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烟台大学081703生物化工综合之生物化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酶原的激活。
【答案】有些酶在细胞内合成和初分泌时,并不表现有催化活性,这种无活性的酶的前身物称为酶原。酶原的激活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受某种因素的作用,酶原分子的部分肽键被水解,使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形成酶的活性中心,无活性的酶原转化成有活性的酶的过程。
2. 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
【答案】脂多糖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特有的结构成分,种类很多,分子结构一般由外层专一性寡糖链、中心多糖链和脂质三部分组成。
3.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 【答案】
葡萄糖-1-磷酸和
在
4. 信使核糖核酸_(尿苷二磷酸葡萄糖)是指糖原生物合成葡萄糖基供体的活性形式,由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催化生成。
【答案】信使核糖核酸是一类用作蛋白质合成模板的RNA ,它决定着一个蛋白质氨基酸排列的顺序。
5. gene chip (基因芯片)。
【答案】genechip (基因芯片)又称DNA 芯片、生物芯片、DNAmicroarray (DNA 微阵列)等,是根据核酸分 子杂交建立的大规模定量或定性检测基因信息的实验技术,点样、杂交、图像处理和数据处理都利用计算机自动或半自动完成。
6. 阻遏蛋白。
【答案】阻遏蛋白是指一种依赖于钙的蛋白激酶,酶蛋白与钙结合引起酶分子构象变化,调节酶的活性。如磷酸化酶激酶是一种依赖于钙的蛋白激酶。
7. 岗崎片段(Okazaki fragment)。
【答案】岗崎片段是指DNA 的随后链的合成方向与复制叉的前进方向相反,只能断续地合成的多个短片段。它们随后连接成大片段。
8. 易化扩散
【答案】易化扩散又称促进扩散,是指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由载体蛋白(即转运蛋白)介导的跨膜扩散,是自然发生的,不需要加入能量,是一种被动转运。
二、问答题
9. 治疗恶性贫血病时,为什么使用维生素B12针剂?
【答案】
由于缺乏维生素而患恶性贫血的患者,
大多数不是因为食物中维生素
所致。故用维生素的含量不足,
而是因为不能很好吸收维生素治疗这种疾病时应该注射针剂,若
口服则由于不能吸收而无效。
10.某氨基酸溶于的水中,所得氨基酸溶液的
小于6? 为6, 问此氨基酸的是大于6、等于6还是
的水中,从7下降【答案】氨基酸在固体状态时以两性离子形式存在。某氨基酸溶于
到6, 说明该氨基酸溶解于水的过程中放出了质子,溶液中有如下平衡存在:
为了使该氨基酸达到等电点,只有加些酸使上述平衡向左移动,因此氨基酸的小于6。
11.为什么糖摄入量不足的爱斯基摩人,从营养学的角度看,吃含奇数碳原子脂酸的脂肪比含偶数碳原子脂酸的脂肪好?
【答案】因为奇数碳原子脂酸降解最后产生丙酰CoA , 这个化合物进一步代谢生成琥珀酰CoA ,琥珀酰CoA 将减轻爱斯基摩人糖的缺乏,并且因为增加了三羧酸循环中间物的水平因而减轻了伴随而来的酮症。
12.有两种微生物,一种生活在热泉中,另外一种生活在南极,你认为这两种微生物的基因组DNA 在碱基组成和三级结构上会有何种差别? 为什么?
【答案】生活在热泉中的微生物基因组DNA 应该含有较高的
环境,基因组DNA 应该含有较高的碱基对,在三级结构上可能会含有正超螺旋,这有利于维持双螺旋结构的稳定。而在生活在南极的微生物,由于处于寒冷的碱基对,三级结构应该是负超螺旋,这会有利于DNA 的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也能够解链,从而进行正常的复制和转录等。
13.简述关于酶作用专一性的学说。
【答案】(1)“锁钥学说”认为底物分子或底物分子的一部分像钥匙那样,专一地契入到酶的活性中心部位,强调只有固定的底物才能契入与它互补的酶表面。
(2)“三点附着学说”认为立体对应的一对底物虽然基团相同,但空间排列不同,这就可能出现这些基团与酶分子活性中心的结合基团能否互补匹配的问题,只有三点都互补匹配时,酶才作用于此底物,否则酶不能作用于它。
(3)“诱导契合假说”认为当酶分子与底物分子接近时,酶蛋白受底物分子的诱导,其构象发生有利于与底物结合的变化,酶与底物在此基础上互补契合,进行反应。
14.在给出的pH 条件下,下列蛋白质在电场中的移动方向?
(1)人血清蛋白:pH=3.5(人血清蛋白的pl=4.64)
(2)血红蛋白:pH=7.07; pH=9.0(血红蛋白的pl=7.07)
(3)胸腺组蛋白:pH=11.5(胸腺组蛋白的pl=10.9)
【答案】(l )pH=5.5时向阳极移动;pH=3.5向负极移动。
(2)pH=7.07时不移动;pH=9.0向阳极移动。
(3)pH=11.5向阳极移动。
三、论述题
15.从结构和功能两大方面比较大肠杆菌【答案】
460000,它与
而且可以利用别的聚合酶的全酶由5个亚基结合时约覆盖60个核苷酸。在的任何部位作模板合成聚合酶和聚合酶。 原子,相对分子质量为组成,还含有2个合成起始之后,
因子便与全酶分离。不含加入因子后,
则具有选择起始部位的作用。
模板链上的起始信号。
聚合酶活性。聚 和三种亚基
就和亚基组装
复制的保真性。核因子的酶仍有催化活性,称为核心酶。亚基具有与启动子结合的功能。亚基催化效率很低,因子可能与核心酶结合,改变其构象,从而使它能特异地识别合酶III 极为复杂,目前已知它的全酶含有10种共22个亚基组成异源二聚体。其中,亚基具有组成全酶的核心酶(称为
可以利用带有引物的长单链
心酶本身活力较低,
只作用于带缺口的双链
成复合体,进一步与核心酶结合,成为
释放出来。现在一般认为,
16.激素作用的4种机制。 )。
亚基具有外切酶的校对功能,提高加上亚基后成为二聚体,称即“天然的”聚合酶和亚基则与酶功能的持续性有关,它们与它与亚基结合形成全酶。复制的起始部位,口亚基就被亚基在复制起始中对引物的识别和结合有关,一旦全酶结合到聚合酶III 是原核生物复制的主要聚合酶。
【答案】激素作用为一种化学物质,从其作用机制来看,大多数(也可能是全部的)都与它们的专一性激素受体蛋白结合,使细胞内产生信息,进而促进或者抑制某些特定的代谢过程。
(1)膜受体通过腺苷酸环化酶途径:含氮激素和受体复合物通过G 蛋白活化腺苷酸环化酶,催化A TP
生成
脂酰肌醇4, 5二磷酸
构上的后经级联放大作用产生相应的生理效应。 生成肌醇1, 4, 6-三磷酸
和二酰甘油打开细胞内部膜结(2)钙及肌醇二磷酸作用途径:激素和受体复合物通过GPC 蛋白激活磷酸肌醇酶,催化磷it 道,DAG 激活蛋白激酶产生相应的生理效应。
(3)受体的酪氨酸激酶途径:某些受体本身含有酪氨酸激酶的活性,激素与之结合就激活该酶活性使受体分子的酪氨酸残基磷酸化,通过一系列反应产生相应的生理效应。
(4)固醇类激素受体调节基因转录速度,激素穿过细胞膜于细胞质中的受体结合,进入细胞核内加大转录的速度产生特殊的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