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613造园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单选题
1. 在一望无际的远景当中增添中景与近景,使园林具备景深的层次感染力的构景方法叫做( )。
A. 抑景
B. 添景
C. 夹景
D. 对景
【答案】B
【解析】添景是指远景之间增加过渡景观,达到增加景深效果的构景方法。在一望无际的远景当中增添中景与近景,使园林具备景深的层次感染力,正是添景的手法。添景可以借助小品、树木绿化等来形成。
2. 在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中,最早确立自然山水园林形态的时期是( )。
A. 魏晋南北朝
B. 南宋
C. 清初
D. 中唐
【答案】A
【解析】魏晋南北朝,寄情山水、雅好自然成为社会的风尚,那些身居庙堂的官僚士大夫们“不专流荡,又不偏华上; 上居动静之间,不以山水为忘”,为满足避免跋涉之苦、保证物质生活享受而又能长期占有大自然山水风景的愿望,除了在城市近郊开辟可当日往返的风景游览地之外,最理想的办法莫如营造“第二自然”—园林。于是,官僚士大夫纷纷造园,门阀世族的名流、文人也非常重视园居生活,有权势的庄园主亦竞相效尤,私家园林便应运而兴盛起来。经营园林成了社会上的一项时髦活动,出现民间造园成风、名士爱园成癖的情况。
3. 中国皇家建筑中体现礼制观念的是( )。
A. 围绕的城桓
B. 中轴线的设计
C. 中庭的配置
D. 华表装饰
【答案】B
【解析】中国皇家宫殿建筑采取严格的中轴对称的布局方式,以表现君权受命于天和以皇权
为核心的等级观念。高大华丽的建筑修建在中轴线上,轴线两侧的建筑则低小简单。
4. ( )意谓“渔父钓变之园”,园内的山水布置和景点题名蕴涵着浓郁的隐逸气息。
A. 个园
B. 寄畅园
C. 留园
D. 网师园
【答案】D
【解析】网师园原名“鱼隐”。清乾隆年间,光禄寺少卿宋宗元重建“鱼隐”,定园名为“网师园”。网师乃渔夫、渔翁之意,又与“渔隐”同意,含有隐居江湖的意思,网师园便意谓“渔父钓雯之园”。
5. 以下哪个古典园林不属于岭南四大园林( )。
A. 余荫山房
B. 可园
C. 个园
D. 清晖园
【答案】C
【解析】清朝时期,合称“粤中四大名园”的岭南园林分别是佛山清晖园、佛山梁园,番禺余荫山房、东莞可园。
6. 下面苏州园林中,不以集中式水面居中布局的是。( )
A. 留园
B. 狮子林
C. 网师园
D. 沧浪亭
【答案】D
【解析】沧浪亭主要景区以山林为核心,四周环列建筑,亭及依山起伏的长廊又利用园外的水画,通过复廊上的漏窗渗透作用,沟通园内、外的山、水,使水面、池岸、假山、亭榭融成一体。园中山上石径盘旋,古树葱笼,磐竹被覆,藤萝蔓挂,野卉丛生,朴素自然,景色苍润如真山野林。
7. 早在( )时期中国的建筑已大量使用斗拱,木构楼阁逐步增多。因此中国古代建筑作为一个独特的体系,此时已基本形成。
A. 东汉
B. 东周
C. 南北朝
D. 唐代
【答案】A
【解析】东汉是中国古代建筑作为一个独特体系基本形成的重要时期,高台建筑依然盛行,并开始大量使用成组的斗拱; 木构楼阁逐步增多; 后世常用的叠梁式、穿斗式两种主要的木结构已经形成。
8. 以下哪个园林不在今浙江省? ( )
A. 西冷印社
B. 绮园
C. 郭庄
D. 退思园
【答案】D
【解析】退思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同里镇,始建于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
9. 历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巧、以石为主的假山是( )。
A. 岳
B. 上林苑
C. 甘泉苑
D. 兔园
【答案】A
【解析】宋徽宗所筑的艮岳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巧、以石为主的假山。灵岳于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兴工,宣和四年(1122)竣工,初名万岁山,后改名灵岳、寿岳,或连称寿山艮岳,亦号华阳宫。
10.留园中的“冠云峰”是采用了下列石材中的( )。
A. 英石
B. 太湖石
C. 灵璧石
D. 宣石
【答案】B
【解析】冠云峰位于留园东部,林泉者硕之馆以北,因其形又名观音峰,是苏州园林中著名的庭院置石之一,充分体现了太湖石“冠云峰瘦、漏、透、皱”的特点。冠云峰相传为宋代花石纲遗物。
11.以下选项中与陆游、唐碗的爱情故事有关的园林景观是( )。
A. 避暑山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