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浙江财经大学行政管理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行政系统的界限

【答案】行政系统的界线是把行政系统从外部环境中分离出来,又把二者联系在一起,从而使之既相区别,又彼此关联的中介环节。具有两种功能:①抵抗外界环境的干扰,以保持行政系统的独立性; ②过滤来自外部环境的投入和行政系统自身的产出,以维持行政系统的生存与运转。

2. 行政组织与民间组织的区别; 行政组织与民间组织

【答案】(1)行政组织和民间组织的定义

行政组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行政组织,除政府行政组织外还包括立法、司法、企业、事业等部门及社会团体中有行政职能性质的机构。狭义的行政组织,则专指为推行政务,依据宪法和法律组建的国家行政机关体系,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政治性与社会性、法制性与权威性、系统性与动态性的特征。

民间组织是自愿组成,为实现共同意愿,按照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民间组织必须到政府部门申请登记,经核准后方可进行活动。

(2)行政组织和民问组织的联系和区别

①行政机关是按宪法和法律程序组建的。它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行使国家行政权,对其管辖内的社会团体具有约束力。而在我国境内的民间组织,不具有国家权力的属性,各民间组织必须依照规定到当地民政部门申请登记,经核准登记后,方可进行活动。各民间组织的章程、规定等,不得与宪法和法律相抵触,且仅对其组织成员有约束力。

②对于民间组织的合法活动,行政机关应予以支持,使其更好地表达和维护各自所代表的群体利益,更好地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民间组织作为行政组织的有效补充,在公共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极大地减轻了行政组织的负担,两者应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

3. 伍德罗,威尔逊《行政之研究》

【答案】伍德罗·威尔逊,美国著名学者,曾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和校长,后任美国新泽西州州长和美国第二十八任总统。1887年,他在美国哥伦比业大学《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的《行政学之研究》一文被认为是行政学发端的标志,威尔逊也因此被认为行政学的创始人。威尔逊认为:

①传统的论证主要集中在政治过程方面,而对如何实施法律则注意不够,所以应当把研究的重点放到行动的政府方面,即放到政府行政管理力一面。

②要发挥和实现政治的功能,就必须纯洁政府的组织机构,加强执行,提高行政效率。

③国家的权力主要掌握在决定政治的议会和执行政治的行政部门手中,因此就从结构上否定了三权分立的学说,提出了政治与行政的两分法。这一观点后来被古德诺发展成系统的理论,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④一个良好的政府应有两大支柱,即坚强有力的政务官和效能精干的文官。此外,威尔逊还论及创造精神、行政责任、文职官员培养等问题。尽管《行政学之研究》并未涉及行政学的基本框架,一也未规定其基本范畴,但因其拟定了行政学的内涵,因而奠定了行政学的基础。

4. 辞退

【答案】辞退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据有关法律规定,通过法定程序,在法定管理权限内解除公务员职务关系的一种法律行为。国家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辞退:

①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

②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

③因单位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

④旷工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15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30天的;

⑤不履行国家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国家公务员纪律,经多次教育仍无转变,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的。

5. 行政立法权限

【答案】行政立法权限,是关于行政机关立法权限的明确规定,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机关)与国家行政机关之间的立法权限划分和享有行政立法权的国家行政机关之间,主要是指国务院与国务院各部委之间、国务院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立法权限划分。亦即哪些事项应由哪级机关制定、颁布法规。换言之,哪些事项应由法律来规定,哪些事项应由其他形式的法规、规章来规定。目前我国法规(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与法律区别的标准是颁布的机关不同,因而它们在调整对象和范围上应当有所区别。应当山法律规定的事项必须经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法律,而不得由行政机关或其他机关制定法规或规章; 应当由行政机关的规章来规定的事项也不应由立法机关以法律形式来规定。

6. 职权立法

【答案】职权立法指政府行政机关根据管理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的职权所进行的立法。这种职权立法是国家宪法、法律的具体化,它本身不能创设实体上的权利与义务。重大的程序,包括行政程序和行政诉讼程序民都必须由法律规定,政府行政机关只能根据法律所创设的程序规范作出补充性和具体化规定。因此,政府职权立法要根据宪法和法律而规定。是一种执行性的立法活动。如对行政处罚,法律可赋予行政机关以行政处罚权,并对人身和重大财产权方面的处罚的种类、应用、幅度,以及执行机关和主要程序作出规定; 当政府依职权立法所指定的行政规范不能为自己创设这种权利,也不能做出对人身的处罚或财产的重大处罚,而只能是在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具体规定行政处罚的细节和程序,即把法律对行政处罚的规定加以具体化。同时,这种职权立法,

必须以政府行政机关的职权范围为限,不能超越。

7. 公共领导

【答案】公共领导由“公共”和“领导”两部分构成。公共领导是强调具有“公共性”的领导,是指公共部门,特别是政府职能部门在公共管理过程中,为了实现公共利益,体现公共精神而进行的高层次管理活动。公共领导是社会主义中国现代行政领导发展的趋向,也是为之奋斗的目标。其内涵有:①公共领导是具有“公共”精神的领导; ②公共领导是政治或政策型领导:③公共领导是战略型领导:④公共领导更关注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8. 行政管理内部监督

【答案】行政内部监督,这是由行政机关内部形成的监督系统进行的监督制度,即从国务院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成统一的相对独立的行政系统实行的监督。可分为一般监督(指上级行政机关根据行政层级隶属关系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业务监督(分两种,一是上级对下级的业务监督,又称主管监督; 二是部门之间的业务监督,又称职能监督)、专门监督(是山政府设立的专门机关独立行使监督权,对所有部门的行政工作实行专业性分工的监督,如行政监察,审计监督等)。

二、简答题

9. 简述政策评估的类型。

【答案】政策评估作为政策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有两个很重要的任务:①确认政策到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并对其进行描述; ②用一系列衡量标准和方式去评估政策的效果。其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1)从评估组织的活动形式上看,分为正式评估与非正式评估

①正式评估。是指采用描述性的方式来获取关于政策运行结果方面可靠而有效的信息的一种评估力式。它对运行结果的评估是建立在政策计划目标已经被政策制定者和计划管理人员正式宣布的基础上的。它的主要假设是:正式宣布的目的或目标是这些政策或计划价值的恰当测度。

正式评估是主要针对评估者、评估形式和评估内容而定,它要求有正式的评估人员、经费和设施方面的保证,能够掌握较为充分的评估程序,采取科学严谨的评估手段进行评估。正式评估中需要按照事先制订的完整的评估方案,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和内容执行。

正式评估的主要形式包括“总体评估”和“形成评估”两种。

a. 总体评估适用于原本就结构良好的政策问题,其目的在于检测政策方案实行一段时间之后的结果;

b. 而形成评估则是对政策方案作持续的监控。

②非正式评估。是指对评估者、评估形式和内容不做严格规定,对评估的结论也没有必须的要求,团体和个人可根据本身所掌握的情况和信息,对政策的各方面加以分析和评价。非正式评估一般不占主导地位,但它可视为是对正式评估的必要准备,也是对正式评估的重要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