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昌大学政治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政治制度化

【答案】政治制度化,就是政治活动的组织原则与组织程序不断取得社会认可,并得到大多数社会成员普遍遵守的过程。任何政治系统都试图将系统内的成员的政治能力纳入到一个经常的、可预测的制度化渠道。制度化程度低或缺乏制度化政治参与通道的政治系统,必然难以维持自身结构的稳定性。

2. 两党制和多党制

【答案】(1)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主要是指代表着资产阶级不同集团利益的两大政党通过竞选而轮流掌握国家政治权力,组织政府,主持国家政治事务的制度。由于两大政党往往势均力敌,在竞选过程中激烈角逐、你争我夺,而且在竞选以后,执政党和在野党也相互对峙,不断攻评,因此,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又称为“两党竞争制”或“两党对峙制”。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中的“两党’,,仅仅是指轮流执政的政党数目,而不是指国家政治生活中实际存在的政党数目,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本质上是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和统治地位服务的。

(2)资本主义国家多党制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中由多个政党竞争国家政治职位并轮流执政或联合执政的制度。由于实行多党制的资本主义的竞选、议会等政治过程中存在着多个政党并立角逐的局面,因而这种多党制又叫做“多党并立制”。

3. 法西斯国家

【答案】法西斯国家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它是垄断资本所采用的最残暴、最野蛮的政治形态,是垄断资产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利益和统治地位所实行的公开的恐怖专政。法西斯统治的出现,是资产阶级己经不能用国会制度和资产阶级民主制的旧方法来实行统治,因而不得不在对内政策上采用恐怖的管理方法的表现,是由于资产阶级冉也不能在和平的对外政策的基础上找到摆脱现状的出路,因而不得不采用战争政策的表现。如20世纪20, 30年代的德国、意大利、日本等。

法西斯国家的特征:

①法西斯国家的形成条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育不充分,独裁专制统治体制在不同程度保留,垄断资产阶级与封建主残余政治军事势力相结合,因此具有顺利采用独裁专制体制所需的天然的土壤;

②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法西斯国家以“种族优越论’,、“国家至上论”、“领袖权威论”等作为政治统治的精神支柱和思想特征,宣扬“生存空间”理论;

③经济生活: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军事化;

④政治生活:实行法西斯的寡头统治:

⑤对外关系:奉行疯狂的对外扩张和侵略政策,发动大规模的侵略战争。

4. 总统共和制

【答案】总统共和制简称总统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在实行这种制度的国家,总统与议会均由选举产生,总统与议会分享实际权力。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直接领导政府,掌管最高行政权。政府成员由总统提名并经议会通过后产生,对总统负责。议会掌握立法权,但不能选举产生总统,也不能对政府表示不信任。同时,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但由于实行比较严格的三权分立制度,总统与议会、最高法院的地位和权力是平行又相互制约的,因此也有人称之为“二元共和制”。总统共和制首先出现在美国,墨西哥、南美洲的大多数国家以及亚洲、非洲的一些国家都实行总统共和制。

5. 政治统治

【答案】政治统治是指在权力制约关系的矛盾性和同一性双重驱使下,政治统治行为主体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地位和权力制约关系,必须建构政治权力主体对于其他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的控制和约束关系。而建构这种关系的基本途径,在于把政治权力转变为政治权威,在政治权力主体和其他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之间建立权威与服从的关系。在内容上,它体现为把权力制约关系转化为政治权威与服从关系,以此巩固政治权力主体地位、维护既有制约关系并保证政治权力效力。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它体现为政治权力主体控制社会政治冲突,维持社会政治秩序,建立和维护其与社会成员之间权威与服从关系的行为。

6. 国家历史类型

【答案】国家的历史类型是指按国家本质对国家进行的历史分类,是对各式各样国家的具体形态的共性进行的分析和概括。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在社会经济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阶级用以实现和维护自己的阶级统治的工具,按照国家的本质划分国家的历史类型,实质上是对建立在同一类型的社会经济基础上的、具有共同阶级本质的一切国家的共性的概括。国家的历史类型包括:①奴隶制国家; ②封建制国家; ③资本主义国家; ④社会主义国家。

二、简答题

7. 国家机构的基本构成。

【答案】无论何种性质的国家,无论国家机构多么简单还是多么复杂,国家机构的上述三种职能即制定法律、执行法律、依法裁决都是存在的。同时,由于对内对外行使国家权力的需要,任何国家都要有某个机关作为国家的最高代表,这就是国家元首。国家元首和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机关共同构成了国家机构的要素。其构成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元首

任何国家都要设置一定的机关来代表国家,这就是国家元首。其功能就是充当一个国家对内对外

的最高代表和国家权力的象征。国家元首象征着国家的统一,体现最高国家权力,象征国家主权,并行使元首的各种职权。因此,在形式上和礼仪上,国家元首在国家机关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根据国际惯例在国家之间的交往中享有最高规格的礼遇。

(2)立法机关

立法机关是行使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即有权审议、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的国家机关。立法机关所制定的法律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法律规范不同于一般的社会规范。虽然不同的法律在法律效力、表现形式、适用范围、实施方式等方面有所不同,但都是一种具有国家的强制力和约束力的特殊性规范文件。一个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3)行政机关

“行政”,包含有“执行”和“管理”两方面的含义,在国家机构的分工体系中,执行是指执行立法机关所制定的法律和决定,管理则是管理国家内政、外交、军事等方面的事务。所谓行政机关就是负责拟定和执行法律、制定和执行国家政策、管理国家的内外事务的机关。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就是通常所说的中央政府,负责制定并实施有关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等一切内政外交的重大决策和政策。中央政府是国家机构的关键部分。

(4)司法机关

司法机关是指代表国家行使司法权的国家机关。但司法机关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仅指行使法律解释权和审判权的机关即法院。法院代表国家依照法律审理各种民事、刑事案件以及其他某些特别案件,并作出判决。法院一般分为不同的审级,如初审法院、上诉审法院和终审法院。广义的司法机关还包括行使法律监督权的检察机关,检察机关的主要职责是对刑事案件进行调查并代表国家提起公诉,追究被告的刑事责任。中国政治学通常是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司法机关的,而西方政治学多取狭义的概念。

8. 简述政治监督的本质和手段。

【答案】(1)政治监督的本质

政治监督是政治权力在政治管理过程中对于公职人员和社会成员的监督和规范行为。政治监督具有维护社会成员利益,维护政治决策和组织规则,防止、纠正和处罚公职人员和社会成员逾矩行为的功能。

(2)政治监督的手段

政治监督包含两个方面的监督,一是对于公职人员行为的监督和监控,一是对于社会成员行为的督导和规范。

①就对于公职人员行为的监督和监控来说,政治管理的监督是政治权力对政治权力的监督,这种监督通常有纵向监督和横向监督。纵向监督是不同层次结构中的上级权力对下级权力的监督,比如中央权力对地方权力的监督,上级领导对所属下级的监督; 横向监督是同级层次权力的相互监督,集中表现为具有监督职能或者专司监督职能的权力机构对同级其他权力机构和人员的监督,比如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对同级行政机构和人员的监督,又如我国的监察和审计部门对同级其他政府部门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