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地理学是一门以资源与环境、人口与社会等要素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等综合性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学科。地理学以人地关系为研究主线,从环境和区域两个视角来研究人类生存的地球表层,具有宽视角、多尺度、区域性、综合性、生活性等特点,地理环境是我们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生存空间,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学习地理学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更好地创建我们美好的未来家园 。“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是《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最基本的理念之一,这个理念不仅充分肯定了地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更是在大力倡导初中地理教学要突出“生活性”。因此,在初中学段的地理教学中,突出“生活性”是势在必行、大势所趋。而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突出“生活性”,如何把初中地理教学确实贴近学生生活、走进学生生活、联系学生生活,如何让学生在“生活性”地理教学中掌握并熟练应用关系到其生活及生存发展的地理知识和地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视角、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就成为当下所有的初中地理教学工作者们需要重点思考的内容和努力研究的方向 。
首先,本文论述了初中地理教学突出“生活性”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指出初中地理教学突出“生活性”的必要性、可能性和重要性。“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 ,初中地理教学中所涉及的内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各种经济活动有着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在初中阶段的教学,尤其是地理学科,更应当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而让我们的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对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 。
其次,本文界定了初中阶段的地理学科教学突出“生活性”的内涵:初中阶段的地理学科,有很多教学内容是来自于生活的,所以要对生活有所反映;初中阶段的地理学科,其教学过程和教学目的都是要高于生活的,所以要能为生活服务;初中地理教学的目的是为了生活,所以要会规划美好未来的生活。笔者经过对国内与外的相关文献学习后,也有了些思考。国外初中地理教育在突出“生活性”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均领先于我国。我国的相关理论研究目前还处在中级阶段,在教学实践中更是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本文指出:要想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突出“生活性”,需要从设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过程、学生学习评价等多方面加以探索、实践。
第三,本文对初中地理教材中体现“生活性”的教材文本做了归纳分析,并从实践探索的角度,展示了三个实践案例,希望能借此总结初中地理突出“生活性”教学的经验。此外,综合分析问卷调查的结果、对比实验的成绩后,总结证明在初中教育阶段,地理教学积极探索“生活性”教学,不仅针对性较强、具有有效性,而且可操作性强,推广价值较高。
在文章的结尾处,本文指出: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是党中央对教师的要求 ,也是新时代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初中地理教学突出“生活性”的教学方式正是顺应时代需求的一种教学模式,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初中地理教学突出“生活性”研究的探索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