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硕士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新闻学概论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为什么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答案】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主要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1)舆论是社会控制系统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舆论虽然不具有硬控制的强制作用,但它能与社会的政治力量、法律力量配合,共同发挥调节社会、规范人们行动的作用。有时,舆论甚至可以发挥政治、法律等所不能发挥的作用,具有特殊的精神力量和道义力量。

(2)正确的、积极的舆论,可以振奋精神、激扬民气、凝聚人心、增强合力; 而错误的、消极的舆论,则可能扰乱视听、混淆是非,为社会上某些错误或偏激的情绪推波助澜。因此,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3)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光荣任务和神圣职责。1996年,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社会主义新闻宣传,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尤其是在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方面,更负有重大而光荣的使命。

2. 简析“走转改,,活动所体现的新闻理念。

【答案】(1)“走转改,,的定义。“走转改”活动是“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简称。为推动新闻工作者切实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在新闻宣传实践中,促进新闻单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中宣部等开视频会议,在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全国新闻战线积极响应。人民日报、新华社等新闻媒体纷纷对“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进行动员部署,着力提升正确引导舆论、回应社会关切、服务百姓生活的能力。

(2)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宗旨、履行新闻工作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综合素养的有效举措。

(3)“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重在联系实际、贵在取得实效。要在坚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上下功夫见成效,自觉贯彻党的新闻工作方针政策,落实好以正确舆论引导人的根本任务。要在把握基本国情、增强服务大局的自觉性上下功夫见成效,进一步明确新闻工作的坐标,着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更好地促进改革发展、维护和谐稳定。要在增进同人民群众感情、提高服务群众能力上下功夫见成效,回答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要在培育良好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上下功夫见成效,继承弘扬新闻工作的优良作风,始终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树立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要在学习运用群众语言、提升吸引力感染力上

下功夫见成效,倡导清新朴实、生动鲜活、言简意赅的文风,让人们爱读爱听爱看,实现最佳宣传效果。(4)“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推动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强化领导责任、细化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实施。要改进创新方式方法,结合媒体格局的变化、队伍结构的实际、业务工作的需要,打造富有特色的活动载体,广泛吸引编辑记者参与。要建立完善有利于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制度机制,推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成为新闻战线的自觉行动和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追求。

3. 谈谈你对新闻真实性的理解。

【答案】(1)新闻真实性的含义

新闻真实性是指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when )、地点(where )、人物(who )、事情(what )、原因(why )和经过(how )都经得起核对。坚持新闻真实性是新闻工作的起码要求,也是最高要求,新闻必须真实,是新闻工作的第一信条。

(2)理解新闻真实性需要明确的几个概念

①新闻真实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一个事物的产生、发展、消亡都是在相互联系中展开的。新闻报道要真实地反映一个事件,必须注意它的各种联系。要求新闻工作者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中去抽取事实,而不是带着固有的观点到现实中找例子,或者孤零零地表现一个事件。

②单个真实和整体真实(微观真实和宏观真实)

新闻真实性,不但要求每篇新闻都真实,而且通过连续不断的新闻报道反映出整个现实的真实。要求新闻工作者尤其是媒介的负责人从整个现实出发,审时度势,绝不漏报、瞒报重大新闻事件; 力图做到新闻报道的平衡。但要做到整体真实有相当难度,尤其是难以做出准确的评估。

③新闻真实和本质真实

本质真实有四种说法:反映事物的客观规律; 全面反映情况; 正确的立场; 舍去假象、偶然性的事实,而必须报道真实、必然性的事实。这四种说法是不恰当、不科学的。

“本质真实”不能成为新闻真实性的衡量标准。新闻报道的真与假只有一个标准:是否符合客观实在。

④真实与真相

“离我们最近的是真实,离我们最远的是真相”,报道真实的新闻不易,揭示事情的真相更难。记者应记住这句话,在报道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一个事件的发生,人们看得见、摸得着,而真相隐蔽在事件背后,错综复杂,扑朔迷离。有许多事件,需要经过艰苦调查才能揭示真相。

(3)坚持新闻真实性的极端重要性

①只有坚持真实,才有助于党和人民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

新闻的真实性直接关系我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下作和人们的思想、日常生活。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以高度的责任感来维护新闻真实性,细心谨慎地对待每一个事实。

②只有坚持真实,才能坚持真理,宣传报道才会有力量,人民才会跟着共产党走。

③只有坚持真实,才能切实加强党和人民的联系,才能使人民和党心连心。

党的方针、政策,总是根据现实的变动,考虑到全面的情况来制定的。要使党的方针、政策为群众所理解、所接受,就要讲清道理,同时还需要把现实情况真实地全面地告诉人民,让人民和党一起来思考,人民才能正确理解它,自觉地去执行。

④只有坚持真实,才能使我们的新闻事业取信于民,赢得人民的尊敬和信任。

要取得受众的信任,最主要的是必须坚持真实,向人们说真话,向人民宜传真理。

⑤只有坚持真实,才能“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营造有利于中国发展的良好国际氛围。

4. 简述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的特点。

【答案】在现代新闻传播媒介中,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的覆盖面最广,受传者最多,影响力最大,是最重要的传播新闻信息的工具。其各自的特点如下:

(1)报纸的特点

报纸是以版面空间的形式向读者展示新闻内容的一种传统的视觉媒介,其特点有:

①报纸源自杂志。报纸从期刊中游离出来,完全是由于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新闻手段与生产能力不断演进的必然结果。

②主要刊载新闻和评论,新闻量大,时效性强。面向普通公众发行,有固定的名称,一般为散页装订。

③定期连续出版,一般每日出版,至少每周一次,价格低廉,出版速度很快,社会影响力大。

(2)期刊的特点

①与报纸相比,出版周期长,最短是周刊,周期长的有旬刊、半月刊和月刊等,并且印刷精美,装订成册,有封面。

②期刊以刊载时事性的文章和评论为主,比较深刻地反映社会的变化。

③期刊读者覆盖灵活,可以照顾大众的兴趣,又可以满足极少数人的需求。

④期刊内容庞杂,五花八门,各学科领域都有相应的杂志,并且便于阅读和保存。(3)广播的特点

广播是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的新闻媒介,与报刊不同,广播向受众提供的不是版面而是节目。各节目按时间顺序编排播出,有固定的节目名称。其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对象广泛。不同年龄、不同需求、不同场所、不同文化层次(甚至文盲)、不同收听条件的听众,都可以利用广播媒介。

②传播迅速。可以超越时间、空间的局限,在电波所及范围或导线所到之处,可以同时收到刚刚发生、正在发生的事件的信息,是当今人们最快获知新闻的媒介之一。

③功能多样。广播媒介的功能齐全,深受听众欢迎。它既传播新闻,宣传政策,引导舆论,又传授知识,提供娱乐和多种服务。

④感染力强。广播媒介靠声音传播,传真性强,提供听觉形象,常使听众“身临其境”,有很强的参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