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吉林大学会计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直接冲销法和备抵法
【答案】直接冲销法和备抵法是处理坏账的两种方法。直接冲消法是指坏账损失只在坏账损失实际发生时予以确认的方法。备抵法是指在确认销售收入时,就应估计确认其坏账损失的方法。直接冲销法和备抵法所体现的会计核算原则和会计处理方式不同。直接冲销法在坏账损失发生的时候予以确认,体现了历史成本的原则,会计处理上采取将坏账直接冲销应收账款的方法。而各抵法认为坏账是由于赊销而引起的,因此在销售时就应该确认坏账损失,符合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相配比的原则。“坏账准备”是应收账款坏账备抵法下特有的账户,核算按规定从成本中提取的坏账准备。该账户的借方登记已发生的坏账损失; 贷方登记提取的坏账准备、收同以前己确认并转销的坏账损失; 期末结账前余额若在借方,反映己确认坏账损失超出坏账准备的数额; 期末结账前余额若在贷方,反映己提取尚未动用的坏账准备; 结账后的余额在贷方,反映期末应收账款按规定己提取的坏账准各。
直接冲销法和备抵法对企业损益的最终影响是相同的。直接冲销法和备抵法反映的都是企业的坏账损失,企业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最终决定进入企业损益的数额,无论采取哪种方法,改变的仅仅短期的数额,长期来看,两者是—致的。永久性差异的产生是因为税法与会计制度的规定不—致,而使收入、费用的确认标准不同。但由于直接冲销法只在坏账实际发生时予以确认,不符合谨慎原则,因此我国会计制度规定企业不得使用直接冲销法,而应使用各抵法。
2. 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
【答案】(1)会计科目是对于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标志或项目,是对会计要素进—步分类的项目,是设置账户、处理账务的依据。会计科目作为—个体系包括科目内容和科目级次。科目内容反映各科目之间的横向联系; 科目级次反映科目内部的纵向联系。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有以下四个:①必须结合会计对象的特点; ②必须符合经济管理的要求; ③要将统—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 ④会计科目的名称要简单明确,字义相符,通俗易懂,会计科目要保持相对稳定性。会计账户是按照规定的会计科目在账簿中对各项经济业务进行的分类、连续、系统记录的形式(或工具)。
(2)会计账户是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核算的工具。设置会计账户的作用在于,它能够经常提供有关会计要素变动情况和结果的数据。账户的基本结构是由会计要素的数量变化情况决定的。账户通常划分为左右两方,分别反映有关会计要素的增加额和减少额。
(3)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是两个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不同概念。它们都被用来分门别类地反映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会计科目只是账户的名称,它只能表明某项经济内容,本身没有结构; 而账户除了名称之外,还具有—定的格式,可以对会计对象进行连续、系统的记录,以反映某
项经济内容的增减变动及其结果。并且账户是单位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根据需要在账簿中开设的,具有相对的灵活性,会计科目是进行分类核算的依据,而账户则是记录经济业务的载体。
3. 账簿
【答案】账簿是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对企业的全部经济业务进行序时分类、系统地登记和反映的簿籍,是由—定格式并相互联系的账页所组成的。通过登记账簿,对会计凭证所提供的大量、分散的核算资料加以归类、整理,以全面、系统地提供反映经济活动情况的信息,从而为定期编制财务报告、检查经济活动的质量和效益提供了可靠依据。账簿所提供的既总括又明细的核算资料,对沟通联结会计凭证与会计报表起着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中介作用。账簿按用途分类,—般可分为序时账簿(或日记账)、分类账簿和各查账簿三种。
二、简答题
4. 简述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告分析与财务分析的区别。
【答案】(1)财务报表分析是指以财务报表为主要依据和起点,采用专门方法(如比率分析,系统分析和评价企业的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变动,将财务报表信息转换成等)
对决策有用的信息。
(2)财务报告分析比财务报表分析范围更广。它不仅分析财务报表,也分析其他相关财务报告的信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3)财务分析的范围最广。财务分析以会计核算和报表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
,对企业等经济组织过去和现在有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包括比率分析、净现值法等方法)
关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状况等进行分析与评价,为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及其他关心企业的组织和个人了解企业过去、评价企业现状、预测企业未来,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或依据。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告分析与财务分析在分析起点、分析对象、分析方法以及分析目的上都有所区别。
5. 哪些人要使用会计信息,对他们有何用途?
【答案】会计信息需求来自企业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它们分别是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和内部使用者。
(1)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
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是与企业具有利益关系的个人和其他企业,但他们不参与该企业的日常管理。其具体包括:
①股东
公司的股东最关心公司的经营,他们需要评价过去和预测未来。有关年度财务报告是满足这些需要的最重要的手段,季度财务报告、半年度财务报告也是管理部门向股东报告的重要形式。向股东提供这些报告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传统职责,股东借助于财务报告反映的常规信息,获得有
关股票交易和股利支付的情况,从而作出决策。
②债权人
公司债权人对公司的信誉、偿债能力及企业的未来展望是非常关心的。公司的财务报告是这些信息的—个重要来源。债权人需要的有关借贷业务的常规信息,是通过与借款单位的会计信息交换得来的。
③政府机关
政府的许多不同部门需要有关企业的信息。税务机关需要有关公司利润和向国家缴纳税额的信息; 社会保障机关需要有关企业缴纳各项社会保障基金的信息; 国有企业还必须向国资委、国家财政、审计机关等部门提供财务报告,以便接受经济监督; 很多外国政府需要经营国际业务的公司报告在它们国家内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的信息。
④职工
作为—个利益集团,职工个人期望定期收到工资和薪金,并同时得到有关企业为个人提供社会保障的各类基金方面的信息和企业的某些综合性的信息,诸如工资平均水平、福利金和利润等。职工代表大会、工会也会代表职工要求得到这些信息,这些信息的大部分是由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
⑤供应商
企业往往有很多的原材料、产成品或可供销售的商品。采取赊销方式的供应商需要了解客户的有关经营稳定性、信用状况以及支付能力等方面的信息。
⑥顾客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顾客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外部利益集团。顾客对于信息的需要,包括有关企业及其产品的信息,如价格、性能、企业信誉、企业商业信用方面的政策、可得到的折扣额、支付的到期日以及所欠金额等。这些常规的信息—般也是由会计提供的。
以上列举了企业外部需要会计信息的主要利益集团,除这些集团以外尚有许多其他集团需要这种信息。它们包括:①信用代理人,这种机构专门公布有关公司信用的信息; ②工商业协会,这种机构公布某—种行业的有关信息,需要利用会计信息进行行业管理; ③竞争者,它们对于公司的价格政策和获利能力感兴趣; ④企业组织所在的社区; ⑤财务分析家,他们向委托人提出投资建议; ⑥关心公司某个方面经济活动的公民等。
(2)会计信息内部使用者
会计信息内部使用者包括董事会、首席执行官(CEO )、首席财务官(CFO )、副董事长(主管信息系统、人力资源、财务等)、经营部门经理、分厂经理、分部经理、生产线主管等。管理部门收到并利用这些信息作出有关决策,管理部门的决策又反过来影响企业组织内部的经营管理,包括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企业组织与其外部环境的关系。企业内部各部门使用会计信息的具体目标不同,但这些目标的宗旨是—样的,都是旨在帮助企业实现其总体的战略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