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新闻评论教程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时评
【答案】新闻时评,又称时事评论,简称时评,它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新闻文体。时评是指对当前发生的新闻及其新闻中的事实或者新闻中表现出来的乃至隐藏的问题,发表作者自己的见解,或者归纳、整理出新的结论或者观点。它是传播者借助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刚刚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现象、问题在第一时间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一种论说形式。时评的特征包括:因时而评,新闻性强; 缘事而发,寓理于事; 内容贴近,体裁广泛; 大众视角,公民写作。
2. 《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
【答案】《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是指马克思于1842年写下的一篇评论文章,被认为是无产阶级新闻评论的开端。马克思在文中痛斥普鲁士政府推行的书报检查制度,他评论道:“这样一来,作家就成了最可怕的恐怖主义的牺牲品,遭到了怀疑的制裁。”他还提出“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出同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一一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 ”这篇评论在捍卫无产阶级言论自由方面有重要意义。
3. 同期声
【答案】同期声是指与电视画面同步出现的各种声音,包括人物的谈话和现场的各种实况音响。同期声是电视评论各种声音符号中最重要和最富感染力的组成部分,与画外音、主持人(记者)的演播室点评及各类背景音响不同的是,它更具有现场感和表现力,而且具有更为鲜明的个性特征。
4. 调查性评论
【答案】调查性评论是指所评论的对象并不来自媒体已有的报道,而是作者在深入调查之后,根据调查所得的内容,边公布调查的结果边进行评论。调查性评论,是基于调查研究后进行的评论,其最为根本的要求便在于作者应当身体力行进行社会问题发现,再运用扎实的理论知识,阐述有益的主张和进步的见识。
5. 署名评论
【答案】署名评论是指完全以作者个人名义撰写和播发的评论。这类评论在广播中比较常见,广播界习称其为专栏短评。这类评论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领域相当广泛,所接触和涉及的现实问题
也相当丰富,所以往往比某些重头评论更受听众欢迎。
6. 电视述评
【答案】电视述评是述评这种融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于一体的杂交品种在电视中的具体运用。它既报道事实,又对新闻事实做出必要的分析和评价。虽然在篇幅上述多于评,但述是手段,评是目的。在夹叙夹议、述评结合中,以评驭述,具有鲜明的导向性。电视述评与报纸、广播述评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特殊的表现手段。它综合运用画面、音响、屏幕文字和解说、论述性语言,是表现手段最为丰富的述评,也是最能体现电视传播特点、发挥电视传播优势的电视评论形式。
7. 新闻综述
【答案】新闻综述在形式上接近于述评,它是以向读者告知新闻事实为目的,主要特点在于对某些重要事件、重点工作或一个时期的形势进行综合性的叙述。它客观地报道事实,一般不进行议论。有时通过提供信息的方式,转述有关人士的见解和看法,也是以客观报道形式出现。在叙述事实的过程中,有时也有一些说明或议论的文字,也是为综合性的叙述服务的。而述评属于新闻评论的范畴,它主要通过评述结合的方式,表明作者的立场和主张,从而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
8. 音响评论
【答案】音响评论是指兼用实况音响、背景音响和解说及论述性语言表达内容的广播评论形式。其中,实况音响一般是指伴随人物或事物出现的音响; 背景音响,是指为说明主题、服务于内容而收集和运用的资料性音响。以上音响只要具备真实、清晰、典型等基本素质,并能与解说或论述性语言恰当地结合在一起,都可以成为表达内容的手段和说明论点的依据。
9. 对话体评论
【答案】对话体评论是指将对话主体(本报评论员)与对话客体之间,对某一(些)问题或某种(些)现象的评论,如实记录下来,稍加整理即予以发表的一种评论体裁。对话体评论的主要特征在于它是通过对话形式来将评论融于其中的,它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两个前提:一是讨论的话题,二是谁来参加讨论。
10.评论的时效性
【答案】评论的时效性是指新闻评沦“评得恰是时机”,“评得对社会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是“时间+效益”的一个综合衡量指标。换言之,新闻评论不仅要注意外化的时间标志,还需要讲究时宜性,即把握新闻评论发表时间上的度,一篇评论放在某个时间段发是否是最符合时宜的,这是一个“该不该发,该何时发”的问题,写作者和组织者都要因时因地因问题而宜。
二、简答题
11.新闻评论的功能定位是什么?
【答案】(1)新闻评论的主要功能
新闻评论是媒体的灵魂和旗帜,是代表媒体编辑部立场和主张,反映和影响社会舆论,帮助受众开辟认识真理道路的有效载体。
(2)新闻评论的根本任务
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新闻评论的根本任务和最大追求。
舆论,是指社会群体对某种事件或事态发展所持的大体一致的意见与议论,是一种社会思潮。舆论在任何时候总有正确与错误、全面与片面、唯物与唯心、辩证与僵化之分。
①新闻媒介反映与引导舆论的两种基本手段
a. 新闻报道手段,即采写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等,主要是告诉人们社会上新近发生的事情。
b. 评论手段,即撰写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等。旨在告诉人们如何正确认识这些事情,或深挖事件原因、阐明事物实质,或说明事物的意义与价值,或指出应采取何种措施来解决矛盾等。
②新闻评论根本任务的具体要求
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当前具有新闻价值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现象,对具有普遍意义的重大事件和思想倾向,进行及时的有说服力的评论,指出什么看法和行为是正确或是错误的,什么应该干或是不应该干,以及当前应该干于}一么和怎么干,从而引导舆论、影响社会、指导人生。
12.新闻评论论证是否严密,其主要含义包括哪些方面?
【答案】(1)新闻评论在析事明理的过程中,总是要通过严密的逻辑结构来论证文章的基本观点,以雄辩的逻辑力量来说服受众的。一篇新闻评论的论证是否严密,它的逻辑性强不强,其含义不外乎以下三点:
①是否能说得使人信服,使受众必然得出并且不得不接受你的结论;
②论述有条不紊,层次分明;
③思想、议论严格周密,思想的过渡首尾一贯,明白确切。
(2)为达到严密论证增强说服力的目的,首先要讲求文章中思想相互间的有机联系,使通篇文字的先后顺序,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衔接,每一部分的逻辑推理,都根据客观事物本身的内在规律,按照事物发展的内部联系来组织,从而做到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形成一个严密的有机的整体。因此,论证的过程实际是一个逻辑推理的过程。
13.修改新闻评论有哪几个主要环节?
【答案】(1)首先从政治、政策上考虑,确保正确引导舆论,确保服务工作大局。
具体而言,是确保新闻评论的思想观点和基本倾向符合党的现行路线、方针、政策和当前客观实际,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从和服务于当前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
(2)检查核对引证材料是否有科学根据,文章中心内容是否突出,结论是否无懈可击。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