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南工业大学细胞生物学或微生物学(同等学力加试)细胞生物学之细胞生物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早熟染色体凝集
【答案】早熟染色体凝集(PCC )是指M 期细胞与其他间期细胞在一定介质(如仙台病毒)介导下发生融合,继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M 期细胞融合的间期细胞发生了形态各异的染色体凝集现象期PCC 为细单线状,S 期PCC 为粉末状
2. 细胞松弛素 期PCC 为双线染色体状。
【答案】细胞松弛素是真菌的一类代谢产物,与微丝结合后可以将微丝切断,并结合在微丝末端阻抑肌动蛋白在该部位的聚合,是微丝聚合的特异性抑制剂,常用的有细胞松弛素B 和细胞松弛素D 。
3. 巴氏小体
1949年
【答案】巴氏小体:巴氏小体是雌性哺乳动物体细胞在有丝分裂期间的细胞核中染色很深、由一条失活的X 染色体凝缩而成的染色质小体,又称性染色质小体
为所发现。
4. 翻译
【答案】是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合成过程,
即由
基酸顺序的过程。
5. 转运蛋白分子中的核苷酸顺序转变为多肽链中氨
【答案】在叶绿体内膜上有很多运输蛋白,称为转运蛋白。它们的功能是选择性转运出入叶绿体的分子。叶绿体内膜上所有转运蛋白的运输作用都是靠浓度梯度驱动的,而不是主动运输。这与线粒体内膜的运输系统不同,在线粒体内膜中有主动运输的转运蛋白。
6. 分辨率(resolution )。
【答案】分辨率是指区分开两个质点间的最小距离。两个质点间的距离取决于光源波长、物镜镜口角《和介质折射率。分辨率是衡量显微镜性能的重要参数。
7. ATP synthetase(ATPase )。
【答案】ATP synthetase又称F 1-F 0-ATP 酶,广泛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异养菌和光合细菌中,是生物体能量转换的核心酶。该酶分别位于线粒体内膜、类囊体膜或质膜上,是跨膜的通道蛋白,参与氧化磷酸化和光合磷酸化,在跨膜质子动力势的推动下,或者说在它的引导下,质子
通过膜来驱动从
8.
【答案】和无机磷酸合成 的中文名称是Hayflick 界限。Hayflick 界限是指正常细胞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具有有限分裂次数的现象。动物体细胞在体外可传代的次数与物种的寿命有关,细胞的分裂能力与个体的年龄有关。正常人的成纤维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即使条件适宜,细胞也不能无限制地进行分裂;即使是机体中可以终生分裂的细胞,在体外培养时也有分裂次数的极限;即使给予丰富的营养、生长因子和足够的生长空间也是如此。
二、简答题
9. 简要说明进行细胞拆合所使用的方法。
【答案】细胞拆合技术是把细胞核与细胞质分离开来,然后把不同来源的细胞核与细胞质相互配合,形成核质杂交细胞。又可分为细胞核质分离技术和细胞核质重组技术。
方法包括:(1)物理法,采用机械法或UV 法。机械法指用显微操作仪吸出细胞核,移入到新的去核细胞中的方法;UV 法指紫外线照射去除细胞核的活性,再移入新的细胞核。(2)化学法。细胞松弛素B 处理诱发细胞向外排核,形成胞质体及微核体,将不同的胞质体和核体重新融合形成新的杂交细胞。
10.简述过氧化物酶体的功能(动物和植物中)。
【答案】过氧化物酶体是一种异质性的细胞器。
(1)在动物细胞中,过氧化物酶体中的酶类可以氧化分解血液中的有毒成分,或者将生物大
分子分解最终生成
起到解毒得作用;
(2)在植物细胞中过氧化物酶体起着重要的作用,①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它催化
固定反应副产物的氧化即光呼吸反应。②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过氧化物酶体降解储存在种子种的脂肪酸产生乙酰辅酶A , 并进一步形成琥珀酸,后者离开过氧化物酶体进一步转变为葡萄糖。
11.何谓呼吸链?呼吸链的组成顺序如何?呼吸链又有何功能?
【答案】呼吸链是线粒体内膜上多个酶复合体组成的电子传递链,它是从
电子传递给铁硫蛋白复合体、细胞色素
可逆地接受和释放电子和质子,电子在逐级传递过程中释放出能量,最终使开始的,将
磷酸化为因最后将电子传送给氧。呼吸链最终在依赖于黄素的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耦联作用下分解。从而此,呼吸链的功能在于对氧化磷酸化产生能量起重要作用。
12.真核细胞为何要进行蛋白质的分选与转运?目前已知在细胞中有哪几种类型的膜泡分选运输方式?说明它们的作用及其机制。
【答案】(1)真核细胞进行蛋白分选与转运的原因
真核细胞内含有大量蛋白质,除了线粒体和叶绿体能合成少量蛋白质外,绝大多数的蛋白质
均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上开始合成,然后转运至细胞的特定部位,也只有转运至正确的部位并装配成结构与功能的复合物,才能参与细胞的生命活动。
(2)膜泡运输方式
①网格蛋白包被膜泡
a. 作用
负责蛋白质从高尔基体TGN 向质膜、胞内体或溶酶体和植物液泡运输。在受体介导的细胞内吞途径中也负责将物质从质膜运往胞内体,以及从胞内体到溶酶体的运输。
b. 作用机制
TGN 腔内的特异性分子被浓缩进网格蛋白包被膜泡,一旦从TGN 区出芽形成转运泡,则网格蛋白包被脱落,然后膜泡转运至相应的靶膜,或溶酶体、植物细胞的液泡,或细胞膜。
②COPII 包被膜泡
a. 作用
负责从内质网到高尔基体的物质运输。
b. 作用机制
COPII 包被膜泡对转运的物质具有选择性并使之浓缩。Sar 蛋白是一种在COPII 包被蛋白中,
小的GTP 结合蛋白,和其他GTP 结合蛋白一样,作为开关分子起调节作用,主要调节膜泡包被的装配与去装配。当Sar 蛋白与GDP 结合时,处于非活化状态,当GDP 被GTP 取代,则激活Sar 蛋白并导致它与内质网膜的结合,同时引发其他包被蛋白组分在ER 膜上装配、出芽,随即形成COPII 包被膜泡。
③COPI 包被膜泡
a. 作用
负责回收、转运内质网逃逸蛋白返回内质网。
b. 作用机制
COPI 包被膜泡在非选择性的批量运输中行使功能。在defaultpathway 这种组成型分泌过程中,
研究表明,膜泡转移不仅沿内质网—高尔基体方向进行顺行转运,也可沿相反方向进行逆行转运。COPI 包被膜泡首先是将物质从内质网转运到ER-Golgi 中介组分(1C ),然后COPI 包被膜泡再将物质从1C 转运到高尔基体。
13.动物细胞、植物细胞以及原生动物分别采用哪些机制避免渗透膨胀?
【答案】细胞避免渗透膨胀的机制:
(1)动物细胞通过栗出离子维持细胞内低浓度溶质,如钠钾泵、钙栗等。
(2)植物细胞依靠细胞壁避免膨胀和破裂,从而耐受较大的跨膜渗差异。
(3
)原生动物通过收缩胞定时派出进入细胞过量的水而避免膨胀。对大多数细胞而言
泵对维持渗透平衡起着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