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620汉语之古代汉语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六书

【答案】六书指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汉代学者把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种类型,总称六书。六书说是最早的关于汉字形体构造的系统理论,是后人根据汉字的实际情况,加以客观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之法,而转注和假借则是用字之法。例如:

(1)象形:木、日。

(2)指事:本、末。

(3)形声:徒、芳。

(4)会意:森、相。

(5)转注:“考”“老”相授。

(6)假借:锯类工具“我”假借为表示第一人称的“我”。

2. 郑笺

【答案】郑笺是汉·郑玄所作《<毛诗传>笺》的简称。郑玄兼通经今古文学,他以《毛传》为主,兼采今文三家诗郑笺说,加以疏解。《郑笺》训话主要是字词句的训释,这是学者研究《郑笺》的重点,但《郑笺》也涉及整体内容的训释,关于这点历代学者没有涉及。从分析篇章结构、补释文题主旨、说明史实典故、解释名物制度看《郑笺》整体内容的训释,它从总体上进行了科学的整体的关照与把握,这对后世注释之学是极人的启发。

3. 疏

,【答案】疏是唐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注解形式,又称“正义”是指为经书的传注作官方的注释。

疏一般是先疏正文,再疏注文,先略引被疏的文字,一般是起讫各引两三个字,然后再疏,中间用圆圈隔开。作者不仅解释正文,而且还给前人的注解作注解。如孔颖达等人受唐太宗之命为五

,分别为《周易正义》经作新注,合称为《五经正义》、《尚书正义》、《毛诗正义》、《礼记正义》和

《春秋左传正义》。

4. 平仄

【答案】平仄是指诗文的韵律。它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声调,

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平仄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在古代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剩下了的是平声。自元朝周德清后,平分阳阴,仄归上去。逐步形成阴平、阳平归平,上声、去声归仄,入声取消的格局。

5. 脱文

【答案】脱文是训话学中的一种注解术语,简称“脱”,也称“脱字”。这个属于专指古籍中脱落了文字的现象。例如《诗经·周南·桃夭》孔颖达疏:“此云家人,家犹夫也,犹妇也。”阮元《校勘记》:“‘犹妇’上当脱‘人’字。”

二、解释加点或划线词

6.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

【答案】以为……少,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7. 制,岩邑也,虢叔死焉。 .

【答案】焉:指示代词兼介词,可以译为“在那里”

8. 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踅起。

【答案】乍:忽然。

9.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苏轼《赤壁赋》)

【答案】属:通“嘱”劝酒。

10.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答案】(1)" “阙“掘”,挖掘。

(2)翻译:如果掘地至黄泉,挖一条隧道相见,谁说不是这样呢(谁说这样不行呢)?

11.腹犹果然。 ..

【答案】饱的样子。

12.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答案】怀:思念。

13.於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 .

【答案】揭:高举。

14.夏,楚子使屈完如师。 .

【答案】如:往,到……去

15.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呼? ”

【答案】丈夫:男子的通称。

三、分析题

16.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古今字或通假字,然后写出相应的今字或本字,并解释它们在句子中的意义。

(1)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李斯《谏逐客书》)

(2)诸将皆莫言,详应曰:“诺。”(《史记·淮阴侯列传》)

(3)不务出此,而天下己集,乃谋畔逆。(《史记·淮阴侯列传》)

(4)孤不自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三国志·诸葛亮传》)

(5)边境之臣处,则疆垂不丧。(《荀子·臣道》)

(6)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国中无伪。(《孟子·滕文公上》)

(7)尺蠖之屈,以求信也。(《周易·系辞下》)

(8)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陶潜《饮酒》)

【答案】(1)藉:通假字,“籍”通“借”,暂时把自己的财物给别人使用。

(2)详:通假字,“详”通“佯”,假装。

(3)畔:通假字,“畔”通“叛”,反叛。

(4)信:通假字,“信”通“伸”,伸张。

(5)垂:通假字,“垂”通“陲”,边陲,边疆。

(6)贾:古今字,“贾”后写作“价”。价格。

(7)信:通假字,“信”通“伸”,伸展。

(8)辨:通假字,“辨”通“辩”,辩解,申辩。

17.仔细阅读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全文,分析这首词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是一首忧时感世之作。词中表【答案】辛弃疾《摸鱼儿》一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

层写的是美女伤春、蛾眉遭妒,实际上是作者借此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愤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

(1)内容

此词借春天的衰残来寄托作者的哀时怨世之意,表示了对南宋偏安政局的深切忧虑和无比悲愤,抒写了忠而被谗与爱国壮志难以实现的郁闷与感慨。

词的上片写春意阑珊,以春天即将逝去的花残叶败的景象,喻示南渡后国运衰微的局势; 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