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广东省培养单位南海海洋研究所836经济地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地域根植性

【答案】地域根植性是指生产网络中的每个元素都深深地根植于一定的地理区位。这个区位具有与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制度相适应的沉没成本。虽然地理距离的阻力变小,但地理的作用并未变小。

2. 根植性

【答案】根植性是指经济活动和结果受到行为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这种关系网络结构的影响,经济行为深深嵌入于社会关系之中。根植性可分为认知根植性、组织根植性、社会根植性、制度根植性和地理根植性

3. 金融地理

【答案】金融地理学是一门边缘学科,金融地理学研究金融机构区位、金融空间系统、金融管制的空间影响、政府财政支出的区域影响等。

4. 经济活动区位

【答案】经济活动区位作为人类活动区位一个主要方面,在地理空间之中存在,同时地理空间也通过经济活动区位而发生作用。经济活动区位研究在于解释经济现象的空间现象,把握经济活动的地域结构,从而形成其作为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地理空间是有限的,尽管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扩大了经济活动的空间,但空间的有限性并没有改变。同时,“一个场所一个区位”的空间特征,产生了围绕经济活动的区位竞争。

5. 主导产业

【答案】主导产业就是在区域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产业,它是指那些产值占有一定比重,采用了先进技术,增长率高,产业关联度强,对其它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主导产业从量的方面看,应是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占有较大比重或者将来有可能占有较大比重的产业部门; 从质的方面看,应是在整个国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能够对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产生决定性影响。

6. 区位条件

【答案】区位条件是指场所所具有的条件和资质。现实中,某种类型人类活动常常在局部地点(场所)上进行而并非均匀地分布在地球表面。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场所具有不同的属性或资

质,即区位条件不同,因而其能够满足的人类活动也会不同。

7. 基础性产业

【答案】基础性产业是指为区域经济增长、一步分成生产性基础产业、生活性基础产业、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产业。按其作用性质可进社会性基础产业。

8. 组织链

【答案】组织链是组织关系系统。跨国投资建立的机构,是跨国公司组织的一部分。在管理上,它与公司内其他机构有着一定联系,尤其是与公司总部、研究与开发机构以及相关的生产机构的联系更为密切。这种联系,决定其在跨国公司网络中的地位。

9. 新经济地理学

【答案】新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相对于传统的经济地理研究,它侧重用经济模型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经济地理现象,并试图将其纳入到长期忽视空间维度的主流经济学中。

10.区际经济联系

【答案】区际经济联系是指相关区域之间在商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方面的交流,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关联性和参与性经济行为。由于区域经济是开放的,所以,任何一个区域都会与其他区域发生经济联系。区际经济联系是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对各区域的经济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11.中心—外围理论

【答案】中心—外围理论是上世纪发展经济学研究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等经济关系时所形成的相关理论观点的总称。该理论认为若个别区域率先发展起来,则成为“中心”,其它区域因发展缓慢而成为“外围”,中心和外围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发展关系,总体上,中心居于统治地位,而外围则在发展上依赖于中心。

12.涓滴效应

【答案】涓滴效应是指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的经济增长对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产生有利的作用。

二、简答题

13.试分析区域空间结构形成、发展的集聚与扩散机制。

【答案】(1)集聚机制

①集聚机制的形成源于三个方面

a. 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区位指向相同的经济活动往往都趋向于集中在同类区位,这就带来经济活动在少数地方的集聚。

b. 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出于加强相互联系的需要,一些内在联系紧密、相互依赖性大的经济活动往往趋向于集中在某一适宜地区。

c. 经济活动对集聚经济的追求。各种经济活动为追求集聚经济也需要在空间上趋于集中。 ②在集聚引力的作用下,区域经济的在空间上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a. 集聚将导致区域的极化现象。并随着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等将不断地向优势区位移动,而加剧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与不平衡。

b. 集聚是促进发达地区、城市、城市密集区、专业化地区、产业密集带等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力量。

c. 集聚还能够引发和加剧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城市与农村、专业化地区与一般地区等之间形成发展关系上的“马态效应”,即强者恒强,弱者恒弱。

(2)扩散机制

①扩散机制的形成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a. 避免集聚不经济。

b. 寻求新的发展机会。

c. 政府的政策作用。

②扩散机制的作用

扩散机制将促进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在空间上趋于相对均衡,有利于逐步缩小区域内部的经济水平差异,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3)集聚与扩散的关系

集聚与扩散是相互对立和并存的,是制约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机制。它们之间的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在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不同阶段,集聚与扩散机制发生作用的强度不一样

在区域空间结构形成初期,集聚机制起着主导作用,引发区域内部发生空间分异。在区域空间结构发展时期,集聚机制的作用将逐步减缓,扩散机制逐渐发挥作用。当区域空间结构进入成熟期,集聚机制与扩散机制同时作用,其表现形式和程度较为复杂。一般情况是扩散机制的作用强于集聚机制。

②集聚机制与扩散机制的作用都存在一定的惯性

集聚(或扩散)一旦发生,就将沿着其固有的方向持续下去。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只有等到出现集聚不经济(或扩散不经济)时,集聚(或扩散)才会受到遏制,并有可能由集聚为主转化为扩散为主(或由扩散为主而转为集聚为主)。

14.试述全球纺织服装业全球化生产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答案】(1)全球纺织服装业全球化生产的特点:

①服装业的出口地区集聚程度远比纺织工业低;

②我国在服装生产方面的出口优势更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