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艺术学概论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艺术心理定势
【答案】艺术心理定势是指长期从事艺术创作的工作者形成的习惯一时和习惯无意识。艺术工作者在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艺术基础理论与艺术创作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在长期进行艺术修养过程中,在头脑中逐渐形成的稳定而又习惯成自然的艺术心理态势也就是长期反复运用的艺术知识、审美观念、创作经验和世界观等形成了习惯意识和习惯无意识,作为主体的既定心理态势,对以后进行的艺术活动发挥着充分准备和预先指向的作用。
2. 通感
【答案】通感又称“移觉”,是人类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它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例如说“光亮”,也说“响亮”,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又如“热闹”和“冷静”,感觉和听觉相通。
3. 无意识
【答案】无意识也称“潜意识”或“下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它是指未被意识到的、潜在的心理活动,即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艺术创作是人的一种高级的、复杂的创造性活动,艺术家在无意识或下意识的状态下,突破了常规思维的局限和束缚,在无意识向显意识的转化过程中,以异于平时的方式冲破了原来的框架,使得创造性的飞跃、顿悟或灵感不期而至。
4. 艺术作品的内容
【答案】艺术作品的内容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具体的、生动的生活和情感内涵。艺术作品的内容来源于艺术家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是艺术家在意识中创造出来的,具有精神性的内涵。艺术作品的内容不是抽象的概括说明,而是题材、主题、情节、环境等因素融会而成的具体、生动、完整的展示,主要由题材和主题两种因素构成。
5. 《诗学》
【答案】《诗学》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原名《论诗》。该著作据说是亚里士多德的讲义,有佚失,现存二十六章,主要讨论悲剧和史诗。现存的《诗学》可以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序论,包括第一到五章,主要分析了各种艺术所模仿的对象、模仿所采用的媒介和方式,以及各种艺术由此而形成的差别,进而指出了诗的起源,还追溯了悲剧与喜剧的历史发展。第二部分包括第六到二十二章,这部分讨论了悲剧,它的定义、构成要素和写作风格等。第
三部分包括第二十三到二十四章,讨论的是史诗。第四部分是第二十五章,讨论批评家对诗人的指责,并提出反驳这些指责的原则和方法。第五部分是第二十六章,比较了史诗与悲剧的高低。《诗学》是西方美学史上第一部最为系统的美学和艺术理论著作,它对西方后世文艺理论和文学创作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其中的有些观点曾被近代新古典主义奉为金科玉律。
6. 非物质文化遗产
【答案】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等。
7. 形象性
【答案】形象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哲学、社会科学总是以抽象的、概念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文学、艺术则是以具体的、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各个具体艺术门类,因为它们所塑造的艺术形象的不同而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如雕塑、绘画、电影、戏剧等门类的艺术形象,欣赏者可以通过感官直接感受到,而音乐、文学等门类的艺术形象,欣赏者则必须通过音响、语言文字等媒介才能间接地感受到。但无论怎样,任何艺术都不能没有形象。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8. 情感符号说
【答案】情感符号说是西方符号论美学对艺术本质的解释,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恩斯特·卡西尔和美国的符号美学家、艺术评论家苏珊·朗格。卡西尔将艺术定义为一种符号语言,苏珊·朗格发展了这一学说,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一切艺术都是创造出来的表现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但这里的情感不是艺术家的个人情感,而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类情感”和“艺术符号”。该学说提出了富有启发性的见解,但“符号”究竟是什么,艺术究竟是不是“符号”,有没有抽象的普遍人类情感等问题未作圆满回答。
二、简答题
9. 灵感有什么特征? 灵感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为什么艺术灵感的顿悟正好就是艺术家所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揭示产生灵感的条件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1)灵感的特征
灵感的主要特征是突发性、突破性、亢奋性、易逝性。其情思超常明晰和敏锐; 其情态如迷如狂,如醉如痴; 其效果是一种猛然间突破性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往往富有独一无二的个别性,形成艺术构思和艺术创作中最自由、最活跃、也是最佳的心态。
(1) 灵感产生的条件
①艺术心理定势
艺术心理定势包括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审美观、科学文化知识信息量、社会生活经验信息量、创作经验信息量、艺术个性心理强度等诸要素的有机组合。这些既定的基本要素由于在
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反复运用,都己经熟练到习惯意识和习惯无意识的程度,而且它们都围绕着艺术创作的需要而彼此互为前提条件,互相渗透、互相制约和互相促进而形成了一个有机的艺术心理系统。
②大脑皮质中必须建立解决艺术创作问题的优势兴奋中心
兴奋中心是在四处寻找急需用来解决关键问题的材料的,它可以调动起各种思维的积极性,只要一触机,便会立即爆发艺术灵感。
(3)艺术灵感的顿悟是艺术家急需解决问题的原因
从创作实践的经验来看,灵感的顿悟就是久思不得其解的关键问题突然因某一事物的解发而在无意产生顿悟。所以说艺术灵感的顿悟正好就是艺术家要急需解决问题。
(4)灵感产生条件的意义
揭示产生艺术灵感的条件及其神经来路可以破除灵感的神秘性,从而懂得艺术灵感是长期艰苦学习、实践和忘我探求之树结出的美丽硕果。
10.怎样理解戏剧行动? 为什么说戏剧行动是戏剧艺术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答案】(1)对戏剧行动的正确理解
戏剧的一切内容,包括人物、情节和主题等,都必须通过演员的直接行动来体现。离开行动戏剧作品就不能成为现实,因此戏剧的整个创作过程都把这种行动的实现作为枢纽,自然行动成为戏剧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2)戏剧行动是戏剧艺术最重要特征之一的原因
①戏剧行动是戏剧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与手段
戏剧的一切内容,包括人物、情节和主题等,都必须通过演员的直接行动来体现。离开行动,戏剧作品就不能成为现实。因此,戏剧创作的整个过程,都把这种行动的实现作为枢纽。
②戏剧行动是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
戏剧行动又称戏剧动作,因此也把“动作性”看成是戏剧的特点之一。戏剧行动就是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的所作所为,包括语言、动作、表情、态度等。既包括外部的、形体的动作,也包括内部的、心理的活动。因此,戏剧行动首先是与剧中人物的性格直接关联的; 行动是性格的外在表现,性格是行动的内在依据。
11.艺术家与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 为什么要强调艺术工作者必须要有为艺术而献身的精神?
【答案】(1)艺术家与社会的关系
①社会生活对艺术家的影响
a. 家庭环境、社会制度渗透下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
任何一个艺术家都是在一定的家庭、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生活、一定的民族文化以及一定的世界潮流与时代精神等因素的影响与熏陶下逐渐成长起来的,因此每个艺术家的生活内容、思想感情、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等无不打上这些方面的印记。
b. 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的熏陶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