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发热时的热型表现,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弛张热多见于脓毒型、感染性疾病、肺炎双球菌肺炎。 体温呈中等热或高热、数天后逐渐下降至正常,持续数天后又继续上升,周而复始,形成波浪状,称为波状热。 高热曲线在24小时内可表现为两次小波动,形成双峰,称为双峰热。 不规则热多见于流行性感冒、肿瘤发热、感染性心内膜炎。 间歇热多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男性,67岁,慢性咳嗽、咳痰20余年,进行性气急加重5年。1周前因感冒后病情恶化入院。血气分析(呼吸空气)示:pH7.30,PaCO228.6kPa(65mmHg),PaO26.4kPa(48mHg)。当即给予低流量(浓度)持续氧疗低流量(浓度)氧疗的机制在于() A.氧离曲线右移、P50增加。 缺氧时组织氧提取增加。 利用氧离曲线特点在陡直部分增加少许氧分压即可使氧饱和度有较大幅度提高。 缺氧时血红蛋白代偿性增加。 缺氧时心输出量增加,氧输送量提高。
压缩机冷却系统冷却效果不好的可能原因是() 冷却换热面积不够。 被冷却介质流速太快。 被冷却介质流量太大。 冷却管堵。
压缩机油压低,对压缩机的影响是() 振值太低。 振值增加。 排气量减小。 位移增加。
患者女性,68岁。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中输同种异体全血约5分钟即出现寒战高热、头痛、心前区压迫感,全身可见散在性荨麻疹,血压75/50mmHg,手术创伤面严重渗血。为确定诊断,下列措施中哪项不包括在内()。 A.立即停止输血并核对标本。 对标本再次进行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 对标本作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AT)。 检查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 检查血液中游离血红蛋白含量。
患者女性,68岁。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中输同种异体全血约5分钟即出现寒战高热、头痛、心前区压迫感,全身可见散在性荨麻疹,血压75/50mmHg,手术创伤面严重渗血。其治疗措施哪项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