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清代货币采用银钱双币制。虽然,政府国库出纳、赋税征榷、国内外贸易结算等用银两为单位,日常交易“价至一二十两以上,概不用钱”,但是生活费用低,所以“物之定值以银不以钱,而官民皆便钱不便银。”日用恒以铜铸币相授受。铜铸币系列公有制钱、大钱、铜元三种形式,制钱上承秦汉古制,终清一朝,皆有铸造;大钱、铜元分别在太平天国起义时期和义和团运动时期开始发行,共同目的是增加收入,挽救财政危机,但发行无度,对当时工商各业、人民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从货币史的角度评判,铜元的发行技巧较之大钱有所进步,但铜元大钱仍从属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混乱的货币系统和无组织的金融市场,为发展为真正的辅币。从政治角度看,近代中国面临着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腐败落后的清政府举止失措,甚或采用了饮鸩止渴的经济控制政策,在大钱、铜元的发行中体现尤甚。所以,研究大钱、铜元的发行,结合采铜、铸造中的种种弊端,就可以深刻揭示近代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淖和清政府自掘坟墓的历史进程和深刻教训。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