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641地理教育综合之自然地理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什么是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答案】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条件下,经过人类的干预把自然生态系统分别改造为农业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它们以人为核心,以自然环境为基础,进行频繁的社会和经济文化活动,并且彼此结合共同形成一个复杂的整体。

(1)农业生态系统

农业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和地区内,人类从事农业生产,利用农业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与生物种群之间的关系,在人工调节和控制下,建立起来的各种形式和不同发展水平的农业生产体系。与自然生态系统一样,农业生态系统也是由农业环境因素、绿色植物、各种动物和各

种微生物四大基本要素构成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系统,具备生产力、稳定性和持续性三大特性。

(2)城市生态系统

按人类的意愿创建的一种典型的人下生态系统。其主要的特征是:以人为核心,对外部的强烈依赖性和密集的人流、物流、能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科学的城市生态规划与设计能使城市生态系统保持良胜循环,呈现城市建设、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协调发展的格局。

2. 简述气候系统的主要成分和特征。

【答案】气候系统的主要成分和特征描述如下:

(1)大气圈

大气圈是气候系统的主体,也是系统最易变化和最敏感的部分。大气的影响多与动力学有关,但大气的动能和气候系统的总能量相比微不足道,所以在气候形成与气候变化中,大气以外的其他成员如海洋,冰雪,路面等的物理状况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大气的热}h}}h}小,对外界热量变化的特征响应时间或热力适应时间估计为1个月左右,即大气依靠将热量向垂直和水平方向输送,可在一个月左右调整到一定的温度分布。

(2)海洋

海洋是气候系统的热量储存库,穿过大气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约有80%被海洋吸收,然后通过长波辐射,潜热释放及感热输送等形式传输给大气。同时洋流把赤道地区多余的热量输送到极地,对维持地球高低纬度能量平衡起着重要作用,海洋热力和动力学惯性使它具有“低通滤波”的作用,其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平滑过程”,有利于气候系统中缓慢运动的维持和发展,深层海洋的热力调整时间为世纪尺度。

(3)冰冻圈

冰冻圈包括全球的冰层和积雪,计有大陆冰盖,高山冰川,地面雪被,多年冻土,海冰,湖

冰和河冰。目前全球约有10.6%被冰覆盖。雪被和海冰季节变化显著,冰原的反应则缓慢的多,冰原的体积和范围要在数百年到数百万年内才有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与海平面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地球热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

(4)陆面

陆面指山脉,地表岩石,沉积物,土壤等。陆地位置,高度和地形发生变化的时间尺度,在气候系统的所有组成部分中最长,在季节,年际以致10年尺度的气候变化中可以忽略。但是地表土壤作为大气微粒物质的重要来源之一,在气候变化中有重要作用,而土壤又会随气候和植物的状况而变化。

(5)生物圈

生物圈是地球生命物质构成的圈层,包括陆地和海洋中的植物,空气,海洋和陆地生成的动物,以及人类本身,生物圈的各部分变化特征时间显著不同,总的来说比较缓慢,它不仅对气候敏感,也影响气候。

3. 矿物的鉴定依据有哪些? 举例说服如何进行矿物的鉴定。

【答案】矿物是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理化性质的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矿物的鉴定依据有;

(1)形态

①矿物的单体形态

分为三种类型:一向延伸型,二向延展型,三向等长延伸型。

②矿物的集合体形态

粒状;片状、鳞片状、针状、纤维状、放射状;致密块状;晶簇;杏仁体和晶腺;结核和鲡状体;钟乳状、葡萄状、乳房状;土状体;被膜。

(2)光学性质

①颜色矿物吸引了白光中某种波长的色光后(黄、绿、红)所表现出来的互补色;对各种色光吸收均匀,即黑色或灰色;基本上都不吸收即白色。

②条痕

条痕是矿物粉末的颜色。它对于某些金属矿物具有重要的鉴定意义。如赤铁矿有赤红、铁黑或钢灰色,但其条痕则总为樱红色,比较稳定。透明矿物的条痕都是近白色,无鉴定意义。

③光泽

矿物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根据反射能力强弱分为: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非金属光泽(金刚光泽、玻璃光泽、脂肪光泽、珍珠光泽、丝绢光泽、土状光泽)。

④透明度

矿物透过可见光的能力。指显微镜下,薄片(3hm 厚)的透光性。一般地,非金属矿物都是透明矿物,金属矿物为不透明矿物,有些金属矿物为半透明矿物。

(3)力学性质

①硬度(相对硬度)

硬度是指矿物抵抗外来机械作用力(如刻画、压人、研磨等)侵入的能力。矿物学中最常用的是莫氏硬度,它是通过与具有标准硬度的矿物相互刻划比较而得出的。矿物的硬度与晶体结构中化学键型、原子间距、电价和原子配位等密切相关。

②解理

在外力的作用下,矿物晶体按一定方向破裂并产生光滑平面的性质叫做解理。分为:最完全解理、完全解理、中等解理、不完全解理、极不完全解理(无解理)。

③断口

矿物受力破裂后所出现的没有一定方向的不规则的断开面叫做断口。断口出现的程度是跟解理的完善程度互为消长的。

④弹性和挠性

矿物受力变形、作用力失去后又恢复原状的性质,称为弹性。矿物受力变形、作用力失去后不能恢复原状的性质,称为挠性。

⑤脆性和延展性

矿物受力极易破碎,不能弯曲,称为脆性。矿物受力发生塑性变形,这种性质称为延展性。 (4)以石英为例进行矿物的鉴定

①首先通过石英的光学性质进行鉴定,纯净石英无色透明,含杂质者分别呈不同颜色,晶面具有玻璃光泽,贝壳状断口为油脂光泽。

②再通过力学性质进行鉴定,没有解理硬度较大

③再通过形态进行鉴定,发育单晶并形成晶簇,或为致密块状、粒状集合体。

4. 试从地理环境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角度证明地理圈中包含着土壤圈。

【答案】(1)土壤圈是地球表层系统的组成部分,它处于地球表层不同圈层界面及其相互作用的交叉带,是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的中心环节,也是结合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的纽带,既是它们长期共同作用的产物,又是对地球圈层的支撑。

(2)土壤圈与其他圈层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成为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环境要素,它不仅受到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和水圈的制约,而且它反过来又对这些圈层产生影响。

①土壤圈支持生物过程,提供生物所需的养分和水分;

②影响大气圈的化学组成,吸收氧气,释放CO 2、CH 4、H 2S 、N 2O 等;影响降水在陆地和水体的重新分配,关系水循环和水平衡;

③是地球的保护层,减少岩石圈遭受各种外营力的破坏,关系地质循环。

综上所述,土壤圈与地球的其他圈层相互作用,土壤与各地理环境要素相互联系,所以说地理圈中包含着土壤圈。

5. 黄河长江的水文特征和其水资源利用异同点及原因。

【答案】(1)我国常以河流径流的年内动态差异为标志将河流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