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工业大学管理学院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资产评估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资产评估指南属于资产评估准则框架体系中的第( )个层次。
A.1
B.2
C.3
D.4
【答案】C
【解析】第一层次为基本准则;第二层次为具体准则;第三层次为评估指南;第四层次为指导意见。
2. 在评估过程中,对照各个事物,以确定其差异点和共同点的逻辑方法是( )。
A. 比较
B. 分析
C. 综合
D. 推理
【答案】A
【解析】比较就是对照各个事物,以确定其间差异点和共同点的逻辑方法。事物间的差异性和同一性是进行比较的客观基础。在比较时,需要注意三点:①要注意可比性;②要注意比较方式的选择;③要注意比较内容的深度。
3. 从资产评估资产划分的角度来看,不可确指的资产是指( )。
A. 没有物质实体的某种特权
B. 具有获利能力的资产综合体
C. 不能独立于有形资产之外而独立存在的资产
D. 除有形资产以外的所有资产
【答案】C
【解析】不可特别辨认、不可单独取得,离开企业就不复存在的无形资产,称为不可确指的无形资产,如商誉。
4 运用加和法评估企业价值时,对于持续经营假设前提下的各单项资产的评估, 应遵循( )。.
A. 替代原则
B. 贡献原则
C. 供求原则
D. 预期原则
【答案】B
【解析】贡献原则是指某一资产或资产的某一构成部分的价值,取决于它对其他相关的资产或资产整体的价值贡献,或者根据当缺少它时对整体价值下降的影响程度来衡量确定。
5. 耗竭性资源的主体是( )。
A. 水资源
B. 经济资源
C. 人文社会资源
D. 矿产资源
【答案】D
【解析】耗竭性资源的主体是矿产资源,是经过漫长的地质过程形成的,随着人类的开发利用,其绝对数量有明显减少的现象,是不可再生资源。
6. 某设备的年收益额为10万元,适用本金化率为10%, 则该设备的评估价值为( )。
A.110万元
B.150万元
C.100万元
D.50万元
【答案】C
【解析】P=A/r=10/10%=100(万元)。
7. 在无形资产评估实践中,对法律和合同同时分别规定无形资产的有效期限和受益期限的,但时间长短不同,( )来确定其期限。
A. 依据法律规定
B. 依据合同规定
C. 可按两者孰长原则
D. 可按两者孰短原则
【答案】D
【解析】当法定期限小于有效期限时使用法定期限,当有效期限小于法定期限时使用有效期限。
8. 矿产、地质资源属于( )。
A. 可再生资源
B. 环境资源
C. 不可再生资源
D. 人文社会资源
【答案】C
【解析】耗竭性资源的主体是矿产资源,是经过漫长的地质过程形成的,随着人类的开发利用,其绝对数量有明显减少的现象,是不可再生资源。
9. 在同一市场上具有相同使用价值和质量的商品,应该有大致相同的交换价值,以此确立的评估原则是( )。
A. 贡献原则
B. 资产评估时点原则
C. 预期收益原则
D. 替代原则
【答案】D
【解析】贡献原则主要适用于构成某整体资产的各组成要素资产的评估,它要求要素资产价值的高低要由该要素资产对整体资产的贡献来决定,或者是由当整体资产缺少该项要素资产将蒙受的损失来决定。资产评估时点原则是指在变化的市场中,资产的价值会随着市场条件的变化而不断改变。预期收益原则是以技术原则的形式概括出资产及其资产价值最基本的决定因素,是评估人员判断资产价值的一个最基本的依据。替代原则是指作为一种市场规律,在同一市场上具有相同使用价值和质量的商品,应有大致相同的交换价值。
10.在以下事项中,影响资产评估结果价值类型的直接因素是( )。
A. 评估的特定目的
B. 评估方法
C. 评估程序
D. 评估基准日
【答案】A
【解析】资产评估的特定目的指的是被评估资产即将发生的经济行为。同样的资产,因为评估的特定目的不同其评估价值也不相同。
二、判断题
11.资产评估的对象指的是被评估的资产,它是资产评估的主体。( )
【答案】错误
【解析】资产评估的对象是评估的客体。评估人员是资产评估的主体。
12.资产评估是指对资产在一定时期内的价值进行的评定估算。( )
【答案】错误
【解析】资产评估是对资产在某一时点的价值进行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