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742设计专业理论之世界现代设计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包豪斯

【答案】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大工业的发展急需建立新型的设计艺术教育机构,1919年格罗佩斯在德国创建包豪斯。主张艺术与设计的新统一,强调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认为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使用较科学方式的艺术与设计教育,强调为大工业生产设计,还注意把教学、实践、销售结合起来,树立整体形象。代表教师有约翰·伊顿、瓦西里·康定斯基等。1933年被迫关闭。但是包豪斯的老师和学生把包豪斯的思想传遍了整个世界。

2. 工业设计

【答案】工业设计是指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风格,其目的在于解决工业产品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从功能角度来说,工业设计是企业在拟定市场政策时的重要协助手段,企业可以通过工业设计使产品对顾客具有更大的吸引力。进一步刺激市场容量,开发潜在市场。下业设计得成就主要在于推动了设计理念走向科学化和理性化,使设计学成为新兴的边缘学科并迅速发展,此后,设计意识深入人心并逐渐增强,设计体系基本形成并进一步完善。

3. 赫尔曼·穆特修斯

【答案】德国工业同盟奠基人和活动开创者,德国现代设计运动的先驱。其理论思想是强调客观主义、机器风格、标准化,主张设计艺术应追求目的,讲究实用功能,讲究成本核算,宣传功能主义。其有影响力的著作是三卷本《英格兰的住宅》。

4. 德国工业同盟

【答案】1907年由赫尔曼·穆特休斯在德国倡议成立,是旨在促进设计的半官司方机构,全称“德意志工业同盟”,简称"DWB" 。同盟成员包括了制造商、建筑家和工艺家。为提高工业产品的质量,同盟公开追求商业目的,奠定了德国产品重质量的传统,标志着德国现代主义运动的发韧。此外,同盟还影响和培养了一代新人,使工业设计在欧洲各地开展起来,对欧洲设计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盟的中心人物和实践者是彼得·贝伦斯,他被人为是工业设计史上第一个工业设计师,代表作有芬兰萨纳萨诺市政厅、伊马特拉教堂等。

5. 过渡高科技风格

【答案】对工业化风格、高科技风格的冷嘲热讽的一种表现,也叫“改良高科技风格”。充满了荒诞不经的细节处理,表现对高科技、工业化的厌恶和困惑,是庞克文化、霓虹灯文化的一种体现。只是少批量生产针对个人的、艺术式的作品。代表作品有杰拉尔德. 库别斯设计的桌子。朗. 阿拉德设计的“混凝土”音响混合。盖塔诺. 别斯设计的桌子“桑索尼杜”等。

6. 孟菲斯亚

【答案】1981年索扎斯组织成立的设计集团。反对任何限制设计思维的固有观念。特征是具有开放式的设计思想,对功能进行新解释,树立产品语义的新内涵,赋予材料以人文涵义,认为装饰不是罪。以高度娱乐的手法,艳俗的色彩,俗气的资料,达到与正统设计完全不同的效果,表现丰裕时代的艳俗和平庸,具有明显的波普风格和玩世不恭的气息。生产批量一般不大,价格昂贵,没有市场效应。在20世纪80年代一直成为西方设计的重要力量,是国际公认的后现代主义的重要领头羊。

7. 法国“新艺术”运动

【答案】工艺美术运动在法国的继续深化和发展。法国是新艺术运动的发源地。“新艺术”本是巴黎一家商店的名称,由出版商萨穆尔·宾于1895年12月创立,是在仿效威廉·莫里斯的事务所基础上开设的,取名“新艺术画廊”。有两个中心,一是巴黎,包罗万象,设计领域非常广泛,家具、建筑、平面设计等。二是南锡,要集中在家具设计上一“南锡派”。

