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基本概念
1. 匹配
【答案】匹配是研究者为了创造出实验所需的两组相同的对象而采用的方法之一,是指依据各种标准或特征,找出两个完全相同或几乎完全相同的实验对象进行配对,并将其中一个对象分到实验组,而将另一个对象分到控制组的方法。
匹配的缺点如下:
在某种意义上,匹配的方法是基本无用的一一因为匹配的目标是要使两组对象在所有方面都相同,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无法做到这一点。
困难来自三个方面:
(1)现实中往往会没有足够的对象供实验选择。因为随着需要相同的变量的数目逐渐增加,现实中符合条件的对象其数目将急剧减少。
(2)研究者只能对意识到的对因变量可能有影响的变量上进行匹配。而实际社会生活中还有更多没有被研究者意识到的因素可能对因变量有影响。
(3)人们的有些特征在实践上是很难测量的,或者说是很难操作化为具体的、可观测的指标。
2. 前测
【答案】前测是实验研究中在对实验组给予实验刺激之前进行的测量。研究者通过比较前测和后测的结果,来衡量因变量在被给予实验刺激前后所发生的变化,反映实验刺激(自变量)对因变量所产生的影响。这种测量既可以是一次自填式问卷调查,也可以是一项态度测验。
3. 古典实验设计
【答案】经典实验设计又称古典实验设计,或双组前后测模式,是指最基本同时也是最为标准的实验设计。其包含了实验设计的全部要素: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自变量(实验刺激)、因变量,以及随机指派。经典实验设计的实施步骤包括:①随机指派实验对象到实验组和控制组; ②对两个组的对象同时进行第一次测量,即前测; ③对实验组给予实验刺激,但不对控制组实施这种刺激; ④对两个组的对象同时进行第二次测量,即后测; ⑤比较和分析两个组前后两次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别,得出实验刺激的影响。
4. 因变更
【答案】因变更即因变量,我们把那种由于其他变量的变化而导致自身发生变化的变量叫做
,并用y 来表示。我们用““因变量””表示“引起”或“导致”。当一个变量影响另一个
变量,或者说一个变量的变化“引起”或“导致”另一个变量的变化时,就形成了某种因果关系。比如; “高的受教育程度倾向于低的生育率”。在实验研究中,因变量则是受实验刺激影响而变动
的变量。在调查研究中,因变量多为行为或态度变量。
5. 理论
【答案】理论是指以系统化的方式将经验世界中某些被挑选出来的方面概念化并组织起来的一组内在相关的命题。
理论具有三方面特征:
(1)理论源于经验;
(2)理论是一种抽象的、系统的认识;
(3)理论的目标是对经验现实做出解释。
社会研究中的理论通常是指“一组具有逻辑关系的假设或命题”。这些假设或命题可能属于同一层次,也可能属于不同的层次。大多数的理论,往往具有两层以上的假设或命题。较低层次的假设或命题可以由较高层次的假设或命题演绎或推论而来,而这种推论所依据的则是逻辑法则。
6. 再测信度
【答案】对同一群对象采用同一种测量,在不同的、时间点先后测量两次,根据两次测量的结果计算出相关系数,这种相关系数就叫做再测信度。再测信度的缺点是容易受到时间因素的影响,即在前后两次测量之间的某些事件、活动的影响,会导致后一次测量的结果客观上发生改变,使两次结果的相关系数不能很好地反映两次测量的实际J 清况。
7. 控制组
【答案】控制组又称对照组,它是各方面与实验组都相同,但在实验过程中并不给予其实验刺激的一组对象。控制组的作用是向我们显示,如果不接受实验刺激那样的处理,那么实验组将会发生什么。在实验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不仅观察接受实验刺激的实验组,同时他们也观察没有接受实验刺激的控制组。并通过比较对这两组对象的观察结果,来分析和说明实验刺激的作用和影响。
8. 问题的重要性
【答案】问题的重要性,即研究问题所具有的意义或价值。即一项研究问题所具有的用途或用处。对于不同的研究问题来说,研究的意义或价值会有大有小。而这种意义或价值既可以是理论方面的,也可以是实践方面的,或者是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兼而有之的。
二、论述题
9. 结合一项你最熟悉的社会学理论来扼要介绍什么是理论,并结合实例论述理论对于经验研究的作用。
【答案】(1)科塞的社会冲突论
科塞认为,弹性比较大,比较灵活的社会结构容易出现冲突,但对社会没有根本性的破坏作用,因为这种冲突可以导致群体与群体间接触面的扩大,也可以导致决策过程中集中与民主的结
合及社会控制的增强,它对社会的整合和稳定起着积极的作用。相反,僵硬的社会结构采取压制手段,不允许或压抑冲突,冲突一旦积累、爆发,其程度势必会更加严重,将对社会结构产生破坏作用。为此,科塞提出,要建立完善的社会安全阀制度,这种制度一方面可以发泄积累的敌对情绪,另一方面,可以使统治者得到社会信息,体察民情,避免灾难性冲突的爆发,破坏社会整个结构。
(2)理论是以一种系统化的方式将经验世界中某些被挑选的方面概念化并组织起来的一组内在相关的命题。理论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①理论来自于经验的实践;
②理论是一种抽象的、系统的认识;
③理论的目标是对经验现实作出解释。
(3)理论对于经验研究的作用
①理论指导研究的方向
在进行一项经验研究时,理论可以告诉研究者现实中哪些事实是与研究有关的,理论可以指导研究者去收集特定的事实,对于解释性研究就更是如此。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同一种现象,当不同的研究者用不同的理论作指导去进行观察时,他们各自所看到的“相关事实”是不同的。这种不同并不意味着由这些事实所得到的结论一定是相互矛盾的,相反,正是由于这些源于不同理论的不同视野关注到现象或问题的不同方面,产生出不同的相关事实,使得人们对问题或现象的认识更加全面。
②理论提供研究的解释
在资料的分析过程中,理论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在相关变量的选择方面,为什么
用变量
与变量进行相关分析,
而不用变量
做相关分析,而不选用变量与进行分析;
或者为什么是选取变量来与y 做相关分析,都与研与变量
究者所依据的理论有关; 还有对变量之间相关关系及因果关系的判断和解释等等,也都离不开理论框架的指引和正确的逻辑分析。
③总的来看,理论通过对研究提供有显著意义的指导,通过将基本过程相似的分散结果进行合适的联系,以及通过对所观察到的各种现象、各种联系提供一种解释,大大地增加了研究成果的价值和意义。可以说,一项研究越是被系统的理论所指引,它的结果就越可能对知识的发展和进一步的累积做出贡献。
10.请根据问卷设计的相关知识找出下面这份调查问卷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解释。
同学:
您好! 我是北京科技大学社会学系的研究生,目前我们正在做一个关于工科硕士从事科研事业的意愿调查,该问卷所有选项没有对错、好坏之分,仅供此次研究使用。我们将采用匿名方式,绝不泄露您的隐私,也不会对您造成任何负面影响。请您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这对本研究很重要,衷心感谢您的支持与合作!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