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613心理学综合之发展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衡量人眼对光刺激时间分辨能力的指标是( )。

A. 视敏度

B. 视速度

C. 临界闪烁频率

D. 最大闪烁频率

【答案】C

【解析】闪光增加到某一频率,人眼看到的不再是闪光,而是一种固定或连续的光,称为临界闪烁频率,是人眼对光刺激时间分辨能力的指标。因此选C 。

2. 在某学校的一次考试中,已知全体学生的成绩服从正态分布,其总方差为100。从中抽取25名学生,其平均成绩为80, 方差为64。以99%的置信度估计该学校全体学生成绩均值的置信区间是( )。

A.[76.08, 83.921

B.[75.90, 84.10]

C.[76.86, 83.14]

D.[74.84, 85.161

【答案】D

【解析】该题中总体方差已知,总体分布为正态,其标准误为:

的置信区间为:

3. 最具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是( )。

A. 能力

B. 气质

C. 性格

D. 兴趣

【答案】C

【解析】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的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性格是人格的核心。

4. 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是( )。

A. 比纳—西蒙智力量表

B. 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

第 2 页,共 76 页 99%

C.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D. 瑞文推理测验

【答案】A

【解析】①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奈和西蒙合作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一比纳一西蒙智力量表,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心理学界一般认为,这是心理学界编制的标准化量表之一。②斯坦福一比纳智力量表是在比纳一西蒙智力量表的基础上,由斯坦福大学的推孟教授于1961年经过修订而成的。③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于1939年编制了韦克斯勒一贝勒维智力量表(W —BI ), 于1949年初发表韦氏儿童智力量(WISC )。1955年韦克斯勒将量表进行了重新修订和标准化,编制成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 )。④瑞文推理测验是英国心理学家瑞文于1938年创制的。

5. 依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处于前运算阶段儿童的典型游戏类型( )。

A. 象征性游戏

B. 练习游戏

C. 结构游戏

D. 观察性游戏

【答案】A

【解析】前运算阶段是2〜7岁,此阶段儿童游戏类型是象征性游戏。

6. 听觉的行波理论认为,不同频率的声音,最大振幅在基底膜上部位不同,低频声波最大振幅接近的耳蜗部位是( )。

A. 底部

B. 顶部

C. 中部

D. 下部

【答案】B

【解析】行波理论认为,基底膜由声波引起的振动,从基底膜底部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进,不同频率的振动达到基底膜的不同部位后便停止下来。低频可达耳蜗顶部,高频只能达到耳蜗底部,从而实现基底膜对不同频率声音的分辨。

7. 在唐德斯(F.C.Donders )的减法反应时实验中,A 、B 、C 三种反应时分别代表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它们的关系为( )。

A.

B.

C.

D.

【答案】D

第 3 页,共 76 页

【解析】

简单反应时

刺激的时间。选择反应时仅包括基线反应时间。辨别反应时

包括基线反应时和分辨

包括基线反应时、分辨刺激的时间和选择反应的时间。因此,选择反应时选择反应时简单反应时

8. 抽样的基本原则是( )。

A. 随机化原则

B. 标准化原则

C. 概括化原则

D. 等距化原则

【答案】A

9. 某次测验的标准误为2, 被试甲在此测验中得分为80, 则其真实水平99%的置信区间为( )。

A.[74.24, 85.76]

B.[74.84, 85.16]

C.[76.64, 83.36]

D.[76.04, 83.96]

【答案】B

【解析】根据区间估计的公式:真实水平99%的置信区间为

区间为[74.84,85.16],

10.在考察旁观者人数对危机情境救助行为影响的研究中,自变量是( )。

A. 被试特点

B. 作业特点

C. 环境特点

D. 暂时造成被试差异

【答案】C

,因变量是人们的救助行为。 【解析】在该研究中,自变量是环境特点(旁观者人数)

11.根据艾里克森的理论,儿童逐渐从异性同伴中找到替代自己异性父母的对象,使恋父或恋母情结得到解决的原因是( )。

A. 个体成熟

B. 在游戏中获得自我教育

C. 父母和其他成人的教育

D. 大众媒体的影响

【答案】B

【解析】艾里克森提出“人的八个阶段”以及各阶段发展任务,其中的第三阶段为学前期或游戏期,从4岁到7岁左右。在本阶段,艾里克森认为男女儿童虽然对自己的异性父母产生了罗

第 4 页,共 76 页 得到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