8. 意大利反主流设计

【答案】20世纪60年代的设计艺术浪潮。一批激进的设计师反对大规模工业生产,反“技术时尚”展开设计艺术运动,被称为反主流设计或激进设计。代表人物有爱多尔·索塔萨斯,主要组织有“阿基米亚集团”、三人设计组等。爱多尔·索塔萨斯主张个性的、自我的、表现的、精神的设计艺术思想,三人设计组1969年设计的“充气”沙发被认为是反主流设计的典型代表。反主流设计是世界“后现代主义设计”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70年代,很快消退。

9. 国际主义风格

【答案】欧洲的现代主义和美国富裕的社会状况结合形成的设计风格。国际主义设计具有形式简单、反装饰性、系统化等特点,设计方式上受少则多原则影响较深,50年代下半期发展为形式上的减少主义特征。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马克斯·比尔)、乌尔姆—布劳恩体系的产品设计(兰姆斯)都是其影响下的产物。80年代以后国际主义开始衰退、简单理性、缺乏人情味、风格单一、漠视功能引起青年一代的不满是国际主义式微的主要原因。

10.维克多·巴巴纳克Victor Papanek

【答案】维克多·巴巴纳克是60年代末美国著名设计理论家,他最早提出“设计理论”这一观点,著有《为现实世界的目的》一书。该书明确提出了设计的三个目的:①设计应该为广大人民

服务,而不是为少数富裕国家和阶层服务; ②设计不但应为健康人服务,而且应考虑为残疾人服务; ③设计必须考虑地球的有限资源使用问题,必须为保护地球服务。巴巴纳克所提出的设计的三个目的反应了现代设计的根本宗旨和本质特征,对美国和世界设计产生了重大影响,书中的诸多观点更被认为是现代设计师进行设计实践必须奉行的准则。

二、简答题

11.简述后现代主义设计产生的原因。

【答案】(1)战后人们对现代主义设计、国际主义设计的厌恶,是新生代对一成不变的单调风格的挑战。

(2)战后经济的发展,商品的极大丰富,产品的个性化、人性化、多样化是吸引消费者的有效手段。

(3)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影响到社会的变化,带动了社会文化领域对主流文化的叛逆,设计艺术也走向了多元化、多品位的发展方向。

12.简述包豪斯的教学体系。

【答案】(1)包豪斯的教学体系,完全是根据格罗佩斯的主张建立。他坚决反对艺术与技术的分离,主张艺术家、建筑家、技术人员应该充分合作,抛弃纯理论知识和单纯书本的教学方法,主张“艺术与技术”、“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制度。

(2)包豪斯的教学体系的建立分为两个阶段,即魏玛时期和德绍时期。

①魏玛时期是包豪斯教学体系的初建期,采用“双轨教学制度”,每一门课程都由一位“造型教师”担任基础课教学和一位“技术教师”共同教授,使学生共同接受艺术与技术的双重影响。“形式导师”负责教授形式内容、绘画、色彩与创造思维内容; “技术教师”负责教授学生技术、手工艺和材料学内容。

②德绍时期包豪斯采用导师制。包豪斯在德国德绍重建,并进行课程改革,实行了设计与制作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这个时期是其高峰时期。1928年汉内斯·迈耶将包豪斯的艺术激进扩大到政治激进。接任的米斯面对来自纳粹势力的压力,竭力维持学校的运转。在1932年10月纳粹党占据德绍后,被迫迁往柏林,1933年迫于纳粹,包豪斯被迫关闭。

13.简述PH 灯的重要特点。

【答案】丹麦20-30年代最著名的灯具设计师保罗·汉宁森在1925年设计了PH 灯。PH 灯照明效果柔和、均匀、无眩光刺激,光色适宜,具有极好的功能效果。由于该灯具具有极高的设计价值,至今仍在生产和销售,威为北欧灯具设计的典范之作。所有PH 灯都具有以下重要特点:

(1)无论从任何角度都不能直接看到光源,以免产生眩光。

(2)所有光线均经过反射到达工作面,以获得柔和、均匀的照明效果,并避免产生由阴影产生强烈的明暗对比。

(3)对白炽灯光谱进行补偿,以获得宜人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