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927环境科学综合(需要携带计算器)之环境化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内分泌干扰物
【答案】
内分泌干扰物又称环境激素,是指环境中存在的能干扰人类或动物内分泌系统诸环节并导致异常效应的物质。它是一种外源性干扰内分泌系统的化学物质,它们通过摄入、积累等各种途径,并不直接作为有毒物质给生物体带来异常影响,而是类似雌激素对生物体起作用,即使数量极少,也能让生物体的内分泌失衡,出现种种异常现象。这类物质会导致动物体和人体生殖器障碍、行为异常、生殖能力下降、幼体死亡、甚至灭绝。
2. 生物放大
【答案】生物放大是指同一食物链上的高营养级生物,通过吞噬低营养级生物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在机体内的浓度随营养级数提高而增大的现象。生物放大的程度也用生物浓缩系数表示。生物放大的结果,可使食物链上高营养级生物体内这种元素或物质的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的浓度。
3. 土壤胶体的双电层
【答案】土壤胶体的双电层是指土壤胶体微粒内部的微粒核带负电荷,形成一个负离子层,其外部由于电性吸引,形成一个正离子层,这两层的合称。任何两个不同的物相接触都会在两相间产生电势,这是因电荷分离引起的。两相各有过剩的电荷,电量相等,正负号相反,相与吸引,形成双电层。
4. 光化学烟雾【答案】光化学烟雾是指含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的大气,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产生二次污染物,由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条件是大气中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存在,大气温度较低,而且有强的阳光照射,多发生在阳光强烈的夏秋季节。
二、简答题
5.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和性质。
【答案】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和性质如下:
(1)表面活性剂的亲水性
表面活性剂的亲油、亲水平衡比值称为亲水性
(2)表面活性剂亲水基团的相对位置对其性质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亲水基团在分子中间者比在末端的润湿性能强。
(3)表面活性剂分子大小对其性质的影响
同一品种的表面活性剂,随疏水基团中碳原子数目的增加,其溶解度有规律地减少;而降低水的表面张力的能力有明显地增长。
(4)表面活性剂疏水基团对其性质的影响
具有不同疏水性基团的表面活性剂分子其亲脂能力也有差别。可表示如下:
6. 简述多氯联苯的来源与分布。
【答案】(1
)多氯联苯的来源
可作为变压器和电容器内的绝缘流体;在热传导系统和水力系统中作介质;在配制润
滑油、切削油、农药、油漆、油墨、复写纸、胶粘剂、封闭剂等中作添加剂;在塑料中作増塑剂。
(2)多氯联苯的分布
由于多氯联苯挥发性和水中溶解度较小,
故其在大气和水中的含量较少。由于
物所吸附,故在废水流入河口附近的沉积物中
,
可从水中快速吸收
在
其富集系数为含量可高达通过食物链的传递,
鱼体中易被颗粒的含量约
水生植物通常范围内(湿重)。在某些国家的人乳中也检出一定量的
7. 三种主要温室气体是什么?【答案】三种主要温室气体分别是:
(1)水蒸气
大部分的自然温室气体是水蒸气,它导致了地球上约的温室效应(不包括云);水蒸气为最大的温室气体,其高出二氧化碳近两个数量级,但其受高度、韩度的影响较大,受水域和季风的气候影响也较大;绝对湿度大的海洋性气候受人工排放的温室气体影响不明显,海拔
三、论述题
8. 根据双电层理论,说明影响水中胶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絮凝原理;从机理上解释传统絮凝剂和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在化学特性和作用原理上的异同。【答案】胶体颗粒的聚集又称凝聚或絮凝,凝聚是指由电介质促成的聚集,絮凝是指由聚合物促成的聚集。
(1)异体凝聚理论和双电层理论
K异体凝聚理论适用于处理物质本性不同、粒径不等、电荷符号不同、电位高低不等之类的分散体系。主要论点为如果两个电荷符号相异的胶体微粒接近时, 吸引力总是占优势; 如果两颗粒电荷符号相同但电性强弱不等,则位能曲线上的能峰高度总是取决于荷电较弱而电位较低的一方。因此,在异体凝聚时,只要其中有一种胶体的稳定性甚低而电位达到临界状态,就可以发生快速凝聚,而不论另一种胶体的电位高低如何。
L压缩双电层凝聚由于水中电解质浓度増大而离子强度升高,压缩扩散层,使颗粒相互吸引结合凝聚。“边对面”絮凝黏土矿物颗粒形状呈板状,其板面荷负电而边缘荷正电,各颗粒的边与面之间可由静电引力结合。这种聚集方式的结合力较弱,且具有可逆性,因而,往往生成松散的絮凝体,再加上“边对边”、“面对面”的结合,构成水中黏土颗粒自然絮凝的主要方式。
M胶体颗粒通过扩散层压缩、表面电位降低、排斥力减小,使综合位能曲线上的能峰降低到必要的程度,或者,产生具有远距离吸引力以及存在黏结架桥物质等条件,均是发生凝聚和絮凝的前提,属于热力学因素。另一方面,要实现凝聚和絮凝,颗粒之间必须发生碰撞,同时存在动力学和动态学方面的条件。
(2)无机高分子的絮凝
无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尺度远低于有机高分子,它们除对胶体颗粒有专属吸附电中和作用外,也可结合起来在较近距离起黏结架桥作用,当然,它们要求颗粒在适当脱稳后才能黏结架桥。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