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大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730企业管理概论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管理控制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案】管理控制的理论基础是现代科学中具有较强综合性的基础理论,即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

(1)系统论原理

系统论就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探索和揭示系统产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并用逻辑思维和数学语言定量描述系统的一门科学。

管理中的控制职能体现了系统论的基本思想。例如,控制的目的是使计划目标得以实现,这体现了系统的目的性; 在控制过程中要求各种控制活动要有计划,循序渐进,这体现了系统的有序性; 在控制过程中,各种控制活动互相关联,控制活动与组织活动密切相关,这体现了系统的相关性。

(2)信息论原理

信息论主要研究信息获取、存储、传输、处理与利用的相关理论与技术。

管理从信息学的角度看,管理控制过程就是信息获取、加工并利用信息进行管理控制决策的过程。所以,信息论的基本原理成为管理控制的基本原理之一。

(3)控制论原理

控制论主要研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控制规律。

控制论的基本原理在管理实践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实质性成果。控制论原理己经成为管理控制的基本原理之一。

控制论在管理领域应用的主要技术是“功能模拟技术”,又称“黑箱方法”。它根据模型和原型之间的相似关系来模拟对象,并通过模型来研究原型的规律性。管理意义卜的控制正是依据这一技术,通过调整系统的输入条件而影响系统的输出,使之符合管理的目的。

(2)MRPII 的特点

在闭环MRP 完成对生产的计划与控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将企业的生产制造、财务会计、市场营销、采购供应以及信息管理等各个部门纳入整体管理之中,利用计算机网络把生产计划、库存控制、物料需求、车间控制、能力需求、工艺路线、成本核算、采购、销售、财务等功能综合起来,实现企业生产的计算机集成管理,形成MRPII 系统,全方位地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MRPII 系统是站在整个企业的高度进行生产、计划及一系列管理活动的,它通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做出有效的计划安排,把分散的工作中心联系起来进行统一管理。因而,MRPII 是将企业的生产、财务、销售、采购、技术管理等子系统综合起来的一体化系统,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提供数据。成本核算要利用库存记录和生产活动记录:供应计划是建立在生产计划上的按需供应; 生产计划的制定要依赖于销售计划与生产计划大纲; 能力平衡过程是各下作中心的可用能力与

生产计划中的能力需求的平衡过程; 设计部门不再是孤立的,而是与各项生产活动相联系; 产品结构构成控制计划的重要方面,财务成本核算可及时进行,而不再是事后算账。这样,MRPII 系统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实现了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全面控制和管理。

(3)ERP 的特点

ERP 的基本构架和基本逻辑与MRPII 并无本质卜的不同。ERP 系统从功能卜看仍是以制造过程为中心,其核心是MRP ,它体现了制造业的违用模式。

ERP 在MRPII 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向内、外两个方向延仲。向内主张以精益生产方式改造企业生产管理系统,向外则增加战略决策功能和供需链管理功能。这样,ERP 管理系统主要由以下功能子系统组成:

①支持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战略经营系统。该系统的日标是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建立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相适应的战略经营系统,实现基于Intranet/Internet环境的战略信息系统,完善决策支持服务体系,为决策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支持; 完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系统,既面向市场又注重企业内部人员的培训。

②全面成本管理(totalcostmanagement )系统。在一个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价格在竞争中仍旧占据着重要的地位。ERP 的全面成本管理系统的作用和目标就是建立和保持企业的成本优势,并山企业成本领先战略体系和全面成本管理系统予以保障。

2. 何谓工作分析? 它的作用是什么? 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收集工作分析信息?

【答案】(1)工作分析的定义

工作分析是对组织中某个特定工作职位的日的、任务或职责、权力、隶属关系、工作条件、任职资格等相关信息进行收集与分析,以便对职位的工作做出明确的规定,并确定完成该工作所需要的行为、条件、人员的过程。

这个过程通常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确定工作的任务是什么; 二是从技能和经验的角度确定应该招聘哪些类型的人来承担这一工作; 三是形成书面文件,即工作说明书和工作规范

(2)工作分析的作用

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规划的基础,它提供的信息有助于企业招聘合格的员工,有助于确定员工的绩效考核标准,有助于确定实现公平报酬,有助于加强对员工的技能培训,确保所有的工作职责都落实到人。

(3)工作分析的方法

①资料分析法。为了降低工作分析的成本,应当尽可能利用现有资料。这样就能对每项工作的任务、责任、权力、工作负荷、任职资格等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进一步调查奠定基础。

②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获取工作信息的一种比较好的力一法,经过精心设计的调查问卷可以获得大量关于工作分析的信息。问卷调查法的优点是:调查面广; 成本低、速度快; 规范化、数据化。缺点就是问卷设计较费时、费力。

③访谈法。在收集工作分析信息进行访谈时,可采用尸种方式:对员工进行个人访谈; 对同工种员工进行群体访谈; 管理层访谈。

访谈时可拟订一份具有指导性的提纲,围绕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性质与范围和所负责任等内容进行。

④观察法。这是指在工作现场运用感觉器官或其他工具,观察员工的工作过程、行为、内容、特点、性质、工具、环境等并用文字或图表形式记录下来,然后进行分析与归纳总结。观察法适用于标准化的、以体力活动为主的工作。

⑤现场工作日记法。这种方法要求员下每天记现场下作日记,将自己所从事的每一项活动按照时间顺序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这样就可以提供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作图景。

3. 运输与配送的区别和联系?

【答案】运输是指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配送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1)运输与配送的区别

①活动范围不同

运输是在大范围内进行的,如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城市之间等; 配送一般仅局限在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范围之内。

②功能上存在差异

运输是实现以大批量、远距离的物品位置转移为主,在运输途中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存储功能; 配送以实现小批量、多品种物品的近距离转移为主,但同时要满足用户的多种要求,如多个品种、准时到货、多个到货地点、小分量包装、直接到生产线、包装物回收等。为了满足用户的上述要求,有时需要增加加工、分割、包装、存储等功能,因此配送具有多功能性。

③运输方式与运输工具不同

运输可采用各种运输工具,只需根据发货地点、时间要求、到货地点以及经济合理性进行选择即可; 配送则由于功能的多样化,运输批量小、频率高,主要是以汽车或小型汽车为主。

(2)运输与配送的联系

①运输和配送有着紧密的联系。运输活动必须通过运输工具在运输线路上移动才能实现物品的位置移动,它是一种线路活动; 配送以送为主,属运输范畴,也是线路活动。

②运输与配送具有互补关系,运输再配以搬运、配送等活动,就能圆满完成改变空间状态的全部任务。

4. 各种运输服务方式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的对比如表所示:

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