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政治经济学803经济学基本原理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冲刺密押卷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庇古税
【答案】在解决因外部性引起的市场失灵时,传统的方法是由政府提供干预。干预可以采取税收的方式,如向产生消极外部影响的厂商征收税金,使它向政府支付由于污染等导致的社会成本增加的部分,把厂商造成的外在成本内部化,促使它们消除或减少消极的外部影响。对产生积极外部影响的机构,政府应进行补贴,这就是庇古税。
采取庇古税的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外部性的问题,但是这类政策不能完全杜绝外部性,并且它的实施需要有相当人的机会成本。如政府向产生负的外部性的企业征税时,政府要能对外部性活动进行直接度量,以确定征税金额,这显然成本很高。
科斯定理为解决外部性提供了新的思路,它强调明确所有权的重要性,认为可以不需要政府干预,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少,则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2. 正常利润
【答案】正常利润通常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正常利润是厂商生产成本的一部分,它是以隐成本计入成本的。从机会成本的角度看,当一个企业所有者同时又拥有管理企业的才能时,他将会面临两种选择机会,一种选择是在自己的企业当经理,另一种选择是到别人所拥有的企业当经理。如果他到别人所拥有的企业当经理,他可以获得收入报酬。如果他在自己的企业当经理,他就失去了到别的企业当经理所能得到的收入报酬,而他所失去的这份报酬就是他在自己所拥有的企业当经理的机会成本。或者说,如果他在自己的企业当经理的话,他应当自己向自己支付报酬,而且这份报酬数额应该等于他在别的企业当经理时所可以得到的最高报酬。所以,从机会成本的角度看,正常利润属于成本,并且属于隐成本。
由于正常利润属于成本,因此,经济利润中不包含正常利润。又由于厂商的经济利润等于总收益减去总成本,所以,当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时,厂商仍然得到了全部的正常利润。
3. 双边垄断
【答案】双边垄断是指厂商在产品市场上作为产品的卖方是垄断者,在要素市场上作为生产要素
的买方也是垄断者。双边垄断是一种特殊的不常见的形式,即市场的买卖双方都是唯一的垄断者。在这样的市场中,一般买方垄断势力和卖方垄断势力可能相互抵消,买方垄断力的存在可能减弱了卖方垄断的效力,或者卖方垄断力的存在减弱了买方垄断的效力。而这种情况下的均衡也不同于完全竞争的结果。
如果出现双边垄断,究竟在什么样的价格上成交,成交量多少,具有不确定性,这只能山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实力来决定。在双边垄断的情况下,讨价还价的结果可能是:买方垄断者倾向于价格由边际成本决定,而卖方垄断者则倾向于价格由边际价值决定。
4. 等产量曲线
【答案】等产量曲线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以Q 表示既定的产量水平,则与等产量曲线相对应的生产函数为:
等产量曲线表示生产一定单位的产品,可以有很多劳动和资本数量组合。假设初始劳动投入量为L a 单位,资本投入量为K a 单位,则当劳动投入量从L a 单位增加到L b 单位时,资本投入量就可以从K a 单位减少到K b 单位; 此后,如果劳动投入量仍然增加固定单位,则资本的减少量会越来越少。
等产量曲线具有以下重要特点:①等产量曲线是一条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具有负斜率。它表示增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可以减少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只有负斜率的等产量曲线,才表不劳动和资本互相代替是有效率的。②坐标图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曲线。它们按产量大小顺序排列,越接近原点的等产量曲线所代表的产量越少,越远离原点的等产量曲线所代表的产量越多。③任何两条等产量曲线不能相交。④等产量曲线向原点凸出。它表示随着一种生产要素每增加一个单位,可以代替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将逐次减少。这一点可由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来解释。
5. 边际效用
【答案】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它是基数效用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假定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消费量为Q ,则总效用函数为TU=f
,于是相应的边际效用函数为:(Q )。
消费者消费一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一般呈现出递减的规律,即:在一定时期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导致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主要是随着商品数量的增加,由于人们生理、心理作用的影响,商品对人们的刺激力和重要程度都有下降的趋势。
二、计算题
6. 假设一个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
其中,x 1为食品的消费量; x 2表示所有其他商品的消费量。
假设食品的价格为p 1,所有其他商品的价格为p 2,消费者的收入为m 元。
(1)求最优的食品需求量。食品对该消费者来说是低档物品吗? 食品对消费者来说是吉芬商品吗?
(2)在许多国家,穷人的食品消费会得到政府的补贴,常见的补贴办法是政府向穷人出售食品券。当然,食品券的价格要低于食品的市场价格。假如我们这里考虑的消费者是一个受补贴的穷人,食品券的价格为而食品的市场价格为,所有其他商品的价格被标准化为p 2=1,消费者的收入为m=150。在得到补贴后,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答案】(1)消费者最优选择条件为:
其中
,
束:
可以得到:
由于
由于,因此食品对消费者来说不是吉芬商品; ,因此食品对消费者来说不是低档物品。
消费者的最优消费组合为:
。 。 。由此,可以得到
:,再联立消费者预算约(2)在政府补贴前,消费者的预算约束方程为:
三、简答题
7. 企业停止营业的条件是什么? 为什么在这个条件下企业要做出停止营业的决策?
【答案】企业停止营业的条件是厂商的平均收益小于平均可变成本。分析如下:如果一家厂商生产量为零,它仍要支付固定成本F ,所以,此时的利润为-F 。产量为Q 时的利润为PQ-c v (Q )-F , 当-F>PQ-cv (Q )-F 时,厂商停止生产较为有利。也就是说,在产量为零时所获得的利润,即支付的固定成本,超过在边际成本等于价格处进行生产所获得的利润时,厂商就应该停产。重新整理不等式-F>PQ-cv (Q )-F ,可得停止营业条件为:
即如果平均可变成本大于平均收益(价格)时,厂商停止营业是比较有利的。其分析如图所示。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