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疆师范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之社会研究方法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基本概念
1. 因变更
【答案】因变更即因变量,我们把那种由于其他变量的变化而导致自身发生变化的变量叫做
,并用y 来表示。我们用““因变量””表示“引起”或“导致”。当一个变量影响另一个
变量,或者说一个变量的变化“引起”或“导致”另一个变量的变化时,就形成了某种因果关系。比如; “高的受教育程度倾向于低的生育率”。在实验研究中,因变量则是受实验刺激影响而变动的变量。在调查研究中,因变量多为行为或态度变量。
2. 信度
【答案】信度即可靠性,它是指采取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进行测量时,其所得结果相一致的程度。即是指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测量工具能否稳定地测量所测的事物或变量。信度分为再测信度、复本信度和折半信度三种基本类型。
3. 内容分析
【答案】内容分析是20世纪才开始兴起的一种新的文献研究方法,是指对各种信息传播形式的明显内容进行客观的、系统的和定量的描述与分析的一种研究技术。研究者所分析的只是这些外在的、表面的内容,而不是内容的深层解释。“进行客观的、系统的”描述,意味着内容分析是一种规范的方法。它要求研究者根据预先决定的计划,采取一定的规则,按照一定的步骤来进行。而“定量的”描述则说明内容分析方法的基本性质。它意味着,在内容分析中,其基本目标通常是决定内容中某一项目的频数,或者决定某一类别在整个内容中所占的比例等等。
4. 实验
【答案】实验是指一种经过精心的设计,并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通过操纵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实验的基本目标是决定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在实验过程中,研究者通过引入(或操纵)一个变量(即自变量),以观察和分析它对另一个变量(即因变量)所产生的效果。从方法论上看,实验是定量研究的一种特定类型,在检验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方面,实验研究具有最强大的力量。
实验有着三对基本要素:
(1)自变量与因变量;
(2)劝前测与后测:
(3)实验组与控制组。
5. 实验刺激
【答案】实验刺激是实验中研究者对实验组实施前后测之间通过操纵引入的变量,又称自变量。实验中的自变量通常都是二分变量,即它通常只有两个取值:有和无,即给予实验刺激或不给予实验刺激。
6. 效度
【答案】测量的效度又称测量的有效度或准确度。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测量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要测量的变量属性的程度,或者说能够准确、真实地度量事物属性的程度。效度是指测量标准或所用的指标能够如实反映某一概念真正含义的程度。当一项测量所测的正是它所希望测量的事物时,说明这一测量具有效度,或者说它是一项有效的测量; 反之,则称为无效的测量或者测量小具有效度。测量的效度具有表面效度、准则效度和构造效度三种不同的类型。
二、判断并改错
7. 正态分布的均值是0,标准差是1。
【答案】错误
【解析】标准正态分布的均值是0,标准差是1。
8. 一个好的估计值应当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大以更大的概率去接近被估计参数的值,这指的是估计值的有效性。
【答案】错误
【解析】如果随着容量增加,统计量的值越来越接近总体参数,那么主要的统计量就是与总体参数一致的估计量,样本容量越大,估计量的一致性越可靠,这是估计值的相合性。
9. 在假设检验中,拒绝原假设时容易犯纳伪的错误。
【答案】错误
【解析】第二类错误(II 类错误)也称为错误,是指虚无假设错误时,反而接受虚无假设的情况,即没有观察到存在的处理效应。是拒伪的错误
10.如果用t 检验方法来检验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是否显著,通常表明这两个变量都是定类变量。
【答案】错误
t 检验要求:①被检验总体成正态分布; ②样本须是随机抽取的; ③变量应为定距尺度的变量。
11.对某一特殊人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称为同期群研究; 对同一组人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称为同组研究。
【答案】正确。
12.相关关系是研究变量间的非确定性关系,而回归关系则是研究变量间的确定性关系。
【答案】正确
三、计算题
13.为研究饮食习惯与地区的关系,共随机抽样了100人,调查结果如下:
(1)将下面的表格抄录在答题纸上并计算(2)该了检验的自由度d..f.=?
(3)己知该交互表的
【答案】(1)
,相应的检验所需要的期望频次。 。可得出什么统计结论? (4)请计算(Lambda )系数,并说明其含义。
(2)由题意,自由度
(3)由题意,
(4)由题意有:
习惯的不同,可以减少预测误差的25%。
。 ,说明饮食习惯和居住地区的差异有关系的。 。说明用地区去解释饮食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