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单选题

1. 教学的内容、方法、份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这条原则是( )。

A. 因材施教原则

B. 启发性原则

C. 巩固性原则

D. 量力性原则

【答案】D

【解析】此题是对教学原则的考查。量力性原则又称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索。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长久的保持在记忆中,并根据需要准确而及时地再现和运用。

2. 洋务留学教育中共派遣留欧学生6批计约130名,其中绝大多数来自( )

A. 京师同文馆

B. 北洋水师学堂

C. 江南水师学堂

D. 福建船政学堂

【答案】D

3. 历史上有各种关于人的发展动因的理论和假设。 下列学说中,支持“外铄论”观点的是( )

A. 成熟论

B. 性善论

C. 人本主义心理学

D. 行为主义心理学

【答案】D

【解析】根据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是源于内还是源于外,可以将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

分为内发论、外烁论和相互作用论。主张性善论者、遗传决定论和成熟论者一般强调内在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被称为个体发展动因上的内发论。“外烁论”强调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其代表人物有中国的荀子、英国的洛克和美国的华生。华生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行为主义心理学主要研究刺激一反应的联结,在人的发展方一面,强调外部环境刺激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成长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格形成、发展的动力。

4. 以下选项中,小属于韩愈《师说》中论及“相师”里有的是( )。

A. 学无常师

B. 三人行必有我师

C. 术业有专攻

D. 青出于蓝胜于蓝

【答案】C

【解析】巫医乐师百下之人,不耻相师,意为巫医、乐师、各种下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5. 学生因“凹透镜”知识掌握不好而影响了“凸透镜”知识的学习。这种迁移现象是( )

A. 纵向迁移

B. 横向迁移

C. 一般迁移

D. 普遍迁移

【答案】B

【解析】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纵向迁移是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一般迁移也称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凹透镜与凸透镜是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因此,答案选B 。对于迁移的分类一定要弄清楚,理解透彻。位置上。

6. ( )被称为“近代中国海军人才摇篮”。

A. 天津水师学堂

B. 江南水师学堂

C. 浙江船政学堂

D. 福建船政学堂

【答案】D

7. 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次专门讨论师范教育问题的著述是( )。

A. 张之洞的《劝学篇》

B. 康有为的《大同书》

C. 梁启超的《变法通则》

D. 严复的《救亡决论》

【答案】C

【解析】1896年,梁启超于《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论师范》,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次专文论述师范教育问题。

8. 清末所颁布的教育宗旨中,不包括( )

A. 尚公

B. 尚武

C. 尚美

D. 尚实

【答案】C

9. “熙宁兴学”之后,宋代太学中曾经普遍实施的一种将学生平时品行、学业表现与考试成绩结合考察的教学评价和管理制度,称为( )。

A. “苏湖教法”

B. “三舍法”

C. “积分法”

D. “六等黑出陆法”

【答案】B

10.“壬子癸丑学制”中,有关实业教育体系有( )学校。

A. 一类

B. 两类

C. 三类

D. 四类

【答案】B

11.根据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观点,儿童学习游泳主要属于( )

A. 连锁学习

B. 信号学习

C. 规则或原理的学习

D. 解决问题的学习

【答案】A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加涅学习水平分类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加涅根据人类学习的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