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南京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707心理学基础综合之心理与教育测量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关于项目反应理论的陈述不正确的是( )。

A. 项目反应理论又称潜在特质理论,它与心理学中关于潜在特质的一般理论有关

B. 大多数项目反应模型都假设完全潜在空间是单维的

C. 项目反应理论还假设同一特质水平的被试对不同测验的反应在统计上是相关的

D. 项目反应理论认为,被试对于测验项目的反应除了受到某种特定“特质”支配外,还受到许多随机因素的影响

【答案】C

【解析】项目反应理论的局部独立性假设指出:同一特质水平的被试对不同测验的反应在统计上是独立的,即被试对一个测验项目的反应不受他们对其他测验项目反应情况的影响。

2. 效度系数的实际意义常常以决定系数来表示,如测验的效度是0.80, 则测验可以正确预测或解释的效标的方差可占效标总方差的( )。

A.36%

B.46%

C.56%

D.64%

【答案】D

【解析】效度系数的实际意义常常以决定性系数来表示,意旨相关系数的平方,它表示测验正确预测或解释的效标的方差占总方差的比例。例如测验的效度是0.80, 则测验的总方差中有64%的方差是测验分数的方差,即测验分数正确预测的比例是64%,其余36%无法做出正确的预测。

3. 解释心理测验分数的比较基础是( )。

A. 常模分数

B. 常模

C. 导出分数

D. 分数

【答案】B

【解析】常模分数就是施测常模样本被试后,将被试的原始分数按一定的规则转换出来的导出分数。即常模分数是导出分数的一种。而常模分数构成的分布就构成常模,常模是解释心理测验分数的比较基础。

4. 在项目反应理论三参数logistic 模型数学表达式

数的符号是( )。

A.a

B.b

C.c D.

【答案】A 中,表示项目区分度参

【解析】在项目反应理论三参数模型中,参数a 被称为题目的区分度;参数b 被称为题目难度;参数c 称为伪机遇水半参数,相当于经典理论中的猜测参数;参数是个体潜在特质的表征值。

5. 同质性信度主要反映测验内部( )间的一致性。

A. 两半测验

B. 题目与分测验

C. 所有题目

D. 分测验与测验

【答案】C

【解析】同质性信度主要反映的是所有题目间的一致性。当各个测题的的得分有较高的正相关时,不论题目的内容和形式如何,则测验为同质的。相反,表面看起来题目都是测的是同一特质,但各个题目间相关很低或负相关时,则测验为异质的。分半信度测的是两半测验的一致性。

6. 项目分析人数较多时,常常选取( )总分最高和总分最低的被试作为高分组和低分组。

A.50%

B.40%

C.100%

D.21%

【答案】D

【解析】项目分析人数较多时,一般情况下,是根据效标成绩或测验总分将被试排队,取27%的高分端被试组成高分组,另外27%的低分端被试组成低分组,其余46%的被试可以不作分析。

7. 标准参照测验中,检验题目内容与测验内容范围要求的一致性,一般采用( )的方法。

A. 专家评定

B. 回归法

C. 计算鉴别指数

D. 相关法

【答案】A

【解析】标准化测验中,首先要对构成测验的每一个题目是否合适以及有效进行分析,即检验题目与测验内容范围所要求的内容与目标的一致性。这一过程由于一般缺乏客观的统计分析手

段,通常采用专家评定法。

8. 以学习成绩为效标,得到某一智力测验的效标关联效度为0.80。将此测验用于预测时,其测验结果可解释学习成绩变异的( )。

A.16%

B.20%

C.64%

D.80%

【答案】C

【解析】效标关联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对处于特定情景中的个体的行为进行预测时的有效性。效度系数的实际意义常常以决定系数来表示,表示共变异中由变量X 引起的变异的比例,

在本题中,

9. 对于不同平均能力水平的团体,题目的( )会影响信度系数。

A. 难度

B. 表达方式

C. 代表性

D. 效度

【答案】A

【解析】测验的信度不仅受取样团体中个别差异程度的影响,也会由于不同团体间平均能力水平的不同而不同。这是因为,对于不同水平的团体,题目具有不同的难度,每个题目在难度上的微小差异累计起来便会影响信度。

10.在评价中心技术中,无领导小组、文件框等测验属于( )。

A. 情境测验

B. 评定量表

C. 投射测验

D. 自陈测验

【答案】A

【解析】评价中心技术是现代人事测评的一种主要形式,被认为是一种针对高级管理人员的最有效的测评方法。一次完整的评价中心通常需要两三天的时间,对个人的评价是在团体中进行的。无领导小组、文件框等测验属于情境测验。

11.心理测验实质上是对( )进行客观和标准化测量的系统程序( )。

A. 特质

B. 心理疾病

C. 行为样本

D. 生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