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吉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632环境化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标化分配系数【答案】
标化分配系数是指以有机碳为基础表示的分配系数,计算公式为为沉积物中有式中,为分配系数,即有机毒物在沉积物(或土壤)与水之间的分配;
机碳的质量分数。
2. K 区理论
【答案】K 区理论是指人们在研究中发现,凡是PAH 分子中具有致癌活性的,大多含有菲环结构。其显著特征是相当于菲环9, 10位的区域有明显的双键性,即具有较大的电子密度。因此,认为PAH 的致癌性与这个区域的电子密度大小有关。PAH 中相当于菲环9, 10位的区域叫做:&区》
3. 表面活性剂
【答案】表面活性剂是指分子中同时具有亲水性基团和疏水性基团的物质。它能显著改变液体的表面张力或两相间界面的张力,具有良好的乳化或破乳,润湿、渗透或反润湿,分散或凝聚,起泡、稳泡和增加溶解力等作用。
4. 共代谢
【答案】微生物的共代谢是指某些有机污染物质虽然不能作为微生物的唯一碳源与能源而被分解,但在有另外的化合物存在提供碳源或能源时,或者在先经结构相似物质对微生物诱导驯化,使其机体内产生诱导酶后,该有机物质也能被降解的现象。
二、简答题
5. 简述土壤的酸碱性。
【答案】土壤中存在着各种化学和生物化学反应,使之表现出不同的酸碱度。
(1)酸度
其酸度可分为活性酸度(来源于土壤中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的碳酸和有机酸等)和潜性酸度(来源于土壤胶体吸附的可代换性阳离子),土壤的活性酸度与潜性酸度是同一个平衡体系的两种酸度。两者可以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处于暂时平衡状态。土壤活性酸度是土壤酸度的根本起点和现实表现。土壤胶体是(2)碱度
土壤中碱度主要来源于碳酸盐碱度和重碳酸盐碱度,不同溶解度的碳酸盐和重碳酸盐对土壤碱性的贡献不同。当土壤胶体上吸附的阳离子饱和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交换性离子的水解作用,使土壤呈碱性。和的贮存库,潜性酸度是活性酸度的储备。
6. 电动力学修复的联用技术有哪些?
【答案】电动力学修复只是将土壤中的污染物从土壤迁移到电极溶液,要将污染物彻底去除,可与其他修复技术联用。如化学技术(离子交换树脂、化学沉淀等)、生物修复、植物修复等方法结合起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污染修复效率。电动力学修复可以为微生物提供营养,提高土壤微生物的降解活性;也可以将污染物质迁移至植物根部,提高植物修复效率等。
(1)电动力学一离子交换的联用技术
电动力学修复技术与离子交换技术并用,可使土壤中重金属离子彻底去除。重金属在电场的作用下,进入电极室中,然后将富含重金属电极室溶液抽提到地面进入离子交换系统,发生离子交换后的溶液可再次通入地下循环利用。该技术的不足在于需要专用的离子交换设备,成本较高。
(2)电动力学强化生物修复技术
单纯的生物修复周期可长达若干年,传统方法多用泵将营养物注入地下以提高微生物的活性和数量,但该方法成本较高,且不适用于密实性土壤。利用电修复技术可以有效地辅助微生物及营养物质在土壤中的输送和扩散,并且有高度定向性,因此可显著节约营养物质的用量以降低成本。电动力学强化生物修复技术一般有两种应用模式,一种是在土壤中设立生物降解区以去除清洗液中的污染物,另一种是利用电场向土壤中扩散营养物质和降解性微生物。
7. As 的生物化学效应有哪些?
【答案】砷的生物化学效应如下:
(1)无机砷可抑制酶的活性,三价无机砷还可与蛋白质的巯基反应。
(2)三价砷对线粒体呼吸作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亚砷酸盐可减弱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反应,或使之不能偶联。
(3)长期接触无机砷会对人和动物体内的许多器官产生影响,如造成肝功能异常等。
(4)无机砷影响人的染色体。在服药接触砷(主要是三价砷)的人群中发现染色体畸变率增加。
(5)在含砷杀虫剂的生产工业中,呼吸系统的癌症主要与接触无机砷有关。
(6)无机砷影响DNA 的修复机制。
三、论述题
8. 试论述环境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答案】(1)环境效应的定义
环境效应是指自然过程或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从而导致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可分为自然环境效应和人为环境效应。
(2)环境效应的影响因素
环境物理效应
环境物理效应是由物理作用引起的,比如噪声、光污染、电磁辐射污染、地面沉降、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热岛效应是指因燃料的燃烧而放出大量热量,再加街道和建筑群辐射的热量,使城市气温高于周围地带的现象,大气中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不断增加,产生温室效应。工业烟尘和风沙会使大气能见度下降。大气中颗粒物的大量存在增加了云雾的凝结核,增加了城市降水的机会。在冲积平原上建设的城市如过量开采地下水,将会引起地面沉降。
环境化学效应
环境化学效应是指在各种环境因素影响下,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环境效应。引起环境化学效应的污染物有化学污染物、化学元素、无机物、有机化合物和烃类、金属有机和准金属有机化合物、含氧有机化合物、有机氮化合物、有机齒化物、有机硫化合物、有机磷化合物。
环境生物效应
环境因素变化导致生态系统变异而产生的后果即为环境生物效应。环境生物效应种类繁多、数量巨大,成因多样。大型水利工程可能破坏水生生物的回游途径,从而影响它们的繁殖。大量工业废水排入江、河、湖、海,对水生生态系统产生毒性效应,使鱼类受害而减少甚至灭绝。任意砍伐森林,会造成水土流失,产生干旱、风沙灾害,同时使鸟类减少,害虫增多。而致畸、致癌、致突变物质的污染则可引起染色体突变,机体畸变和癌症发病率上升。
9. 从环境化学角度综合分析我国酸雨的地域分布和形成过程。
【答案】(1)影响酸雨地域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