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623新闻传播理论之新闻学概论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语言符号
【答案】语言符号(verbal )是一种有组织结构的、约定俗成的习得符号系统,用以表达一定地域社群或文化社群的经验,包括口语和文字两大部分。口语最初仅仅是一种将声音与周围事物或环境联系起来的符号,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逐渐提高了它的抽象能力,成了一种能够表达复杂含义的音声符号系统,直到今天,口语依然是人类最基本、最常用和最灵活的传播手段; 文字是在结绳符号、原始图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文字的出现使人类进入了一个更高的文明发展阶段。文字克服了音声语言的转瞬即逝性,能够长期保存; 文字能够打破空间和距离的限制,扩大了人类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 文字的出现使人类文化的传承有了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
2. 新闻五要素
【答案】新闻五要素是指构成新闻必需的材料。新闻五要素是构成完整新闻的基础。新闻五要素包括发生新闻的主角(谁)、发生的事情(什么)、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发生的原因。五要素用英语来表示就是Who (谁)、What (什么)、When (时间)、Where (地点)、Why (原因),都以W 开头,所以,新闻五要素又简称为新闻的五个W 。后来又有学者提出新闻六要素(5W+1H)的说法,H 即结果如何(How )。
3. 时务体
【答案】时务体是指中国近代史上以维新派为代表的报刊政治家在写作中形成的一种报章文体。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报刊政治家继承王韬报刊政论的传统,在政论写作中不断突破框框进行革新,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报章文体。这种文体以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的政论最为典型,故被称为“时务文体”。这种新文体的特点:半文半白,平易畅达,笔锋常带感情,有时还夹以口语和外来语。这种新文体出现后,风行一时,成为文言文与白话文之间的一种过渡文体,为“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运动开了先河。
4. 社会营销
【答案】社会营销是指一种运用商业营销手段达到社会公益目的,或者运用社会公益价值推
广商业服务的解决方案。社会事件或公益主题一向是最吸引媒体和民众关注的目标,同时由于它具有广泛的社会性,较多企业把商业运营模式放到公共领域,以此来开展营销活动从而获得良好的效果。社会营销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社会效应),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隐性打动消费者,促进企业发展。
5. 沃尔夫通讯社
【答案】沃尔夫通讯社是指德国第一家通讯社,建立于1849年,创办人是贝纳德·沃尔夫,也是世界上最早及规模最大的通讯社之一。初期主要利用电报收集和发布股票行情和经济信息,与普鲁士政府关系密切。后来逐步增发政治新闻和其它非经济信息,成为德国报刊重要的新闻供应者。1859年起,沃尔夫通讯社与路透社、哈瓦斯社签订新闻稿交换合约,成为19世纪欧洲三大通讯社之一。1870年,路透社、哈瓦斯社和沃尔夫社以及美联社签订三社四边协议”,把世界划分为四大势力范围,在每一势力范围内,只由一家通讯社负责新闻的采访与发布。沃尔夫社负责的地区包括德国、奥地利、北欧、俄国、巴尔干等地。一战后降格为国内通讯社,1933年希特勒将其接管,改组为德国通讯社。
6. 新闻体制
【答案】新闻体制即新闻传播体制,又称媒介制度,是指新闻事业的所有制性质、决策机构的构成、新闻事业的结构和国家社会对新闻事业的制约机制等。不同的新闻体制是由不同的政治、经济体制决定的。新闻体制的核心是资产的所有权和新闻报道的支配权。新闻体制的实质就是新闻传播的制度问题,主要包括新闻资产的所有制问题、新闻业的组织结构问题、人事制度问题等,在这些具体的体制内容中,新闻资产的所有制是新闻体制的核心,它决定着其他体制内容的具体安排方式。
二、简答题
7. 简述打造媒体公信力的关键要素。
【答案】(1)媒体的公信力是指公众对于一家媒体的信任度和忠诚度。任何一个媒体都要有一批核心受众,台则难以立足。媒体靠公信力获得受众长期的青睐和信任,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媒体有归属感。比如,读者几十年如一日订阅一份报刊; 每天定时收看一个电视节目; 在社会上对某些现象众说纷纭时,他们只相信一家媒体所言。
(2)对于受众而言,能让受众信任的新闻媒体最关键的是做到以下几条:
①新闻真实、及时。
②新闻有吸引力,满足受众的需要。
③说真话,反映公众的要求、愿望。
④敢担当,勇于揭露损害国家、公众利益的不良行为和不法之徒。
⑤有责任心,对受众服务到位。
不同的媒体在公信力建设中会有不同的要求。但从国内外所有媒体的比较中可以看到,凡受
众信任的媒体,上述五条是共同点。
(3)公信力的建设是长年累月的不懈追求和努力的结果,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结果。然而,几条不良新闻、几个不当举措却可以让信誉卓著的媒体毁于一旦。打造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建设媒体的公信力,都是媒体管理经营的战略目标。它要从自身的条件出发,经过长期的努力来达成。从中国传媒业的实践来看,对于打造核心竞争力、建立公信力最有害的是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为争一时的“眼球,,,弄虚作假的“花边新闻”,小题大做的肆意炒作,追求“星、腥、性,,的媚俗新闻,策划华而不实、愚弄受众的娱乐节目,虽然能赚得一时的轰动效应,但从根本上损害了媒体自身的形象,必然会激起社会的不良反应。
8. 谈谈你对新闻真实性的理解。
【答案】(1)新闻真实性的含义
新闻真实性是指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when )、地点(where )、人物(who )、事情(what )、原因(why )和经过(how )都经得起核对。坚持新闻真实性是新闻工作的起码要求,也是最高要求,新闻必须真实,是新闻工作的第一信条。
(2)理解新闻真实性需要明确的几个概念
①新闻真实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一个事物的产生、发展、消亡都是在相互联系中展开的。新闻报道要真实地反映一个事件,必须注意它的各种联系。要求新闻工作者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中去抽取事实,而不是带着固有的观点到现实中找例子,或者孤零零地表现一个事件。
②单个真实和整体真实(微观真实和宏观真实)
新闻真实性,不但要求每篇新闻都真实,而且通过连续不断的新闻报道反映出整个现实的真实。要求新闻工作者尤其是媒介的负责人从整个现实出发,审时度势,绝不漏报、瞒报重大新闻事件; 力图做到新闻报道的平衡。但要做到整体真实有相当难度,尤其是难以做出准确的评估。
③新闻真实和本质真实
本质真实有四种说法:反映事物的客观规律; 全面反映情况; 正确的立场; 舍去假象、偶然性的事实,而必须报道真实、必然性的事实。这四种说法是不恰当、不科学的。
“本质真实”不能成为新闻真实性的衡量标准。新闻报道的真与假只有一个标准:是否符合客观实在。
④真实与真相
“离我们最近的是真实,离我们最远的是真相”,报道真实的新闻不易,揭示事情的真相更难。记者应记住这句话,在报道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一个事件的发生,人们看得见、摸得着,而真相隐蔽在事件背后,错综复杂,扑朔迷离。有许多事件,需要经过艰苦调查才能揭示真相。
(3)坚持新闻真实性的极端重要性
①只有坚持真实,才有助于党和人民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
新闻的真实性直接关系我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下作和人们的思想、日常生活。这就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