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614建筑史与建筑设计理论之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考研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砖混结构(以墙为主要竖向受力构件的结构)的特点有哪些?
【答案】墙即用来围护,分隔空间,形成空间的垂直面,也用来承受梁,屋架,板传来的荷载,具有双重功能。优点:能就地取材,施工简单,造价低廉,适应于我国大多数地区当前的经济和技术水平。缺点:①烧砖要占用耕地,消耗燃料,与农业发生矛盾,浪费能源,②砌砖劳动强度大,速度慢,不利于实现工业化和提高工效,③砖砌体强度低,墙体厚,增加房屋的自重,减少了房屋的使用空间。
2. 设计要注意什么?
【答案】满足疏散最小宽度、满足功能要求。
一般在公共建筑中专供通行用的过道,宽度常在1.5m 以上,例如旅馆;办公建筑要做到1.5~2m或者更宽些;学校建筑一般为2~3m,医院门诊部为3~4m左右。
3. 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有哪些?
【答案】集散广场, 活动场所, 停车场所 。
4. 简述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关系。
【答案】(1)开敞场地(集散广场)
人流、车流流量大,交通组织复杂,如影剧院. 体育场馆. 铁路客运站等,艺术处理要求较高。
(2)活动场地
如体育馆. 学校、幼儿园等需要设置运动场. 球场. 游戏场等,位置应靠近主体建筑的主要空间及出入口。
(3)停车场地
包括汽车停车场与自行车停车场。位置一般要求靠近出入口并防止影响建筑物的交通与景观,节约用地可以设置地下停车场。
(4)其他场地
如杂务院、锅炉房、厨房等。单独设置出入口,位置尽量隐蔽。
5. 论述河南省博物馆设计理念及空间组合?
【答案】馆区中心部位为主展馆,高45.5米,以元代登封的观星台为外观雏形,建筑平面以正方形为母体,主体建筑便自然演绎而形成了“金字塔”造型。冠部呈方斗状,恰似扬斗以承“甘露”,下接覆地斗以纳“地气”,其中心位置精细设计了一个透明的圆洞。主体建筑蕴含了中国
古文化中地处“天中地心”和“天圆地方”的感念,也有“会宇宙之气,聚天地之灵”的内涵。冠部四周分别镶嵌四神图案,表示古天文学中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天象星座;大斜面从建筑构造的需要加上白色乳钉图案,形似青铜器上的乳钉纹样和传统建筑板门的门钉形状,又是茫茫宇宙满天星的反照,代表了宇宙中数以万计的星座;主体斜面的四周顶部浅蓝色的透明窗及顶部垂直而下的透明采光带,具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磅礴气势。主体建筑造型奇特,其实宏伟,独具现代艺术风格,充分体现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特征。
整个河南博物馆建筑群采用了传统建筑中轴对称、主从有序的布局手法,从总平面上看,四隅分布附属建筑,聚散有致,和谐统一,寓意“九鼎定中原”。建筑群呈四面辐射状,寓意中原文明向四周传播。假如我们从上鸟瞰整个建筑群,则宛若“大鹏展翅”向天飞,主体建筑如大鹏身躯,展馆大门就像大鹏的头部,两侧配楼恰似大鹏的翅膀,后边与文物库房相连的过廊,更是大鹏之尾。整个造型象征着古老中原再现历史的辉煌,经济文化的全面振兴和腾飞。
6. 博物馆设计要点有哪些?
【答案】建筑覆盖率不宜大于40%,并有充分的空地和停车场
博物馆功能上分成四个分区:
陈列区、藏品库区、技术及办公用房、观众服务设施
功能分区应明确合理,使观众流线和藏品运送流线互不交叉,场地和道路布置应便于观众参观集散和藏品装卸运送
陈列区不宜超过四层,二层及二层以上的藏品库和陈列室要考虑垂直运输设备
藏品库应接近陈列室布置,藏品不宜通过露天运送和在运送过程中经历较大的温湿度变化 陈列室、藏品室、修复工场宜南北向布置,避免西晒
7. 论述连续性空间组合几种布置方式的优缺点。
【答案】(1)串联
优点: 流线紧凑,方向单一,简捷明确,观众流程不重复. 不逆行. 不交叉。)
缺点:活动流线不够灵活;容易产生拥挤;不利于单独开放某个展厅;
(2)放射
优点: 参观路线简单紧凑,使用灵活,各个陈列空间可以单独开放。
缺点: 枢纽空间中的参观流线不够明确,容易造成迂回交叉。 环绕枢纽空间的各个陈列厅形成的袋状路线,容易产生停滞不畅的现象。
(3)串联兼通道
优点: 各个主要空间单独连通,又能通过通道间接联系,既有连续性的一面,又有单独使用的一面。布局机动灵活,适应强,可单独开放某个或几个陈列厅,提高空间组合的综合效率。(1分)
缺点: 在布局中易产生加大面积,增加造价,占地偏多等特点。
(4)放射兼串联
优点:布局灵活. 空间组合紧凑. 适应性强,兼备串联. 放射与走道相联系,
缺点:易出现人流大时易拥挤与秩序混乱现象。
(5)综合大厅
优点: 环境开畅通透. 使用机动灵活. 空间利用紧凑. 流动方向自然。
缺点: 需要人工照明和机械通风。
8. 阶梯教室人流疏散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在高等学校中阶梯教室所容纳的人数,小型的为90-150人,中型的为180-270人,大型的为300人以上。
9. 常见的划分空间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1)空间组合中界面的围透,是空透还是封闭一些,两者的效果是迥然不同的,需要依据设计意图而定;
(2)室内空间环境的划分,应根据设计的意图,采用如半隔墙,空花墙,博古架,落地罩或家俱组合等方法,以取得空间之间既分又合,隔而不死的效果;
(3)在公共建筑空间组合中,还应对人流的导向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
10.体育建筑人流疏散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体育馆建筑具有集散大量人流,疏散时间集中的特点,所以在安排人流活动时应设置足够数量的疏散口,以满足安全疏散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