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厦门大学化学系827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将苯酚溶液调至强碱性后发现,其

A. 向短波方向移动 B. 向长波方向移动 C. 不移动,但峰值下降 D. 均无改变 【答案】B

【解析】紫外吸收光谱是由电子跃迁产生的,应从电子结构的角度去考虑。因苯酚为弱酸性物质,当溶液调至强碱性时,苯酚以负离子形式存在,氧原子上增加了一对能与苯环共轭的孤对电子,所以使吸收带向长波方向移动。

2. 用来标定NaOH 溶液的基准物质最好选用( )。

A. 邻苯二甲酸氢钾 B.

C. 硼砂 D.

【答案】A

较其在酸性介质中( )。

3. 极谱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 电化学极化的存在 B. 电极表面附近产生浓差极化 C. 溶液中被测物质向电极表面扩散 D. 滴汞表面的不断更新 【答案】B

【解析】在极谱分析过程中,虽然上述四种情况都存在,但极谱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电极表面附近产生浓差极化。

4. 用EDTA

溶液连续滴定

A.pH=2时滴定

时,可在下列条件下进行( )。

第 2 页,共 36 页

pH=4

时滴定

B.pH=l时滴定C.pH=2时滴定D.pH=2时滴定【答案】C

pH=4时滴定

,pH=4时返滴定,PH=4时间接法测

5. 在重量分析中,误差的主要来源之一是( )。

A. 同尚子效应 B. 沉淀的溶解 C. 盐效应 D. 酸效应 【答案】B

6. 要获得较高丰度的分子离子峰,可采用( )。

A. 电子轰击源 B. 化学电离源 C. 场离子源 D. 火花源 【答案】C

7. 现需用EDTA 滴定法测定某水样中 的含量,则用于标定EDTA 的基准物质应为( )。

A. B. C.Zn D. 【答案】D

8. 玻璃膜钠离子选择电极对钾离子的选择性系数为0.002, 这说明电极对钠离子的敏感性是钾离子的( )倍。

A.0.002 B.500 C.2000 D.5000 【答案】B

【解析】

电极对

的敏感性是

的500倍。

9.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气态原子对光的吸收符合( ),即吸光度与待测元素的含量成正比而进行分析检测的。

A. 多普勒效应

第 3 页,共 36 页

B. 光电效应 C. 朗伯-比尔定律 D. 乳剂特性曲线 【答案】C

【解析】物质对光的吸收均服从朗伯-比尔定律。

10.在极谱分析中,存在一些干扰电流。其中迁移电流可通过( )方法消除。

A. 在溶液中加入支持电解质 B. 加入表面活性剂 C. 电位扫描尽量在

D. 在试液中通入惰性气体,或加入【答案】A

前完成 抗坏血酸等

二、简答题

11.作为基准物质的试剂应该具备哪些条件?标定下列标准溶液分别选用的基准物质是什么?

【答案】(1)作为基准物质的试剂应该具备的必要条件是答:组成与化学式相符;纯度>99.9%; 化学稳定性好;有较大的摩尔质量。

(2)标定题目中所给标准溶液选用的基准物质依次是

12.F 检验法、t 检验法的区别与联系及应用范围。

【答案】F 检验法通过比较两组数据的方差,以确定它们的精密度是否有显著性差异的方法;t 检验法通过两组平均值的比较或平均值与标准值的比较判断两组数据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13.紫外吸收光谱中主要的跃迁类型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答案】紫外吸收光谱中主要的跃迁类型及其特点如下:

14.

淀,为什么所得沉淀的类型不同?

【答案】因为5.5, 所以虽然两者的

和形成晶核的临界均相过饱和比为1000, AgCl 的临界均相过饱和比则为基本相等,但当加入沉淀剂时

第 4 页,共 36 页

两者的相差不大,但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沉

不易超过其Q/S, 不致产生太多的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