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848管理学原理之管理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述题

1. 用模拟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时,只模拟一次有什么问题? 如何用模拟运算来解决? 模拟运算还能解决什么问题? 举例说明。

【答案】模拟是一种通过产生随机数的实验来求解随机问题的技术。随机数产生具有随机性,决策者不能完全相信一次模拟的结果,只模拟一次所得出的结论不能全信。

Exce1里“数据”里的“模拟运算表”可以帮助决策者模拟多次,为风险投资决策问题提供更多决策信息。对于不便使用公式计算的风险投资问题,可采用计算机模拟方法。例如,讨论成功概率有相关性的多次投资问题时,可以在Exce1环境下用模拟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输入数据,分别进行第一次投资和多次投资的模拟,利用“模拟运算法”进行分析,可以为该风险投资决策问题提供更多决策信息。

2. 简述管理者在确定组织目标时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答案】目标是指在一定的期间想要达到的最终成果。管理者在确定组织目标时,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1)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的关系。在制定目标时,不应为了短期的各种利益而忽视长期目标的执行。

(2)略目标。

(3)复协商、

(4)总体战略目标与各阶段目标的关系。应将两者有效地协调起来,各阶段的战略目标不应该损害总体战企业目标与职工个人目标的关系。在企业经营战略的总方针和总目标确定以后,要通过上下结合、反层层分解、制定目标,以指导每一环节和每个人的工作。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的关系。两者发生冲突时,经济目标应服从社会目标。

3. 分析企业制度的不同类型。

【答案】不同企业制度的区别主要表现为不同参与者类群在企业经营中相互间权、利关系特点的差异。根据参与企业活动的每一类要素供应者在企业中权力和利益关系中的地位,企业制度的模式包括以下四种类型:

(1)资本逻辑的企业制度。在这种类型的企业制度中,权力派生于资本的供应,利益归属于资本所有者。资本的供应是行使权力、占有成果的唯一依据。资本所有者既是权利主体又是利益主体。劳动者和经营者在这种制度中的利益实现方式都具有成本费用的性质。

(2)劳动逻辑的企业制度。“权力派生于劳动、利益归属于劳动者”,是这种企业制度的基

本特征。劳动者既是权力和利益的主体,又是经营者组织生产活动所需利用的一种要素。经营者根据劳动者集体的委托,提供组织日常经营所需的服务,并以这种服务为依据参与经营成果的分配。资本供应者的利益实现与企业经营成果的高低没有任何直接联系,他们对影响这个成果形成的各种权力的运用也无权(利)过问。

(3)知识逻辑的企业制度。“权力派生于知识,经营成果的分配服从经营者的意志”是这种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经营者因为拥有专门知识而实际掌握和行使着组织企业活动所需的各种权力,是权力和利益的主体。不论是劳动还是资本的供应者,他们从企业获得的与其服务相应的报酬,相对于一定时期的经营活动结束后形成的归经营者实际支配的最终成果来说,都是具有成本性质的支出。

(4)综合逻辑的企业制度。这是各参与者类群在权力以及利益关系中均处于相互平等的地位的企业制度,“权力共使、利益分享、风险同担”是这种企业制度的基本原则。

4. 编制人力资源计划要经过哪些步骤?

【答案】编制人力资源计划可以细分为三个具体的步骤:评估现有的人力资源,评估未来所需的人力资源; 制定一套相适应的方案计划,以确保未来的人力资源供需的匹配。

(1)评估现有的人力资源状况

这一步是通过工作分析法检查现有人力资源状况,并制定出工作说明书和工作规范。前者说明了员工应做哪些工作,如何做,为什么这样做,反映出工作的内容、工作环境以及工作条件等; 后者说明了某种特定工作至少需要具备哪些知识和技能。

(2)评估未来人力资源状况

组织的目标与战略决定了对人力资源的未来需求。要使战略规划转化成具体的、操作性较强的人力资源计划,组织就必须根据组织内外资源的情况对未来人力资源状况进行预测,找出各时期各类人员的余缺分布。

(3)制定一套相适应的人力资源计划

对现状和未来人力资源需求做出评估之后,管理者就可以制定出一套与组织战略目标及其环境相适应的人力资源计划。当然,组织还必须对此计划进行跟踪、监督和调整,正确引导当前和未来的人才需求。另外,这一计划还需要与组织中的其他计划相互衔接。

5. 在评估国际化经营环境时,评估体系中指标的设置有哪些原则?

【答案】在评估国际化经营环境时,评估休系中指标的设置有以下原则:

(1)系统性和目的性。由于国际经营环境受不同层次、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因此在设立评价指标时要有系统性,能够反映不同层次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由于国际经营方式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穷尽所有因素是不经济的,也是不可能的,因此要注意有针对性地选取相关指标。

(2)客观性和可比性。指标体系中指标设计要本着客观性的原则,如果不可避免采取主观指标时,也要保证这些指标在测量时的可信度。同时,这些指标的含义要明确和可度量,能够为各评价单元的分析提供依据和标准,以便于比较和选择。

(3)差异性原则。要选择一些对经营环境影响程度较大的因素和指标,而影响程度小的因素和指标通常只作为辅助参考。

6. 简述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及其观点。

【答案】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是由波士顿咨询公司提出来的。该方法认为,在确定某个单位经营活动方向时,应该考虑它的相对竞争地位和业务增长率两个维度。相对竞争地位经常体现在市场占有率上,决定丁企业的销售量、销售额和盈利能力; 而业务增长率反映业务增长的速度,影响投资的回收期限。

企业经营业务的状况被分成四种类型,如图所示。

图 企业经营单位组合分析图

(1)“瘦狗”型的经营单位市场份额和业务增长率都较低,只能带来很少的现金和利润,甚至可能亏损。对这种不景气的业务,应该采取收缩甚至放弃的战略。

(2)“幼童”型的经营单位业务增长率较高,目前市场占有率较低。这有可能是企业刚开发的很有前途的领域。高增长的速度需要大量资金,而仅通过该业务自身难以筹措。企业面临的选择是向该业务投入必要的资金,以提高市场份额,使其向“明星”型转变; 如果判断它不能转化成“明星”型,应忍痛割爱,及时放弃该领域。

(3)“金牛”型经营单位的特点是市场占有率较高,而业务增长率较低,从而为企业带来较多的利润,同时需要较少的资金投资。这种业务产生的大量现金可以满足企业经营的需要。

(4)“明星”型经营单位的特点是市场占有率和业务增长率都较高,代表着最高利润增长率和最佳投资机会,企业应该不失时机地投入必要的资金,扩大生产规模。

二、论述题

7. 简述崇尚道德的管理的特征; 崇尚道德的管理具备什样的特征?

【答案】崇尚道德的管理具备的特征包括:

(1)把遵守道德规范看作责任

崇尚道德的管理不仅把遵守道德规范视作组织获取利益的一种手段,更把其视作组织的一项责任。但是如果遵守道德规范会带来损失,而不遵守道德规范会带来利益,组织仍然选择遵守道