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基于移动终端的微学习行为模型研究

关键词:移动终端微学习,微学习行为,结构方程模型

  摘要

当今社会,手机、touch等移动终端设备已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东西。利用移动终端设备进行即时性的信息查询、信息补充、信息巩固等学习行为,实际频繁地发生在各年龄段的人群中,这种新的学习方式被称作微学习。目前,微学习已然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不少研究者对微学习的情境设计、微学习活动模式以及微学习的资源配置进行了探索。这些研究主要是从微学习的活动表现和环境支援等外部因素展开的,相比较而言较少针对内部因素的研究。鉴于此,本文着手于从内部因素深入对微学习的研究,用验证性方法构建了基于移动终端的微学习行为模型,据此讨论了微学习行为发生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因素间的关系.
本研究以理性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技术接受模型、自主学习模型为主要依据,先试构建了基于移动终端的微学习行为理论模型。再根据理论模型,以全日制高校在读生为调查对象,设计调查问卷、发放、回收问卷。然后,利用AMOS矩结构分析软件对理论模型进行设定、识别、估计、评价和修正,最终得到基于移动终端的微学习行为模型。由于受到结构方程研究假设必须为单向关系的限制,研究分别从行为发生和行为影响两个角度展开对基于移动终端的微学习行为的理论模型的验证分析,即结构方程模型的建构:①微学习行为发生的结构方程模型;②微学习行为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从模型的建构到模型的验证,力图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系统探讨高校学生基于移动终端的微学习行为过程的影响因素,并验证微学习行为发生、微学习行为影响过程中各潜变量之间的关系,最终建构了基于移动终端的微学习行为模型,也对其他研究者进一步探索高校学生基于移动终端的微学习行为实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本文的研究结构如下:
第一章:绪论。主要论述了该论题的研究缘起、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
综述,确定了该论题的研究思路、研究视角与研究起点。
第二章:微学习行为相关理论基础。主要从“微学习行为”与“模型构建”的角度入手,论述了微学习的概念、微学习行为的内涵及结构模型等其它相关概念,以及对理性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等微学习行为模型建构的理论基础的阐释。
第三章:微学习行为理论模型建构。以专章论之,重点探讨了基于移动终端微学习行为模型的建构思路,并对设定的理论模型进行了解读。
第四章:微学习行为的模型验证及分析。此章为全文的核心,阐述了对微学习行为结构模型进行验证及分析的过程。首先,介绍研究思路、研究被试及使用工具的选择。其次,进行模型验证,先从问卷数据的信效度分析、微学习行为发生过程各基本环节间的相关分析,得到验证理论模型为结构方程模型的必要性条件;再从微学习行为发生、微学习行为影响两个维度,进行模型识别、估计、评价与修正;最终得到完整的高校学生基于移动终端的微学习行为模型。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
(二)研究主要成果有:
1.归纳出高校学生基于移动终端的微学习行为的构成因素:个人内部变量、环境外部变量、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行为意向、使用行为。
2.验证得到高校学生基于移动终端的微学习行为发生的结构方程模型。
3.验证得到高校学生基于移动终端的微学习行为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
4.验证结果表明:高校学生基于移动终端的微学习行为发生过程中,高校学生对移动终端的感知有用性是通过个人内部变量与外部环境变量共同制约的感知易用性来决定,行为意向由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共同影响决定,最终行为意向促使了使用行为的发生。
5.验证结果表明:高校学生基于移动终端的微学习行为影响过程中,高校学生基于移动终端的微学习行为会对个人内部变量及外部环境变量产生反馈影响,不仅如此,个人内部变量还会对外部环境变量产生隐性反作用力。
6.验证得到基于移动终端的微学习行为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