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留守经历高职学生社会支持、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关键词:留守经历高职学生;社会支持;心理资本;主观幸福感

  摘要

近年来,在快速的社会转型和城市化的进程当中,全国各地都掀起了农村劳动力大规模的向城市进行转移的热潮,然而由于受诸多条件的限制,他们的子女大部分被留在了农村家乡,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20世纪末出生的第一代留守儿童现已长大成人,由于社会的急剧变迁和发展,他们成了最被忽略的一代,其留守经历的价值与意义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探究和关注。
目前对留守现象的研究大都拘泥于留守儿童当前的心理状况,多关注父母外出对其心理健康、学习等造成的不良影响,负面因素偏多,而留守经历对其心理发展方面的长期影响和留守人群的积极心理因素的研究却极少涉足。因此本研究以四川省一般高职院校曾经留守高职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他们的社会支持、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及影响,以期为留守儿童的成长及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可借鉴的新思路和新对策。
本研究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的814名高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筛选出有留守经历的高职学生426名,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资料,工具包括“社会支持评定问卷”、“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和“总体幸福感问卷”,运用独立样本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处理。研究结果显示:
1.影响留守经历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人口学变量结论
(1)不同性别、不同适应情况留守经历高职学生在精力维度上差异显著。
(2)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留守经历高职学生在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维度上差异显著。
(3)与父母不同团聚频率、代养人不同文化水平、不同适应情况和不同求助情况留守经历高职学生在忧郁或愉快的心境维度上均差异显著。
(4)不同性别、不同代养人留守经历高职学生在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维度上差异显著。
(5)不同适应情况留守经历高职学生在总体主观幸福感和对健康的担心维度上差异显著。
(6)不同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不同留守年龄、不同留守时间、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父母谁外出务工、与父母联系频率等方面,留守经历高职学生在总体主观幸福感及各个维度上差异均不显著。
2.有无留守经历高职学生在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心理资本上的差异情况
(1)有无留守经历高职学生在心理资本、总体主观幸福感及各维度上均差异不显著。
(2)有无留守经历高职学生在总体社会支持及客观支持维度差异非常显著,且有留守经历学生得分低于无留守经历学生。
3.留守经历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心理资本的关系
(1)留守经历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心理资本呈显著相关关系。
(2)心理资本是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一个中介变量,起部分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