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传统社会管理向现代社会治理转变的研究

关键词:社会管理,社会治理,公民社会,路径依赖,锁定

  摘要



 

在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双重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是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面对新阶段、新形势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提出的新要求,现有的社会管理模式在管理理念、体制机制、方式手段等方面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加强社会领域的创新,实现管理模式的优化升级。

本文以传统社会管理模式面临的现实挑战为逻辑起点,以治理理论在社会管理领域的应用为主线,采取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运用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传统社会管理与现代社会治理进行了相对系统的比较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考察,得出了如下结论:

(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以全能政府主义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社会管理模式正面临着越来越多来自现实的挑战,如何实现社会管理创新,探索建立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现代社会管理模式,已经成为新的历史时期我国面临的一项崭新而又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2)作为对传统社会管理模式的升华和超越,现代社会治理模式理应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模式,促进传统社会管理向现代社会治理的转变既有理论依据,也有现实依据,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行性,其核心在于加强政府与公民社会对于社会公共事务的合作共治;

(3)对于我国而言,尽管现代社会治理模式代表了社会管理创新的必然趋向,其在现实的构建和推广过程中仍然需要面临传统社会管理模式凭借其初始地位和自我强化机制形成的“路径依赖”效应,这一效应又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对于传统社会管理模式的“锁定”,阻碍了社会管理创新的进程;

(4)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管理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发展过程,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社会治理体系,为我国加快由传统社会管理向现代社会治理的转变提供了有用的参考和借鉴,这就需要我们立足本国国情,全面分析和总结国外经验对于我国的适用性,进而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加以运用;

(5)社会管理模式创新过程中既会受到原有模式和原有发展路径的影响,同时又充满了新的实现路径替代的可能,惟有将对传统社会管理模式的“破”与社会治理模式的“立”结合起来,统筹考虑、综合施策,方能实现有效的路径创造和模式转换,最终确立社会治理模式的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