”向各领域的渗透,苏联新闻媒体从公开暴露社会普遍存在的矛盾、问题,发展到组织人们对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对已有定论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重新审视和评价,各报纷纷抨击斯大林和他领导时期形成的“社会主义模式”。
(3)不同观点激烈交锋。改革以后,苏联媒体成为观点的自由市场,不同党派的观点彼此碰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