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西南政法大学全球新闻与传播学院81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之理论新闻传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3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著作权

【答案】著作权,又称版权,是指作者对自己的作品所享有的防止被他人随便利用的权利。多数国家的著作权法都确认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精神权利包括:公开发表作品的权利(发表权); 在自己的作品上署名或不署名的权利(署名权); 要求被承认是作品的作者的权利(身份权); 保护作品完整性的权利(作品完整权); 修改作品的权利(修改权); 收回已经公开发表的作品的权利(收回权)。经济权利主要指:作者本人或授权他人采取各种方式利用作品获得经济利益的权利。上述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未经作者许可或转让,别人不得占有和使用,否则就是侵犯著作权。但是,为了社会的利益,法律也规定对著作权进行限制的特殊情况。对于新闻传播者的作品,多数国家的法律认为,除了简明的时事性消息之外,大部分作品及其媒介应列入著作权保护的范围。

2. 新闻传播调控

【答案】从控制论看,新闻传播的调控,是施控方一一新闻媒介机构及其新闻传播者一一通过新闻传播通道,对受控力-一一新闻受传者一一发送新闻信息的流向及流量所进行的调节与控制。从新闻传播学看,新闻传播调控,主要指国家和政党利用法律、行政、物资以及新闻宣传纪律等手段,对新闻信息传播的流向与流量进行强制性的管理与约束。实施新闻传播调控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传播事业的走向适合社会发展的总方向、总目标,使它们尽到应尽的社会责任,并且国家为了监管媒介机构履行其编辑方针实施新闻传播调控。

3. 新闻敏感

【答案】所谓新闻敏感,是指新闻传播者在现实生活中能够迅速而敏捷地判别和捕捉生活变动的信息并衡量信息含有新闻价值大小的能力。新闻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新闻传播者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的集中、综合表现。

4. 现实受众

【答案】现实受众是指坚持接触和利用新闻传播媒介的人。现实受众使新闻传播有现实的作用对象,生存和发展的动力保证。现实受众很少直接介入信息作品的预构、即构和初期编码,但在新闻作品问世后,他参与对作品的传播与扩散,同传播者的后续对话和沟通,对符号意义的挖掘和创造。从总体上看,一个国家或地区现实受众与潜在受众的多寡,取决于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政治、科学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以及新闻传播媒介的普及程度。

二、简答题

第 1 页,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