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沈阳理工大学会计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概念题
1. 相关性与可靠性
【答案】(1)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会计信息应该与使用者的决策相关。会计信息是相关的,必须满足具有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三个基本质量特征。预测价值是指因为投资者的决策是面向未来的,所以会计信息能够帮助投资者预测以后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 反馈价值是指投资者在获得会计信息以后,能够据以修正某些以前的认识; 会计信息的及时性要求及时收集会计信息、及时对会计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以及及时传递会计信息。
(2)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小受错误或偏向的影响,能够真实反映公司经营的情况。可靠性包括公允披露、中立性、无重大误述、完整性和谨慎性。所谓公允披露,即客观性,是指会计信息应该以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为依据,能够客观地表达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 所谓中立性是要求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信息时,应该保持—种不偏不倚的中立态度; 所谓无重大误述是指会计信息应该反映企业财务的内容; 所谓完整性,要求反映在企业财务报表上的会计信息能够全面反映企业在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特定期问的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情况; 所谓谨慎性或稳健性,是指当存在若干种备选方案时,企业在处理会计信息时应该从中选择—种不高估企业收入和资产、不低估企业负债和费用的方法,最终确保不高估企业的净资产,也不导致利润虚增。
(3)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两个最重要的质量特征,但相关性和可靠性是很难同时兼顾的,如果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往往就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反之,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往往会影响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关于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关系问题,目前存在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以美国SFAC 为代表,将相关性和可靠性并提,但究其背后,还是比较赞成相关性的优先性; 以英国ASB 为代表,认为可靠性优先于相关性,会计信息披露应该从可靠性的信息集合中选择最相关的信息。
2. 会计主体
【答案】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它规范了会计工作特定的空间范围,它为特定企业所掌握的经济资源和进行的经济业务提供了基础,从而也为规定有关记录和报表所涉及的范围提供了基础。在会计主体假设下,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反映企业本身所从事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明确界定会计主体是开展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工作的重要前提。(1)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范围。在会计工作中,只有那些影响企业本身经济利益的各项交易或事项才能加以确认、计量和报告,那些不影响企业自身经济利益的各项交易或事项则不能加以确认、计量和报告。(2)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将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交易或者事项以及其他会计主体的交易和事项区分开来。例如,企业所有者的经济交易或者事项是属于企业所有者主体所发生
的,不应纳入企业会计核算的范围,但是企业所有者投入到企业的资本或者企业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则属于企业主体所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纳入企业会计核算的范围。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个会计主体。但是,会计主体不—定是法律主体。
3. 账簿
【答案】账簿是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对企业的全部经济业务进行序时分类、系统地登记和反映的簿籍,是由—定格式并相互联系的账页所组成的。通过登记账簿,对会计凭证所提供的大量、分散的核算资料加以归类、整理,以全面、系统地提供反映经济活动情况的信息,从而为定期编制财务报告、检查经济活动的质量和效益提供了可靠依据。账簿所提供的既总括又明细的核算资料,对沟通联结会计凭证与会计报表起着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中介作用。账簿按用途分类,—般可分为序时账簿(或日记账)、分类账簿和各查账簿三种。
二、简答题
4. 若企业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取得时的投资成本中,包含的己宣告尚未发放现金股利,对此,企业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处置该长期股权投资时,应作何会计处理? 试结合举例说明。
【答案】(1)企业无论是以何种方式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投资时,对于投资成本中包含的应享有被授资单位已经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作为应收项目单独核算,不构成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即企业在支付对价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对于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对方已经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作为预付款,构成企业的—项债权,其与取得的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作为两项金融资产。
举例如下:甲公司于2010年3月10日,自公开市场中买入乙公司20%的股份,实际支付价款800万元。另外,在购买过程中支付手续费等相关费用20万元。假定甲公司取得该项投资时,乙公司已经宣告但尚未发放现金股利,甲公司按其持股比例计算确定可分得3万元。则甲公司在确认该长期股权投资时,应将包含的现金股利部分单独核算,相应的账务处理为:
(2)企业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应相应结转与所售股权相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出售所得价款与处置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确认为处置损益。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原计入资本公积中的金额,在处置时亦应进行结转,将与所出售股权相对应的部分在处置时自资本公积转入当期损益。
举例如下:A 企业原持有B 企业40%的股权,2010年5月20日,A 企业决定出售10%的B 企业股权,出售时A 企业账面上对B 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构成为:投资成本180万元,损益调整48万元,其他权益变动30万元。出售取得价款70.5万元。
(1)A 企业确认处置损益的账务处理为:
(2)除应将实际取得价款与出售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结转,确认出售损益以外,还应将原计入资本公积的部分按比例转入当期损益。
5. 简述我国企业会计实务中所有者权益各项目的性质及每个项目的构成内容。
【答案】我国企业会计实务中所有者权益主要包括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与未分配利润四个主要项目。
(1)实收资本。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作为资本投入到企业中的各种资产的价值,所有者向企业投入的资本,在一般情况下无需偿还,可以长期周转使用。实收资本属于投入资本性质。
由于企业组织形式不同,所有者投入资本的会计核算方法有所不同,除股份有限公司对股东投入资金应设置“股本”科目外,其余企业均设置“实收资本”科目,核算企业实际收到的投资者投入的资本
(2)资本公积。资本公积是指企业收到投资者的超出其在企业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投资,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资本公积包括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是企业收到投资者的超出其在企业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投资。形成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的原因有溢价发行股票、投资者超额缴入资本等。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3)盈余公积。盈余公积指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公积金。盈余公积一般分为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
法定盈余公积以国家法律或行政法规规章为依据提取,后者主要是公司制企业按照股东大会的决议提取。
(4)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是企业留待以后年度进行分配的结存利润。属于留存收益的范畴。其主要构成内容就是企业留待以后年度处理的利润或未指定特定用途的利润。
6. 如何计算应交增值税、应交消费税、应交营业税、应交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
【答案】(1)应交增值税的计算
增值税是流转税中的主要税种,是就企业货物或劳务的增值部分征收的税金,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我国将纳税人按其经营规模及会计核算健全与否划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①小规模纳税人是指年销售额在规定标准以下,并且会计核算不健全,不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的增值税纳税人。其计算公式为:
应交增值税税额=不含税销售额×征收率
②一般纳税人除了小规模纳税人以外都是一般纳税人。其计算公式为:
应交增值税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