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新闻学概论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新闻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答案】纵观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将其发展规律概括如下:

(1)政治、经济体制决定新闻体制

新闻媒介的所有制性质是新闻体制中的核心,决定了媒介的管理方式、运作方式以及和政府的关系。

从世界各国看,新闻媒介的所有制基本上分为三种:私营媒介、公营媒介和国营媒介。

从国家制度上看,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除中国之外的发展中国家的新闻体制各有不同的特点。世界各国新闻体制都是从各国的具体国情出发而形成的,由他们的政治、经济体制所决定的,如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媒介所有制主要为私营媒介,除中国外的部分发展中国家为国营媒介或公营媒介,而中国的媒介所有制则是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有限商业化体制,即国有性质、企业化管理。

此外,世界各国的新闻体制同时也受到他们的文化传统的影响。

(2)生产力水平决定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

世界各地区的新闻事业总是如影随形地跟随着经济实力的兴衰而兴衰。生产力水平和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这是因为:①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规模越来越大,分工日益精细,人们对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信息需求日益迫切,这就大大刺激了新闻事业的发展; ②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整个社会受教育面扩大,文化水平不断提高,这必然使读者群越来越大; 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广告越来越多,新闻事业容易成为国民经济中获利丰厚的企业,这就刺激了投资和扩大再生产; ④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社会为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日益先进的技术手段。

新闻事业随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而发展,生产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新闻事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大小,这是新闻事业发展的一条客观规律。因此,当人们构想新闻事业的发展和改革时,必须从生产力的实际水平出发。脱离生产力的实际水平去构想新闻事业的发展,那只能是一种空想。

(3)传播工具的物理性能决定了传播工具的特点

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能够同时存在,同时发展,因为它们各有自己的特点,不能互相取代。而这种特点是由几种传播工具的物理性能—各自所采用的媒介所决定的。每一种大众新闻传播工具,每一个新闻单位为了求得发展而不被淘汰,都需要扬长避短,尽量发挥自己的优势,这是新闻事业发展的又一条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4)受众的多元需要促使媒体多样化

传媒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除了受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制度的制约外,还遵循

它的自身规律。不断地适应受众的需要,这是传媒发展过程中一条起决定作用的客观规律。传媒的多样化,归根到底是为了适应各种各样受众的需要以及受众多种多样的需要; 传媒的任何改革,归根到底是由传媒和读者之间的矛盾运动引起的,是传媒的需要这一客观存在作用于传媒的意识的结果。

(5)反映现实生活的需要决定新闻体裁的多样化

在新闻事业发展过程中,新闻的体裁和新闻的写作力一法也同样经历了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新闻体裁由简到繁的发展,除了受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欣赏习惯的制约外,它总是遵循大众新闻传播工具的特点,沿着更真实、更迅捷、更深刻地反映现实变动的方向发展,沿着便于读者阅读(收听、收看)、更吸引读者的方向发展。以更省的精力让读者获取更多的信息,以最容易接受的方式使读者受到更大的影响,这是新闻事业发展的一条客观规律。

(6)新闻教育适应新闻事业而产生、发展

世界各国的新闻教育都是很晚才开始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新闻事业的初创时期,从业人员不多,无需教育部门成批培养。新闻事业又是门新兴的事业,凡事总是先有术后有学,要探索其中的规律,形成一门系统的学科,尚待时间。另外,新闻工作的实践性强,又和文学、历史、哲学等学科有相通之处,新闻从业人员可以从其他学科中转过来。这样,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新闻人才没有学校培养,而是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办法把经验一代代传下去,从实践中学习新闻工作的基本技能技巧。

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对新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同时,社会日趋现代化,新闻报道手段的多样化,向新闻从业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师傅带徒弟的办法,无论是数量和质量都不能适应现实需要,必须兴办专门学校来大量训练。新闻教育正是适应新闻事业发展的这一需要而产生、发展的。这也是新闻事业发展的一条客观规律。

总之,对新闻事业发展规律的掌握,不仅有助于新闻工作者更好地开展新闻工作,还能使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预测新闻事业的发展方向,从而有效推动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

2. 新闻媒介经营管理的目的和原则是什么?

【答案】(1)新闻媒介经营管理的目的

①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满足受众的需要,树立新闻媒介的信誉。

②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为新闻媒介的生存、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2)新闻媒介经营管理的原则

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是媒介经营的基本原则。各种类型的新闻媒介在开展多种经营方面有其共同点,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在开展多种经营活动、扩大经济规模时,都坚持奉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并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的原则。

②通过自身的新闻传播活动,在社会上具有宽广的覆盖面和强大的影响力,并以此作为其开展多种经营的中介,这是一般工、商企业难以具备的。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新闻媒介效益统一体的两个方面,社会效益表现为报纸的使用价值,它是出版报纸的社会目的; 经济效益表现为报纸的经济价值,它是保证扩大再生产和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的经济基础。

3. 简述中国新闻传媒业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答案】(1)中国的新闻媒体除少数由各民主党派所办的报纸外,绝大多数是由共产党领导的。因此,中国新闻媒体的基本性质是:新闻媒体既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也是人民的耳目喉舌。

(2)这一基本特性决定了我国新闻媒体的宗旨、格局、宏观管理模式和运行模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体系。其基本特点是:

①中国新闻事业的最高宗旨是: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群众,促进现代化建设。

②自觉地接受共产党领导,无条件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令。

③新闻媒体实行“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工作路线。新闻媒介要努力宣传党、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令,满足群众的需要; 同时,党组织和人民群众支持新闻媒介。

④新闻事业是以党报为核心的多品种、多层次媒介并存的格局。党报对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令以及传播信息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⑤新闻事业属于国有资产,是全民所有。至少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公开承认的私营的新闻媒介和集体股份制的新闻媒介。

③新闻事业基本上实行“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运行方式; 在宣传报道上严格按党性原则进行; 而在经营上,各新闻媒介是独立法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纳税。

4. 为什么说信息概念的引入引起了中国新闻界的一场革命?

【答案】信息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中国新闻界的。随着新闻工作者对信息理解的不断深化,引起中国新闻界从新闻观念、新闻媒介结构到新闻业务的一系列显著变化。信息概念向新闻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

(1)提供信息是新闻媒介的首要功能

长期以来,我国新闻界总习惯地把宣传当作新闻媒介主要的,或者首要的,甚至唯一功能。如今,中国新闻界达到一个基本共识:社会需要新闻媒介,首先就因为它们能满足人们获取信息的需求。一切宣传都必须建立在提供信息的基础上,因为信息是人们任何行为的先决条件。

(2)新闻必须致力于消除读者的不确定性

新闻要回答人们所关心、所渴望了解的情况,每一条新闻至少不应该使读者产生新的疑惑。如果新闻不能提供足够的事实来消除读者的不确定性,而是首先考虑如何教育读者,向读者灌输某一种思想,那么,不但新闻失败,宣传也失败。

(3)信息对新闻业务提出的新要求

①变一次性的终端报道为分阶段的连续报道。信息的时效性要求我们变一次性的终端报道为“事前有预测报道,事件发生后有动态报道和追踪报道,事后有反馈总结报道”这样分阶段的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