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天津外国语大学世界经济850经济学综合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试分析为什么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无法定义。

【答案】(1)供给函数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供给曲线是供给函数在价格一数量空间的轨迹。垄断行业是指整个行业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组织。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2)垄断厂商是通过对产量和价格的同时调整来实现均衡条件(MR=SMC或MR=LMC)的,而且P (平均收益)总是大于MR 的。随着厂商所面临的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的位置移动,厂商的价格和产量之间并不必然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有可能出现一个价格水平对应几个不同的产量水平,或一个产量水平对应几个不同价格水平的情形。这表明垄断厂商供给数量和价格的关系依赖于市场需求曲线的特征,即供给数量和价格关系不是独立决定的。因此,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无法定义。

2. 为什么完全竞争市场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

【答案】(1)帕累托最优状态是用于判断市场机制运行效率的一般标准。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在既定资源配置状态下,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即不存在帕累托改进,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一个经济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满足三个必要条件:

①任何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对于所有使用这两种商品的消费者来说都必须是相等的;

②任何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十任何使用这两种生产要素的生产者来说都必须是相等的;

③任何两种商品对十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必须等于这两种商品对于生产者的边际转换率。

(2)完全竞争市场之所以总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可以从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的三个必要条件分别加以说明。

①从交换的最优条件来看,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单个消费者都是价格的接受者,每个消费者都会调整对商品的需求以满足从而实现效用最大化。既然各消费者都是价格的接受者,那么各消费者购买任意两种商品的数量必使其边际替代率等于全体消费者所面对的共同的价格比率。因此,任何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对所有的消费者都相等。

②从生产的最优条件来看,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单个生产者都是要素价格的接受者,每个生产者都会调整要素的需求以满足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既然各生产者都是要素价格的接受者,那么各生产者购买并使用的任意两种要素的数量必使其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全体生产者

所面对的共同的要素价格比。因此,任何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所有生产者都相等。 ③从生产和交换的最优条件来看,任何两种产品生产的边际转换率即为两种商品的边际成本之比,每一消费者对任何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其价格比。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任何产品的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因此,任何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边际转换率。

(3)综上所述,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帕累托最优的二个必要条件都可以得到满足。换而言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作用下,整个经济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这样的经济必定是最优效率的经济。

3. 假设消费者两个时期内分别有I 1和I 2的收入,市场利率为:(假定储蓄与借款的利率相同),试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解释利率的改变与储蓄的关系。

【答案】利率变化对储蓄的总效应可以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其中,替代效应指利率提高会导致人们消费的机会成本上升,从而使人们减少当前消费,增加储蓄额以增加未来的消费; 收入效应指利率提高会导致人们储蓄收益增加,从而增加人们的总收入,人们有可能减少当前的储蓄,增加消费。

以上分析表明,利率提高时,替代效应总是使储蓄增加,但是收入效应使储蓄减少。因此,利率提高对储蓄的总效应要视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相对大小。

(1)如果市场利率提高时,替代效应的绝对值大于收入效应的绝对值,则人们会减少当前的消费,增加储蓄。

(2)如果市场利率提高时,替代效应的绝对值小于收入效应的绝对值,则人们会增加当前的消费,减少储蓄。

(3)如果市场利率提高时,替代效应的绝对值等于收入效应的绝对值,则人们的当前消费和储蓄不变。

因此,从理论上讲,利率变化对储蓄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利率提高有可能使储蓄增加,也有可能使储蓄减少。但是,现实生活中,利率往往与储蓄正相关,利率提高将会引起储蓄的增加。

4. 什么是完全垄断? 形成完全垄断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完全垄断是指某种产品市场上只有唯一的生产者,且该产品没有相近的替代品。作为该种产品的唯一生产者或垄断者,该厂商不必考虑其他厂商削减其价格的可能性,对价格具有绝对控制权。

(2)形成完全垄断的原因主要有:

①对投入的控制。如果一个厂商控制了用于生产产品的某种基本投入的全部供给,该厂商就可能成为一个垄断者;

②规模经济。如果某种产品的生产技术具有这样的性质,以至于一个大厂商既能按有利可图的价格,又能以低于分享同一市场的几个小厂商的平均成本供给整个市场,那么这个大厂商就会成为该行业的唯一生产者;

③专利。一个厂商可能由于唯一地拥有生产某种产品所必需的技术或生产某种特殊物品的唯一权

利而成为垄断者;

④一个厂商可能会因政府赋予它某种市场特权而成为垄断者,厂商可以得到政府给予的在一定地区生产某种物品或劳务的独占特权,作为交换条件,厂商同意政府对其某些行为和经营活动进行调节。

5. 我们知道,MR=MC是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准则。也就是说,当企业利润最大时,它必定满足边际收益(MR )等于边际成本(MC )的条件。那么,当一个企业的生产符合MR=MC的条件时,它的利润是否达到了最大? 为什么? 请给出你的理由。

【答案】当一个企业的生产符合MR=MC的条件时,其利润不一定达到了最大。

对完全竞争厂商而言,当MC=NIR=AR

6. 简述在微观经济学中产品市场理论和要素市场理论的异同点。

【答案】(l )产品市场理论和要素市场理论的相同点

①两个市场上的中心问题都是价格决定,而价格决定都是通过供求平衡来实现的。在产品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和厂商的供给相互作用,决定产品价格; 在要素市场上,厂商需求和要素所有者供给决定了生产要素的价格。在两个市场上,供给和(或)需求发生变动,都将使均衡格局发生变动,供求定理发挥同样的作用。

②在两个市场上,对经济当事人的行为分析是一致的。在产品市场上,消费者为了获得最大的效用,合理配置对收入的支出,用于购买既定价格的产品; 而消费者的收入则来源于要素市场上要素所有者对生产要素的供给。同样,在供给生产要素数量时,要素所有者遵循的规则仍然是效用最大化。厂商是产品市场上的供给者,为了利润最大化,在既定的价格下选择供给产品的数量。同样,厂商是要素市场上的利润最大化者,以此原则,厂商选择使用生产要素的数量。

(2)产品市场理论和要素市场理论的不同点

①产品市场的需求曲线来源于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从而决定了需求规律是有关消费者行为的假定,比如在基数效用论中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这些假设主要是对消费者心理的描述,难以有力证明。而产品市场的供给曲线来源于厂商的边际成本,从而来源于厂商的生产规律,即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作为技术规律,有关生产函数的假设比较容易证明,因而使生产理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②在要素市场上,要素需求来源于厂商,而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利润,但厂商获得最大利润的前提是消费者需求。与此不同,产品市场上的需求是消费者的直接需求,消费者对产品需求的大小,部分决定了生产该产品的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同时,不同于产品的供给,要素的供给取决于要素所有者的效用,而产品的供给则主要是生产者的技术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