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实现从意义建构到数学素养形成的探究

关键词:意义建构;数学素养;教学策略;案例分析

  摘要


 摘 要

     目前,国内外对“建构主义学习观”与“数学素养”的研究虽然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有些成果仍有一定的局限性。意义建构包括经历过程、感受意义、形成表象、自我表征等,意图在于感知数学。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初中生更有效地开展意义建构,让学生体验、感知数学的发现、发展过程?在意义建构下对学生数学素养形成的研究是数学教育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是提高数学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数学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准确理解数学素养的概念内涵,认真分析数学素养的培养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尽管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了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性,但并没有给出数学素养的涵义,所以厘清数学素养的涵义,研究它的培养策略就成为了中学数学教育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采用了文献法、案例分析法,以国内外学者对数学素养的研究为基础,分析了数学素养的特点,然后结合数学教育的相关理论给出了数学素养的内涵和构成要素。而后又分析了初中生的数学素养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了培养初中生数学素养的教学策略,并给出了实际教学案例。主要研究了以下问题:

     (1)数学素养的涵义。数学素养应该包括数学知识、数学应用、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的思维和数学精神素养。(2)意义建构下数学素养形成的教学策略:在真实的情境中建构数学知识;以多样化的数学活动为载体,引领学生的体验、感悟、反思和表现;转变师生关系为主要手段,组织调节好课堂教学;以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为依据,搭建教材与真实世界间的联系。(3)实际教学案例分析。

    本文总共四章。第1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研究的意义,本文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章是探究的理论基础。通过对文献资料进行梳理与总结,分析了数学素养的特点,然后结合数学教育的相关理论给出了数学素养的内涵和构成要素,为本文的写作提供指南。第3章是意义建构下数学素养形成的教学策略及案例分析。主要分析了初中生的数学素养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了培养初中生数学素养的教学策略,并给出了实际教学案例。第4章是结论与反思。这部分围绕本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给出了研究的结论,并指出本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关键词:意义建构,数学素养,教学策略,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