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辽宁大学政治学基础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威权政体

【答案】威权政体,又称为权威政体,也有学者将其称为专制政体或者独裁政体,这是一个用以指涉那些在性质和特征上处于民主政体和极权政体之间的政体形式的一个概念。威权政体分为保守型,激进型,表面上举行所谓民主选举的,不具有一个具有主导意识形态的军人政权,盗贼式的政权。

2. 民主共和政体

【答案】民主共和政体是资产阶级国家普遍采用的政体形式,其共和范围形式上包括全体公民在内,最高国家权力由多人执掌和行使,这些权力执掌者由选举产生,并实行限定任期制。民主共和政体按照不同职能机关和职位的地位和权限,主要可分为:

①议会制共和政体。在议会共和政体中,议会掌握着国家最高权力,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总统只是“虚位元首”而不掌握实权,他与议会君主政体中的君主的地位和作用享有权限相似,不同的是前者由选举产生,而后者为世袭继承; 前者政治活动负政治法律责任,后者则无须负责。

②总统制共和政体。在总统共和政体中,最高国家权力由总统和议会按不同职能分别执掌和行使,总统和议员分别由选举产生,并有特定任期,内阁由总统组织并对总统负责,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与议会之问有权力制约关系。

③委员制政体,其典型国家是瑞士。

3. 行为主义政治学

【答案】行为主义政治学是西方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政治学的发展方向之一,是西方政治学家努力使政治学科学化的结果。

发展过程:这一努力肇始于19世纪30一一40年代孔德和斯宾塞的实证主义哲学和方法论。经过发展,实证主义与逻辑实证主义,成为政治学科学主义的哲学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政治学家主张采用社会学、心理学和统一学方法来研究政治,发起了“新政治科学运动”,为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行为主义政治学在美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并逐步成为20世纪70年代以前西方政治学的主流。

实质及特点:

行为主义政治学本质上是政治学研究对象和力一法的革新。

主要特点体现在:

a. 主张以政治行为和行为互动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b. 注重政治研究形式和手段的精确化、数量化,因而注重定量研究而抛弃定性研究;

c. 主张政治研究应该是经验性和描述性的;

d. 认为政治学研究应该价值中立,以不偏不倚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得到公正的结论;

e. 吸收大量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对政治现象展开多种方式、多种角度、多个层次的研究,构成了形形色色的政治学说,大大拓宽了政治学研究的领域,形成了诸如政治社会学、政治心理学等等大量边缘学科;

f. 规定自己的分析任务不在于政治的“应然”,而在于政治的“实然”,因此,在政治现实性上,它表现为从技术角度看,怎样进行统治和权力分配,而不是阐明统治为何是合理的。

4. 政治投票与政治选举

【答案】(1)政治投票是公民个人在竞争性政策之间,或政治和公共职位候选人之间,或其他有争议的政治问题面前表达其政治偏好或政治态度的一种政治行为方式; 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在选举、罢免、复决等各领域表达自己政治倾向的行为方式。它在不同的方面有着不同的目标和作用。

(2)政治选举是指国家或其他政治组织依照法定的程序和规则,由全部或部分成员抉择一个或少数人充任该组织某种政治职务或者公共职务的政治行为。选举活动除了投票行为外,还包括政治捐助、组织选民、政治宣传及其他影响选举过程或结果的活动。政治选举有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之分。直接选举由选民按选区直接投票产生公职人员,间接选举由选民选出代表,再由当选代表来投票选举。

5. 国家机构

【答案】国家结构,是指组成国家机器的一切国家机关的总和,它包括全部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是实现国家权力、执行国家职能、进行国家日常活动的组织。与国家形式问题不同,如果说国家形式关涉的是整个国家机器的组织结构和权力配置,是从宏观上来描述和分析各个国家机关之间的权力划分和相互关系,国家机构所关涉的则是国家机器的各个部件的构造和功能,是从微观上解剖和认识各个国家机关的组成、权力和职能,更注意各国家机关的技术层面和操作层面。显然,国家机构和国家形式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对国家机构的研究不能离开对国家形式的把握和理解。与国家机构的概念相关的还有政府机构,但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所谓政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政府是指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等所有国家机关在内的国家机构的整体,狭义的政府则仅仅指国家的行政机关。一般说来,当人们使用“政府机构”这个概念时,多是指狭义的政府即国家的行政机关,更为狭义的则是只是用来指中央行政机关。

6. 群体政治心理

【答案】群体政治心理是指个体在共同的政治活动、政治环境中形成的政治意识、政治情感、政治动机、政治态度和相应的政治行为,是社会群体对本身特定的政治关系以及与其他社会群体的政治关系的反映。

二、简答题

7. 政治管理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答案】政治管理不过是解决权力制约关系内在矛盾的一种选择途径,是这一矛盾的重要行为体现。在内容上,它体现为把权力制约关系转化为政治和社会后果。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它体现为政治权力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管理,包括协调和解决社会利益矛盾和冲突,实现社会公共利益,规制和协调各种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行为,承担社会公共职能等行为。政治管理具有公共性、组织性、责任性和服务性,以实现公共生活的效率和公平为基本价值取向。作为政治权力主体的重要政治行为,政治管理对于社会和政治生活有着重要作用:

(1)政治管理是政治统治得以强化和巩固的基础

①在政治统治的权力基础方面,政治管理通过承担社会职能和发展社会经济强化和丰富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通过协调利益矛盾化解政治权力的消极削弱因素,从而提高和强化政治权力的力量; ②在政治统治的社会基础方面,政治管理通过社会资源的配置和政治生活的组织整合政治力量,通过社会共同利益的扩大和实现扩展政治力量,从而强化政治统治的社会基础;

③在政治统治的公共职能基础方面,政治管理通过形式上或者实质上实现公共利益和承担公共职能,成为建立政治统治和强化政治权威的直接方式;

④在政治统治的心理基础方面,政治管理通过实现社会利益要求、满足社会成员的需求强化社会成员的政治认同,通过协调和解决社会利益矛盾,弱化社会成员的不服从倾向,同时,政治管理对于特定政治文化的维护和灌输,无疑也强化着政治统治的心理基础。

(2)政治管理是政治权力的社会实现机制

政治权力是权威性的利益实现机制,这是社会和社会利益关系对于政治权力的规定性。

①政治管理是实现、维护、发展和分配社会共同利益的机制;

②政治管理是协调和解决社会利益矛盾的机制。

(3)政治管理是政治权利的实现途径

在特定的社会政治生活中,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利发生于同样的共同利益,因此,政治管理实现的共同利益和政治权利主张的共同利益,在特定社会背景下,具有性质、内容和形式的共同性。政治管理实现共同利益的过程,其实就是把特定社会成员的政治权利落实为社会政治结果的过程。

(4)政治管理是社会有序运行的积极保证

社会成员物质文化和精神需求的不断满足,是社会生活有序运行和正常发展的必要前提,而政治管理实现和发展社会利益的过程,就是不断满足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和精神需求的过程,因此,只有政治权力有效地实现政治管理职能,才能使社会生活有序运行和不断发展,政治管理因而成为社会生活正常进行和有序运行发展的保证。

(5)政治管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

①政治管理牵动和指引着社会的发展和前进;

②政治管理以政治规划和政治指挥,规定着社会发展的方向;

③政治管理实现社会共同利益和规范不同利益,使得社会成员得到利益和需求的满足,从而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