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棕色田鼠(Microtus mandarinus)社会行为学研究

关键词:棕色田鼠,繁殖和发育,双亲行为,个体间行为,配偶选择,亲缘识别,近亲回避,社会组织,反捕食,发声频谱分析,婚配制度

  摘要

  社会行为是动物行为生态学的基本内容之一,而动物的婚配制度及社会组织是动物社会行为的主要研究内容,对透视动物生活史对策及其适合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动物的社会行为研究包括婚配制度、双亲行为、配偶选择、巢区、扩散模式、个体的优势度、竞争及社会通讯等。而婚配制度及社会组织研究是动物行为生态学中最重要的方面坚固耐用为使繁殖取得最大成功的繁殖模式和社会行为模式随着婚配制度的变化而变化,而婚配制度可以看作是行为趋势的结果和个体及种群的表达。所以社会行为、种群和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研究社会行为包括和婚配制度紧密联系的繁殖和发育、双亲行为、亲缘识别及社会组织特征等到可帮助我们掌握种群动态规律,并为准确测报提供一些重要的参数。尽管许多田鼠动物分类关系很近,但它们在繁殖生物学和社会组织上有深刻的区别,所以田鼠动物是进行社会行为比较研究的理想材料,它可以为社会行为学及神经生物学机制提供丰富的信息,而且通过田鼠属动物社会行为的比较研究可使人们了解不同种类有关行为模式的控制、发育、功能及进化历史的基本规律,所以进行田鼠属动物社会行为的比较研究,探索进化机制和适应功能,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而我国在田鼠社会行为生态的研究报道还很有限,涉及种类也为数不多,研究方法还不够成熟,至今还未发现单配制田鼠,许多研究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而我们在野对棕色田鼠进行种群生态学研究时发现棕色田鼠可能为单配制,而其社会行为还是一个迷团,所以开展棕色田鼠社会行研究确定棕色田鼠的婚配制度已显得十分迫切。   因为繁殖对策包括婚配制度、亲缘识别和社会组织都是在高度竞争的状态下使个体繁殖达到最大而自然选择的结果,所以就很有必要在这些方面开展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以透视动物的生活史对策。基于以上观点,本文研究力争解决三个关键问题:1确定棕色田鼠的婚配制度2掌握棕色田鼠的社会组织特征3探讨棕色田鼠的近亲回避机制。所以本研究在室内设计一系列内容新颖的行为学实验及野外调查方法,对棕色田鼠的繁殖和发育、双亲行为、配偶选择、亲缘识别和社会组织特征等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结果。   实验室研究在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进行,野外调查地点是河南省灵宝市郊区黄土高原农作区,时间从1997年4月至1999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